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漢光作秀不是問題,缺實戰訓練問題才大,實彈射擊僅美軍1/7

2020-07-17 11:00

? 人氣

漢光演習的火力展示,可讓民眾了解國防預算花哪去了。(郭晉瑋攝)

漢光演習的火力展示,可讓民眾了解國防預算花哪去了。(郭晉瑋攝)

漢光三十六號演習從七月十三日起,展開連續五天的三軍聯合實兵演練。不過三日在左營桃子園海灘的「突擊艇向岸突擊登陸」科目預校,卻發生突擊艇翻覆,陸戰隊官兵傷亡的意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吳怡農:國軍演習只是作秀

曾在特種部隊服役、曾在國安會任職的民進黨新境界智庫副執行長吳怡農,在臉書po文,批評國軍演習只是作秀,缺乏實戰考量,引發軒然大波。

吳怡農的質疑不但引發軍方不滿,總統蔡英文也認為「不盡公平」。不過許多民眾基於自身在軍中服役的經驗,反能認同吳所點出國軍演訓往往有表演給長官看的虛矯風氣,與實戰完全脫節的現實問題。

國防部則極力澄清,強調漢光演習是實戰場景磨練,絕非作秀表演,將以行動證明國軍是最強的軍隊。

一位歷任軍團副司令、防衛部指揮官的退將表示,吳怡農雖有以偏概全之嫌,但缺乏實戰考量的質疑也非全無道理。

他解釋,漢光演習是有表演的成分,例如每年的重頭戲三軍統帥親自視導的「聯合反登陸操演」,由陸、海、空三軍進行盛大火力展示,說好聽是秀肌肉嚇阻敵人,講得難聽則是聲光十足的公關演出。

這位退將指出,漢光演習另有電腦兵推、戰力保存等諸多攸關實戰勝負的訓練科目,且比重占了八成以上,但由於具高度機敏性,不宜對外公開。

只是國防預算每年編列三千多億元,透過火力展示讓民眾了解建軍備戰成果,有助提升台海防衛的信心,絕對是必要的做法,否則很多人將質疑軍方:「每年幾千億元民脂民膏,究竟花到哪裡去了?」

他說,民主國家的軍事演習也有類似的公關表演,例如美軍特戰司令部每兩年都會在「國際特種部隊周」,舉行多國特種部隊交流展示戰力。還有日本自衛隊每年舉辦「富士總合火力展示演習」,出動陸上與航空自衛隊先進武器裝備,實射彈藥達數十噸,並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從未被質疑操演與實戰有差距。

國內士兵實彈射擊演練不足,場地缺乏是一大原因。(林瑞慶攝)
國內士兵實彈射擊演練不足,場地缺乏是一大原因。(林瑞慶攝)

國防研究院:秀肌肉是演習目的之一

為了讓國軍演習能洗刷作秀的汙名,包括備役少將于北辰、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施孝瑋等人都建議,軍方或可比照「富士總合火力展示演習」,明確定位漢光演習的三軍火力展示,就是一場國軍秀肌肉的表演,引導外界以全民國防教育的正向角度來看待,不必再拿不符實戰來苛責國軍。

但據了解,有些軍方高層頗排斥把「聯合反登陸操演」看成火力大秀,更堅拒承認「國軍演習存有任何作秀的成分」。

吳怡農的表演說引爆爭議後,國防研究院十日也發文反駁說,有評論認為國軍演習只是作秀,作秀就是展示肌肉(flex muscles)或火力展示,其實演習除實戰化訓練、嚇阻或威懾外,「秀肌肉」更是信息傳達與溝通,也是演習重要目的之一。

國防研究院認為,演習因性質與目的不同,會選擇性公開或不公開。若是為因應未來敵人攻擊的各項預案與措施,絕對不能公開與敵人分享;但屬於嚇阻或傳達信息的演習,當然要公開並擴大宣傳,使敵人不要誤判,更有振奮民心士氣的作用。因此作秀不是問題,該關心的是漢光演習各種因應措施與預案,能否準確預演解放軍犯台的情境。

一位軍方人士坦言,既然國防部堅持漢光演習是國軍每年基於實戰需求,進行的戰略與戰術總檢驗,就絕無可能承認其中有公關表演性質的科目,若被外界用實戰標準嚴格檢驗也怨不得人。

他說,以「聯合反登陸操演」火力展示為例,每年都安排M60系列主戰車在海灘臨時掩體一字排開、雷霆兩千多管火箭砲及各式榴砲對海射擊,搭配阿帕契(AH64E)武裝直升機空中攻擊,全殲敵登陸部隊。

在臺灣阿帕契部隊成軍儀式上,一組飛行員走過一架AH-64E阿帕契武裝直升機。(AP)
在軍方「聯合反登陸操演」火力展示時,阿帕契武裝直升機經常扮演空中攻擊主力。圖為一組飛行員走過一架AH-64E阿帕契武裝直升機。(美聯社)

平可夫:漢光暴露台灣弱點

「這豈是實戰中會用的部署方式?」他說,只不過實戰若走到要進行灘岸反登陸,國軍很可能已失去制空、制海權,解放軍登陸前定會用空軍精確制導武器及海軍艦砲掃除威脅,把所有反登陸武器集中於海灘,剛好被敵人一次清乾淨。

《漢和防務評論》月刊總編輯、加拿大軍事戰略學者平可夫,在《解防軍攻台計畫》一書中也批評,漢光演習把台灣的弱點暴露無遺,而中國軍隊已經不是二十年前可比擬。從演習場面來看,台灣軍隊缺乏實戰經驗,看不到一架攻擊無人機,戰車採用固定陣地部署,火箭砲也滯留灘岸附近,「從實戰意義而言,極可能被定位、攻擊。」

在聯合反登陸火力展示之外,漢光演習多數科目都仍是基於實戰訓練,例如國軍相當重視戰力保存,陸、海、空軍戰時可快速轉移兵力,避免遭解放軍飛彈第一擊重創;近年來更全力發展不對稱戰力,開始量產雄二E巡弋飛彈,將採購機動部署的岸基魚叉反艦飛彈,均對解放軍形成強大嚇阻。

不過軍方人士透露,國軍先進裝備雖然越買越多,在實戰訓練上仍有致命弱點難以克服,那就是武器實射次數過少,官兵服役期間多只能模擬發射程序。

他強調,操作手就算經常實際射擊,臨戰時也可能因心理緊張,造成武器效能降低,何況是缺乏開火經驗的官兵,作戰表現更加無法期待。

標二飛彈七年未公開射擊

軍方人士指出,海軍主力紀德艦配備的標準二型艦對空飛彈,射程達一五三公里,可同時對付八個來襲目標,但從二○○五年進入海軍服役後,只在剛開始兩年於美國東、西岸及台灣東部海域試射過五次,一三年九月在東部外海再試射過一次,至今就沒有進行公開射擊。今年漢光演習也安排劍龍級潛艦發射德制SUT重型魚雷攻擊靶艦,但距離上次發射魚雷已相隔十三年之久。

20180413-海軍蘇澳戰備測考。圖為基隆級基隆軍艦上的標準二型防空飛彈訓練彈。(蘇仲泓攝)
紀德艦上配備的標準二型防空飛彈,可同時對付八個來襲的目標。(蘇仲泓攝)

國軍主戰武器實射次數不多,或許與昂貴、補充困難有關,如SUT魚雷打一枚就少一枚,當然要省著用。但若連戰車砲手、步槍兵、機槍兵,訓練彈藥數都偏低,就令人難以理解。

以四個月的陸軍軍事訓練役士兵來說,打靶耗費彈藥二十三發;志願役士兵須經較長時間的三階段訓練,彈藥使用數也不過百餘發,與美軍步槍兵養成,動輒打七、八百發相比,國軍實在少得可憐。

曾任裝甲五四二旅旅長的于北辰透露:「訓練場地不足是關鍵原因。」以楊梅靶場為例,由於怕周邊民眾抗議,一天竟只能用四個半小時,部隊打靶不是沒子彈,而是根本排不進靶場;戰車砲射手一樣受限於訓練場地,往往僅能實射幾發,打的彈藥數量太少,射擊技巧、精度當然不會好。

于北辰:訓練場地難題影響戰力

他說,海、空軍各式飛彈也因台灣海空域擁擠,又怕電子參數遭解放軍偵獲,就算安排試射也難有效驗證性能。于北辰警告,訓練場地的難題已嚴重影響國軍實戰能力,不管是對內協調民眾體諒,還是對外找美國人幫忙解決,「都是三軍統帥蔡英文無可推卸的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

晏明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