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冷戰》學者:中國如果不做體制改變,世界無法與之共存

2020-07-26 11:00

? 人氣

政治學者夏明指出,只要中國體制不接受普世價值、不在此基礎上實現多元化,接下來的歷史進程「要麼是中國倒退回所謂的『內循環』式孤立、付出一定的代價,要麼就是國際社會和中國發生最後的『熱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儲殷:中國不會太把龐畢歐的演講當回事

一些中國學者則認為,非但「熱戰」不會發生,「新冷戰」之風險也有望在今後幾個月大大縮小。中國國際關係學院的政治學者儲殷對美聯社表示,美國政界近期的對華政策轉向是因為「當初推動接觸中國的那些人,對中國經濟增長加強了中共執政合法性、沒能造成民主轉型之現實感到失望。」 儲殷認為,鑑於當前中美關係的結構性問題還受到了美國內政問題的一些干擾,因此「中國不會太把龐畢歐的演講當回事」,這「不過是跛腳鴨最後的叫喚」。他暗示說,中國需要和「一個配得上大國地位的美國政治家對話」,「在動蕩的年代需要耐心」。

中國人民大學的美國事務專家時殷弘也對路透社表示,中方已經意識到川普在美國國內的執政基礎被削弱,「因此(與他對話的)價值已經降低。」

但是,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中國政治專家曾銳生(Steven Tsang)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指出,目前,中美關係正在面臨結構性的轉變,這一趨勢即便川普連任失敗也依然很可能會延續。「對華強硬如今已經烙入了美國的體制之中。」

一名不願具名的中國官員也對路透社表示,中國當局已經不抱白宮易主就能讓中美關係回到「昔日好時光」之幻想,不過「中美關係不可能比現在更糟糕」。

曾任美國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的拉塞爾(Daniel Russel)也認同這一觀點,指出雖然中方不會指望拜登(Joe Biden)勝選就能扭轉大的趨勢,但至少可以和一個新的執政團隊展開對話。

拉塞爾並非拜登競選團隊的成員,但是路透社指出,其態度對拜登團隊的外交策略有著相當的影響力。目前,川普和拜登的競選團隊都互相指責對方"親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