華爾街日報》「台灣正式脫離外來政權統治」領導台灣走向民主的李登輝去世

2020-07-31 13:08

? 人氣

2005年,李登輝訪問華盛頓。(AP)

2005年,李登輝訪問華盛頓。(AP)

李登輝30日去世,終年97歲(虛歲98歲)。身為台灣首位本土出身的總統,李登輝帶領這座寶島踏上了民主之路,自己也成為台灣第一位民選領導人,並倡導與中國大陸有別的台灣身份認同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位醫院發言人在經電視直播的媒體說明會表示,李登輝於當地時間晚上7:24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去世,自今年2月被牛奶嗆到後,他一直在該醫院接受治療。死亡原因為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在1988至2000年擔任台灣總統期間,李登輝逐步廢止了他身處的國民黨在二戰後強加給台灣的獨裁體系,該黨派曾一度統治中國大陸。他推行改革,允許台灣人民直接選舉領導人,為充滿活力的多黨民主制鋪平了道路。

李登輝重新定義了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後者一直聲稱台灣屬於其領土。1990年代初,李登輝拋開兩岸數十年的敵對狀態,與中國共產黨展開對話,促進兩岸經濟和其他方面的聯繫,最終讓中國大陸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北京當局隨後試圖利用這種依賴來同化人口近2400萬的台灣。

1988年台中,時任台灣總統李登輝坐在台灣製造的噴氣式戰鬥機上。(AP)
1988年台中,時任台灣總統李登輝坐在台灣製造的噴氣式戰鬥機上。(AP)

但李登輝同時也遭到中方鄙視,中國憎恨他對台灣主權的主張,譴責他為分裂分子。就連部分美國官員也認為他喜歡製造麻煩,加劇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其中又以1995至1996年台灣海峽的軍事對峙為最。

在變得越來越黨派化的台灣政治格局中,李登輝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崇拜者稱他為「台灣之父」,說他打破了民主不適合華人社會的迷思。支持兩岸統一的人士則將他斥為政治變色龍。獨立活動人士將他尊為精神領袖,稱讚他為台灣人的身份認同打下了廣泛基礎。他的思想影響了本土幾代政治家,包括曾擔任李登輝國家安全顧問的現任總統蔡英文(Tsai Ing-wen)。

「李前總統是時代的開創者。」蔡英文在Facebook寫道。「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他領導國家,在威權反撲和民主理想之間,帶領台灣走過寧靜革命,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

一些歷史學家將李登輝視為台灣的政治家。正如阿肯色州大學(University of Arkansas)歷史學教授蔡石山(Henry Tsai)在2005年一本傳記中所寫的,「李登輝塑造了台灣的意識,正如曼德拉(Nelson Mandela)之於南非;李登輝為台灣創造了獨立的身份,正如李光耀(Lee Kuan Yew)之於新加坡;李登輝使台灣人得以想像一個不受外國控制的獨立國家,正如1890年代的黎薩(Jose Rizal)之於菲律賓。」

李登輝是位成就卓著的學者,也是一名務實的政治家。他還是文化混血兒,年輕時他自認為是日本人,後來是中國人,最後將自己的身份定義為台灣人,並成為一名虔誠的長老教會信徒。在政治上,他畢生追求台灣自決權和擺脫所謂的「外來政權」,希望將這樣的政治遺產奉獻給台灣。這種願望源於他在日本殖民統治以及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在1945年控制台灣後實行軍事獨裁統治下的經歷。

「我完全理解並深切感受台灣人民的悲痛,他們無法邁向自己的前程,也不能開創自己的命運。」李登輝在2014年寫道。他說,解決辦法是「台灣人民要求自己當家做主的權利。」

1979年,時任台北市市長的李登輝贈予女演員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一把這座城市的鑰匙。(AP)
1979年,時任台北市市長的李登輝贈予女演員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一把這座城市的鑰匙。(AP)

1923年1月15日,李登輝在台北以北的一個村莊裡出生,此時距中國清政府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已近30年。作為中國南方移民的後裔,他接受了日本殖民教育,就讀一所基督教寄宿學校,除了母語台灣閩南語之外,他還會講一口流利日語,並廣泛閱讀文學和哲學書籍。他與父親和哥哥一樣,取了個日式姓名:岩里政男。

二戰期間,李登輝入讀京都帝國大學(Kyoto Imperial University),並於1944年加入日本軍隊,成為一名軍官,在防空部隊服役。他的哥哥也應徵入伍,後來在菲律賓陣亡。

1946年李登輝返回台灣時,這座小島已經處於中華民國及執政黨國民黨的控制之下。他在台北繼續學業,他稱自己年輕時對馬克思主義感興趣,當時曾短暫加入過共產黨。

「共產黨不看重人的價值。」後來他解釋自己退出共產黨的原因時說。

國民黨在台灣製造暴力事件,殘酷鎮壓1947年的反政府起義「二二八事變」,並以戒嚴令鎮壓異見人士。成千上萬的人,包括李登輝的朋友和熟人在內,都在「白色恐怖」期間失蹤、死亡,許多台灣本地人因此對國民黨怨望極深。

1949年,李登輝與曾文惠結婚,數月後,共產黨奪取了大陸政權,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迫使國民黨退守台灣。李登輝專心學術,先是擔任政府經濟學家,之後於1968年獲得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的獲獎論文成為對台灣經濟發展具有影響的著作。

他的才華吸引了蔣介石總統之子蔣經國(Chiang Ching-kuo)的注意,蔣經國希望有更多台灣本地人進入這個由大陸人主導的政府。儘管李登輝對執政黨存有疑慮,但還是接受了。

「或許是我潛意識裡認為:『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在2014年的一本書中寫道。

1971年,李登輝加入國民黨。次年蔣經國升任行政院院長,並任命李登輝為內閣部長(當時最年輕的部長),負責農業事務。1978年,蔣經國就任總統後不久即授予李登輝台北市長一職,並於1984年提拔他為副總統。

1988年,李登輝就任總統後舉行首次新聞發布會。(AP)
1988年,李登輝就任總統後舉行首次新聞發布會。(AP)

1988年蔣經國去世,李登輝升任總統。但他對權力的掌控岌岌可危——從大陸來的國民黨元老不願將控制權讓給一個台灣本地人。「李登輝安然度過了這次考驗,主要是因為他在國民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沉浸了16年。」歷史學家蔡石山寫道。

李登輝延續蔣經國的政策,努力廢除國民黨的獨裁體系,放鬆對異見人士的限制。他提拔了更多台灣本土官員,對抗大陸出身的對手的影響力。1990年,他兌現了給支持民主的學生抗議者的承諾,制定了改革方案,要求官員擔任政治職位必須經過普選。

北京當局最初寄望於李登輝比他的反共前任願意對話。起初,李登輝謹慎行事,反覆強調台灣是「一個中國」的一部分,同時堅持要求大陸必須在統一之前實現民主化。1991年,他承認了共產黨對大陸的統治。次年,中國大陸和台灣代表開始對話,擱置政治分歧,發展經濟和其它聯繫。

1981年,李登輝身為市長在肯德基州路易斯維爾的美國市長會議上發表講話。(AP)
1981年,李登輝身為市長在肯德基州路易斯維爾的美國市長會議上發表講話。(AP)

即便如此,由於李登輝的國際訪問以及暗示台灣擁有國家地位的言論(包括他將國民黨稱為台灣的「外來政權」,類似於荷蘭、西班牙和日本等殖民大國),中方對李登輝頗為憎惡。他最著名的一次訪問是1995年得到美國國會支持,訪問康奈爾大學,此舉引發了中美之間的軍事對抗。

中國在台灣附近舉行軍事演習並發射飛彈,致使美國向台灣附近地區派遣航母戰鬥群。曾在1993年至1997年間擔任美國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的羅德(Winston Lord)表示,「當時確實擔心我們可能會發生武裝衝突」。

在北京當局試圖左右台灣1996年的總統選舉之際,對峙仍在繼續。那次選舉中,李登輝以54%得票率戰勝了三名對手,成為台灣首位民選領導人。李登輝在2016年寫道,透過選舉自己的領導人,台灣「正式脫離外來政權的統治」。

大受鼓舞的李登輝採取進一步措施,弘揚以台灣為中心的文化,他修改學校教學大綱,倡導「新台灣人」的身份,他將「新台灣人」定義為熱愛台灣、認同台灣民主未來的人。1999年一次採訪中,李登輝表示台灣和大陸之間存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這是未來的台灣總統蔡英文幫忙打造的一個標籤。中方立即譴責了這種說法。

2000年,李登輝卸任總統,遵守了自己設定的任期限制,結束了國民黨在台灣長達55年的統治。在當年的總統大選中,李登輝曾經的一位門生,向這位將卸任領導人指定的總統候選人發起挑戰,分流了國民黨支持者的選票,導致傾向獨立的民進黨險勝。

國民黨內有人譴責李登輝是叛徒,稱他操縱國民黨推進本土主義議程。其他人則指責他作風強硬,縱容政治獻金,助長腐敗並與有組織犯罪掛鉤。2001年,李登輝被國民黨撤銷黨籍,原因是他支持成立了贊成台獨的台灣團結聯盟,儘管他並未正式加入該組織。

退休後,李登輝更加直言不諱,他寫書,公開演講,公開宣揚台灣的國家地位和他所謂的畢生事業——確保台灣的自決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的年度調查顯示,到2020年,單一自稱台灣人的台灣公民比例已從1992年的17.6%上升至67%,而單一自稱中國人的比例則從25.5%下降到2.4%。

「台灣人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脫胎換骨』了。」李登輝在2014年的一本書中寫道,「從獨裁政府之下的無力國民,蛻變為民主政府之下,充滿活力的國民。」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