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吟唱 Vedic:《走入大絲路南亞段》選摘(1)

2020-08-14 04:10

? 人氣

吠陀為印度教最重要的經典。圖為印度教信徒正為2019年「大壺節」做準備。(資料照,AP)

吠陀為印度教最重要的經典。圖為印度教信徒正為2019年「大壺節」做準備。(資料照,AP)

吠陀誦經的傳統 印度

2008 年(3.COM)題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單(最初於2003 年宣布)

Tradition of Vedic chanting India

Inscribed in 2008 (3.COM) on the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originally proclaimed in 2003)

不謀而合的歷史

傳統口頭傳說是古代人類交流的一種形式,將知識、藝術、思想、文化及技術一代代傳承並保存到下一世代。它經由言語或歌唱傳揚,內容包括民間故事、民謠、聖歌、散文或詩句等等元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透過這種方式,社會可以在沒有書寫系統(或與書寫系統並行)或文盲的情況下,口述傳遞歷史、文學和其他知識。

印度是全世界最傑出口頭傳統及最突出的國家之一。如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他們很成功的透過書寫系統保留及傳承。同時也使用了口頭傳統,將他們的歷史經典到世俗知識,如佛教的《本生經》、神話、讚美詩等文學,一代傳一代。

口頭傳統是一群人在幾代人中,共同擁有的文化財和集體的知識記憶,它與證詞或文本歷史不同。從一般意義上講,「口頭傳統」是指通過聲音吟唱來記憶和傳播特定的文本和文化知識。世界上最繁文縟節的口頭傳統即為印度的吠陀吟唱。

希臘學者韋恩·霍華德(Wayne Howard)在他的書《瓦拉那西的吠陀吟唱》序言中指出,「四吠陀」(Rig、Yajur、Sama 和Atharva)絕不是一般的書籍,儘管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這四大吠陀Veda都出現在了印刷文本。但《吠陀經》中包含的頓點、重音的靈性的力量,深沉的抑揚頓挫旋律,若要正確的實踐必須以口頭傳達,而不是視覺傳遞。當它轉移到紙上時,它們被剝奪了靈性本質,因為沒有人聲的傳達,無數的細微差別和精細語調不見了。如果沒有了這口頭傳統,所有吠陀的精華將完全喪失了。

吠陀的權威絕不是印刷頁面,而是至今保持了幾個世紀以來的口傳心授的傳統。

認識《吠陀經》

《吠陀經》是印度在公元前1500 年至1000 年間寫的讚美詩和其他古代宗教文本的合輯。它包括禮儀規範、神話故事、詩歌、祈禱和被吠陀宗教認為是神聖的儀軌等元素的大宗。但廣義的「吠陀」文獻包括很多種不同性質的經典,即《吠陀本集》、《梵書》、《森林書》和《奧義書》等等。

吠陀經的起源

《吠陀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 年,當時來自中亞西北地區(現今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的一大群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越過印度庫什山脈,遷移到印度次大陸。這是一次大規模的遷移,曾經被視為是入侵。然而,這種入侵的假設,並未得到今天學者的一致認同。

吠陀經的語言是梵語,它是南亞當今大多數現代語言的祖先。因此,雅利安語言在印度次大陸的當地語言中獲得了很大的優勢。

吠陀文學本質上是宗教性的,它除了反映婆羅門祭司階級的世界觀,還包括除了宗教儀軌之外的神話、阿育吠陀、瑜伽經、醫學知識、天文、戰爭、民俗,它也是印度古代的百科全書。

人們對吠陀文本的作者了解不多,在吠陀傳統中,重點往往是在形而上的思想上,而不是在作者身上。他們口頭傳承了許多世代。像荷馬史詩一樣,《吠陀經》是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所組成的。這些文本中最古老的是《梨俱吠陀》,但也不確定其成書的年代。

初識吠陀文本

基本的吠陀文本是由四個吠陀聚集成書的,分別簡述如下:

一、《梨俱吠陀》(Rig-Veda) 「讚美之歌的知識」,用於朗誦。

二、《娑摩吠陀》(Sama-Veda)「聲韻的知識」,用於念誦。

三、《夜柔吠陀》(Yajurveda) 「關於儀軌的知識」,用於禮儀。

四、《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則包括咒語和符咒。

一般來說,《吠陀經》有強烈的先入為主的偏見,因為婆羅門在編輯和傳播這些文本方面具有知識壟斷權。

《梨俱吠陀》是《吠陀經》系列中最大和最重要的文本;它以非常隱晦的風格寫成,包括1028 首讚美詩,還分為10 本曼荼羅的書。是一部深奧的文本,現代讀者實在很難以理解其中的隱喻和典故。

吠陀吟唱的傳承

十多年來,筆者或在印度寺廟婆羅門引領下、或在瓦那拉西的祭恆河祭典、或在印度人居家敬拜及結婚禮儀,聆聽吠陀吟唱百回不厭倦。吠陀在當代印度生活中仍然發揮重要作用。

2019 年,為筆者15 年來,第三度到喀拉拉訪問­rissur 的傳統吠陀學院氏達奇吠陀研究所(Vadakke Madham Brahmaswam)。這是印度大名鼎鼎的哲學家

商羯羅大師(Shankara)在印度建立4 個修道院之一,當初建校主要目地是傳播商羯羅大師的《不二論》哲學,它更是印度最古老的吠陀機構之一。它的歷史可追述到桑伽哲羅王朝。目前學院仍然在傳承《梨俱吠陀》,同時也教導《夜柔吠陀》和《娑摩吠陀》,《阿闥婆吠陀》因摻雜了太多民俗的怪力亂神,已逐漸失傳中。

那天拜訪學院正好有內部的儀式,老師們忙進忙出,示意我們先自由參觀,我們一行三人走過教室廊坊,踏在古老的石板,走在破舊的圍牆邊,隱約傳來吠陀的朗讀聲,穿過仍然拒絕現代燈火的修道院。來到沒桌沒椅的教室中,見到老師與三位同學生正在上課,我們也隨性席地坐下,我深深被這吠陀學校的古老的氛圍感染著,悅耳的吠陀朗讀音帶領我跨過幾個世紀悠揚⋯⋯吠陀歷經朝代更迭但依然與日常生活不斷同時前行,至今能仍煥發光熱。

在這不算小的空間裡,在古儒(Guru)老師傳授口傳的朗誦吟唱技巧中,教室外的豔陽穿過老舊的木門縫灑入,微光中,我似乎看到遠古記憶的閃爍著寶石般的光輝,實令人動容。

不久,我終於訪問了吠陀修道院的副院長帕拉米師氏大師(Master Parameswaran),他娓娓說著,「吠陀學生在日出前的清晨,起床沐浴後訓練讚美詩的語音吟唱。8 歲以上的學生才有資格入學培訓,都可以接受掛聖線的成年禮名為「Upnayanam」的吠陀儀式,這使他有資格學習吠陀吟唱,直到課程結束。學生們必須學會搖頭,並根據發音使用手指標誌,同時吟唱讚美詩。學者們訓練學生們念誦《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各有不同的儀軌,根據這個儀軌來唱每首讚美詩。」

必須是30 歲以上受過吠陀誦經訓練的男性學生才能被指定為吠陀服務人員。學生須住宿,因為他們每天必須在日出前和日落後,持續幾個小時練習吠陀吟唱。

培訓大約需要3至4年,這是口頭訓練。學生根據訓練師的節奏、曲調、語音和頭部擺動聽取和學習。聲音的振動必須是清晰、透明的、瞭亮的,並且在指導者嚴格的指導下,精準發出必須的聲音振盪。

平常除了穿白色衣服外,不得穿花色衣服。遇到了古老的法會,火祭儀式如Poojas 或Homas 和Yagas,則需要一套木製和泥製器具。吟唱的時間冗長,從一個吠陀到另一個吠陀不等。這是非常神聖的儀式。

副院長又說,「吠陀文本最早是由口頭編寫和傳播的,是從老師到學生不間斷的口頭傳播。確保了無可挑剔的音韻,悠揚精準的傳播詩偈斯洛可(Sloka)。」事實上,口頭傳遞比美近代的錄音帶,不僅僅是實際的單詞,而且是充滿音樂韻律性的吟唱中帶給你飽滿能量的喜悅,直到今天修道院歷經了千年,一直保留到現在。

吠陀學校因堅持口傳系統的教學,在背誦的過程中將吠陀經和其他知識文本,從一代傳到下一代,保持了吠陀非凡的知識準確度。

「所以這吠陀學校中堅持不設現代燈火,一律住宿,清晨4 點起床沐浴(學校有淨身池塘),採小班制,以能力而非年資或年紀來分班等傳統。」

授課的部分,每個吠陀中的讚美詩都有些許不同方式背誦。例如,梨俱吠陀(Rigveda)的讚美詩;以梵文誦詩的方式念誦。以確保不同曲調的特色背誦方法,當然,之間也可交叉互相學習。令人想起山歌中同調不同的模式。(註一:在不同的連續朗誦中,有悅耳組合的語音規則約束的梵語單詞。在每一個單詞後面有意識的停頓,以及在文本中嵌入特殊語法的背誦,這種方法抑制了悅耳的組合,並恢復了原始預期的每個單詞,一個個逐步的背誦,其中連續和順序的配對發音來組合的單詞,才進行敘述的讚美詩⋯⋯)

副院長續說,「這種驗證準確性的方法,歸功於早期吠陀時代所創的梵文語法。這些非凡的技術,保證了精確的押韻(ruti)。」可惜大師在示範時,隨同訪談是懂些梵文的Kathakali 老師Shiju 也無法記下訪談中的全貌,讓我想起電影《阿瑪迪斯》中宮廷指揮大師作曲家安東尼奧.薩列里,他在替臥病在床上作曲的莫札特記譜,但追不上文思泉湧的莫札特的尷尬。

吠陀吟唱永恆的動力

吠陀吟唱時,空氣中產生如音響中的振盪。它是聽得見的持續聲頻,吟唱者的聲音從脈輪向喉部傳播,達到吠陀聲音振盪所散發的靈性的迴響。這在美國大學做過實驗,將植物放在吠陀吟唱及搖滾樂中對比,成長曲線大不同。

同樣地,吠陀音節的吟唱在適當且清晰的地方,具有提供群眾治癒的力量,使共鳴的環境神聖淨化。

吠陀是印度後經文,詞彙創作之母。也是古印度文明最早的文學記錄。現代學者也接受《梨俱吠陀》是這世界上最早的書籍,並且具有傳統印度文化無以倫比的價值。作為所有印度文化的泉源,吠陀必須得到永續的保存和研究,以便了解印度及人類的歷史、文化和語言。它是各種研究的基礎和寶藏,如科學、形而上學、哲學和相關宗教文化取之不盡的文化瑰寶。

隱憂

固然在印度每天有千萬人天天在家或寺廟中吟唱吠陀經,但事實上,印度超過一千個吠陀分支中,包括筆者訪問的學院Vadakke Madham Brahmaswam, 只有13個單位倖存下來,令人不勝唏噓。

在全國教育平等法,及招生困難下,也必須另置入現代課程。全國吠陀機構共同存在潛在威脅,主要因為:

1. 學者老師稀缺,接續無人。

2. 又不能在兼職的基礎上學習。

3. 要求100%的住宿學校,不自由。

4. 缺乏資金。

許多印度學生也對行動書店帶來的不同書籍感到好奇。
吠陀單位面臨招生困難。(示意圖,美聯社)

亡羊補牢

另外,從60 年代開始,印度吠陀學校加入新制的課程,主要還是研修《吠陀經》相關的梵文基本課程外,還加入英語、科學、社會科學等課程。因此,學生也接觸到一般學校課程,吠陀學習計畫也具有同等地位。學生也有機會獲得博士學位。使學生在吠陀吟唱和現代教育中畢業後可獲得很高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吠陀將使學生開發強度記憶方面的潛能,這將會是學生一生受用不盡的寶藏。政府希望利用現代教育以及傳統的培訓和教學,吸引更多人加入《吠陀經》的學習。

如今,印度政府文化部透過國立表演藝術學院這個機構,由中央文化部全額資助,支持吠陀吟唱(Vedic Chanting),透過常規練習、培訓,研究和其有關方面提供經濟補助,以促進和加強世人的投入。

在2003 年,聯合國UNESCO 宣布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單後,也獲得經濟援助。印度政府已向約40 個機構/個人發佈募款,以重振吠陀的永續傳承。

《走入大絲路南亞段:印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立體書封。(天下雜誌出版)
走入大絲路南亞段:印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立體書封。(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吳德朗,於2003年成立台北印度愛樂中心,推廣印度文化,引進多元的印度文化分享予國人。亦擔任中華世界遺產協會星球講堂,佛光大學等台灣20多所大學通識課程的客座講師。2017年,他一手打造台灣第一座印度博物館,以視覺美學展示其對印度人文歷史獨道的精神見解。本文選自作者新書《走入大絲路南亞段:印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