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無名英雄致敬!看這群「千歲」巡守隊如何全年無休守護後勁溪

2020-07-16 10:46

? 人氣

後勁溪水質變乾淨,成了附近居民休憩的必經之地。(圖/謝昇佑)

後勁溪水質變乾淨,成了附近居民休憩的必經之地。(圖/謝昇佑)

高雄,做為台灣早期至今的工業重鎮,楠梓加工區尤其是重中之重。而對於緊鄰加工區的居民和其下游的後勁溪,是否就只能被動接受可能與水污染共生的宿命?加昌國小河川巡守隊可不這麼認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下午四時,後勁溪畔的陽光依舊熾熱,離河岸數公尺的涼亭內卻已擠滿20幾位身著橘藍色制服、袖套、手套,手執鐵夾、垃圾袋的巡守隊大哥大姐們。他們神采飛揚、整裝完畢,正準備展開例行的河川巡檢工作。

每月一次大巡檢、每週排班巡邏,「有時颱風後河面出現漂流木,有時水位降低露出汙泥,只要發現異常,我們就趕快通報環保局。」身為巡守隊一員的杜大姐強調:「我們就是透過人工巡視來監測、用眼睛來守護,然後順手做整理。」

除了勘查河面狀態和河岸垃圾,定期取樣檢測水質也是他們的工作。只見巡守隊員駕輕就熟地翻過堤防,用水桶從河裡汲取半桶水。輕巧的水質檢測包在手,拿出檢測錠劑、試紙等儀器,不出幾分鐘,三項河川健康的基礎指標立刻驗出:溶氧量4ppm、濁度肉眼可透視、PH值7,「今天的後勁溪也是OK的啦!」

「千歲巡守隊」 後勁溪堅實的把關者

2004年成軍至今,已滿16歲的加昌國小河川巡守隊獲獎無數,不變的是那一份與環境共好、從教育紮根的初心。提起創立緣由,加昌國小校長洪裕欽語帶驕傲地說,「正因緊鄰工業區,加昌國小的環境意識啟蒙地更早,一路走來更積極形塑有關環境教育的主題課程。」為了培養學生對環境維護的認同,加昌國小教師群接力研擬教學內容、帶領學生親近河川。而孩子們的家長不僅高度認同,更自發性地加入巡守志工、進而成為巡守隊主力。

從早期單純目測、通報異常,到正式組織巡守隊、通過環保局開辦的教育訓練開始輪流巡檢,今年巡守隊也結合通訊軟體的群組功能,讓執行面「電子化」,只要隊員發現狀況,隨即拍照上傳報告隊長。除了工作樣態與時並進,巡守隊的規模,從七十多位基本成員,加上互相支援的其他志工,總人數至今已擴增至破200位,讓校長戲稱平均年齡五十歲的巡守隊是「千歲團」。

烈日下仍堅持例行的河川巡檢工作,已成立滿16年的加昌國小河川巡守隊多年來持續守護著後勁溪。(圖/謝昇佑)
烈日下仍堅持例行的河川巡檢工作,已成立滿16年的加昌國小河川巡守隊多年來持續守護著後勁溪。(圖/謝昇佑)

「不要以為我們很年輕!我們都已經做十年以上,小朋友早畢業、做阿嬤了!」巡守隊大姐們幽默地說。以10至20人為基礎單位,巡守隊一趟例行巡檢約一個小時,從益群橋到興中橋一帶的河段是他們的守備範圍。成員彼此都是附近住戶,把一大早或傍晚的巡守當散步,邊撿垃圾邊話家常,鍛鍊體力也聯絡感情,而「水質變乾淨、聞不到味道,來散步運動的人變多了」是他們最大的成就感。

憶起巡守隊創立初期的溪況,杜大姐皺著眉說:「以前下雨天都會聞到疑似養豬場偷排的廢水味,但現在他們不敢啦!」當守護河川的人增加,都市藍帶有了堅實的第一線把關。數十年來有味道、雜亂,讓人不太願意走下堤岸的後勁溪變美了,左鄰右舍當然主動親水。

訂定最高標準 企業與政府攜手守護環境

透過巡守隊監測通報、環保局向上溯源,良好的循環也正好彌補官方單位稽查人力的不足,比以往更有效、即時地清除河川因天災或人為因素造成的汙染源。「巡守隊就像後勁溪的千手千眼觀音啊!」高雄市環保局水污染防治股股長周日新下了最好的註解。

環保局股長周日新與加昌國小校長洪裕欽當場檢測視溪水說道,「今天的後勁溪也是OK的啦!」(圖/謝昇佑)
環保局股長周日新與加昌國小校長洪裕欽當場檢測視溪水說道,「今天的後勁溪也是OK的啦!」(圖/謝昇佑)

而當家人便是巡守隊成員、校內跨學科課程也融入在地河川的保育議題,對小朋友本身的影響又是如何?負責帶領水環境課程的加昌國小老師高仲銘說:「他們很喜歡這樣的活動,最明顯的改變是小朋友的環境感知力變好了!」從大雨後漂下來的布袋蓮,到河邊的紅冠水雞、栗小鷺、鷺鷥和昆蟲,課堂上小朋友們著迷地觀察,放學後也會在河邊停留,一點一滴在生命中存入與後勁溪的日常。

生態漸漸回來,也讓人想問:當年映入眼簾的那條紅色後勁溪,是否真的已恢復健康?

採計溶氧量、生化需氧量、懸浮固體和氨氮四項參數,河川污染指標(RPI)一般將河川分成未受污染、輕度、中度、嚴重污染四類。「近5年,後勁溪的污染程度都介於中度到嚴重污染,嚴重污染占全河道約15%,慢慢把它削減到零,可以說就是我們現階段的KPI。」周日新眼神篤定地說。

根據環保局資料,目前包含後勁溪在內,高雄市八條主要河川的氨氮數值普遍偏高。周日新解釋,當水中氨氮多,代表必有藻類孳生,河川陷入優養化危機,而每個家庭產出的民生廢水,則是造成河川氨氮濃度上升的主要來源。據統計,楠梓加工區排放至河川內的污水總量,事業廢水約占三分之一,民生廢水占三分之二。「當加工區大部分企業的廢水排放都已納管、統一走海放,真正走到河川的已是少數,也就是巡守隊負責的部分。」

除了末端監督,近年來環保局同步加強企業的源頭管控。與工廠端合作建置的自動水質監測系統,製程中的設備如有異常,遠端連線的環保局馬上能收到通知,也會定期派員查核。「勤查重罰」做為遏止企業不當排放的強制手段,周日新強調:「目前全區二七○家列管事業、一年稽查件數平均約300次,等於每家工廠一年至少被稽查一次。」

另一方面,不論是專責人員或設備更新,曾在民間企業服務的周日新以自身經驗點出:「企業對於落實事業廢棄物處理和技術提升,反應有時甚至比政府更靈敏。」「日月光公司確實增加很多在環保上的投入!」周日新提醒,河川污染源包含事業廢水、民生廢水和廢棄物等不同因素,「這幾年高雄的河川已不大會變色,即使有,研究起來也大部分是藻類所致。」凸顯高雄建設汙水下水道系統處理民生廢水的重要性。

保育河川 孩子最有感的一堂環保課

環保局持續部署保育河川的未來,站在第一線的加昌國小巡守隊又會走向何方?

輔導有成的周日新和洪裕欽不約而同地稱,「世代傳承」是巡守隊的核心理念,收納新血、傳承經驗將是下階段的課題。巡守隊的默默付出,已是社區和校園中最棒的典範,想讓這個文化代代相傳,在洪裕欽腦海裡的藍圖中,與鄰里串連、與上游學校共組校際聯盟、與屏科大等學術單位交流,幫隊員「進修」,或與在地企業如日月光的綠科技教育館合作,都等待著實現的一天。

而對於搬來加昌國小附近住了二十年的高仲銘來說,聚焦下個十年,他輕輕地感嘆:「雖然已回不去以前長輩可以親近水域的狀態,但至少別讓我們覺得她是不好親近的...」話題一轉,高仲銘比手畫腳著笑談在地學校曾經想推動的「輕艇夢」和指導學生體驗水質檢測的經歷。

加昌國小巡守隊結合通訊軟體的群組功能,只要隊員發現河川有狀況,手機隨拍即傳,上傳群組報告隊長。(圖/謝昇佑)
加昌國小巡守隊結合通訊軟體的群組功能,只要隊員發現河川有狀況,手機隨拍即傳,上傳群組報告隊長。(圖/謝昇佑)

「小朋友不只好奇生態,也拋出為什麼河川是這個顏色、河川現在乾淨嗎、為什麼要來巡守等各種問題。」當他們會思考、關心這條河,愛護河川便不再只是口號。

「有了這個種子在孩子身上,如果有天他當上主政者,他對環境有好的觀念、甚至做出改變,這就是我們可以期待的。」高仲銘難掩興奮地說。遙望巡守隊員走回涼亭休息的身影,傍晚的後勁溪在微風的吹拂下泛起淺淺漣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