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曉雲專文:還歷史一個真實的白崇禧—白先勇先生筆下的《民國與父親》

2017-06-25 06:30

? 人氣

「四一二」大陸叫「政變」,臺灣叫「清黨」,叫法不同,是因為立場相反。但無論取何立場,都不能否認該事件使國民黨的「聯俄容共」變為「棄俄絕共」,使國民革命擺脫了蘇俄的控制,避免演成「工農革命」的事實。現有的史料和研究已可證明,自漢、潯對立發生後,在蘇俄的「抑蔣」政策下,武漢國民黨左派與共產黨人聯手,取得了「遷都之爭」的勝利,蔣介石也因此更下定了抵定東南後,即利用江浙和上海的資源,與武漢分庭抗禮,與蘇俄和共黨分家的決心。不過,其時的蔣介石雖為北伐軍總司令,但切實能控制的軍隊僅第一軍中的部分軍隊而已,而漢方卻擁有除蔣以外的幾乎全部國民革命軍武裝。為改變力量對比,蔣迫切需要在國民革命軍內部找到能與自己採取一致行動的同盟力量,而李、白在「反共」這一點上,與蔣目標一致,他們與蔣的攜手合作,使「四一二」成為現實。尤其是白崇禧,在這場「清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更甚於蔣介石本人。決定「清黨」大計的龍華反共會議是在白崇禧東路軍前敵指揮部召開的,主要的與會者即為蔣、桂兩系人馬。不僅如此,白崇禧還是「四一二清黨」行動總指揮,蔣介石已於事變發動前3日去了南京,上海交由白崇禧全權負責。在「四一二」行動時,是李、白桂系的軍隊控制了整個滬甯線,連沿線的蔣之第一軍兩個師(指揮官嚴重、薛嶽)也被視為「不穩部隊」而由桂軍加以監視。此外,在滬、寧動手的同時,由桂系控制的兩廣也相繼動手「清黨」,從而根本上改變了寧、漢對立的態勢和格局。完全可以這麼說,沒有白崇禧,沒有李、白廣西軍,就不會有甯方得手的「四一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場「消弭赤禍」,關乎大局,並影響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中,白崇禧起了舉足輕重,乃至決定成敗的關鍵作用。而此一事件對整個北伐進程,乃至嗣後對中國歷史走向所產生的影響,可說勝於民國史上的任何重大事件。然而,對這一事件中堪稱「絕對主角」的白崇禧,在兩岸的歷史記載中,卻都少有提及。何以如此呢?以筆者之見,在大陸是因為白崇禧的堅決「反共」,這樣的角色不是被妖魔化,就是被掃進「歷史垃圾堆」;在臺灣,則是因為有「蔣公」在,因歷史上桂系與蔣的積怨,白很難得到蔣的徹底諒解,何況臺灣也在很長一段時期處「正統史觀」之下,不入另冊就算不錯,客觀評價就很難指望了。此外,就如舞臺上的聚光燈一樣,總是根據需要打在少數人身上,其它人則連同背景一起被隱在了暗處。歷史記載也如此,由於白崇禧(也包括李宗仁及其桂系)的歷史角色和地位在兩岸都得不到公正評價,於是在以往兩岸的歷史書寫中,這些曾參與創造民國歷史的人,成了失語、甚至失蹤之人,這樣的歷史畫面無疑是不完整的,這樣的歷史書寫,也是不真實的。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民國的這一頁正在被悄悄翻過,對白崇禧,以及跟白一樣兩岸政權都不看好,並有意作淡化、汙化處理的人,能知其名的人越來越少,也就毫不足怪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