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秀觀點:裝睡的人叫不醒

2020-07-14 07:10

? 人氣

觀點與論述可惜都還只在初步,並未充分討論。因為陪審制始終沒有被平等對待,以至於沒有被仔細考慮的機會。青弘作家顯然沒有看到,民團一再呼籲的是公開辯論,如果觀點與論述都已經顯露,又何須呼籲辯論?司法院罔顧一般民意和法官民意,拿著納稅人的錢,只做自己愛做的事,故意不實驗陪審制,如今竟然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沒實驗過,當然可以拒絕,而青弘作家竟然力挺,是認為民意真如糞土?甚至認為司法院長和總統是法律人,他們不必和其法律人公開辯論,讓人民理解優缺點何在,再做決定,小民們只能無奈忍耐,接受擺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正因為法律人不只司法院長和總統兩位,而這兩位都不是刑事訴訟法專業,對於裁判制度都沒有研究或基礎的認識,至今發言經常錯誤百出,對於正當法律程序的憲法要求根本不理解,他們盲目選擇的參審制,品質之粗陋,從司法院和他們的法官們,至今提出來的論點只是不斷重複部分觀點,一但被抓包,就換個說詞,而且至今立法院已經協商完畢,在113條中,竟然多達99條缺乏共識而保留,就可以知悉。這樣的立法狀況,還要強行過關嗎?不需要暫緩進行更徹底的辯論和檢視,才是負責任的立法嗎?

不知道青弘作家力挺司法院長和蔡總統的勇氣從哪裡來,作為一個有刑事法背景、也有憲法實務經驗(我過去的同事林子儀前大法官和台灣大學憲法學教授葉俊榮都告訴我,他們認為我也是對憲法有研究)的法律人,我的憂慮和堅持再審視、辯論,對青弘作家只是法律專業無庸置疑嗎?退一步說,如果我的法律專業無庸置疑,而不必稍微聽聽我說甚麼,是因為決定哪一種裁判制度,無關法律專業嗎?

無論參審或陪審不會改變司法公信?

林文:司法改革的面向眾多,若以司法公信力為標的對象,審制的試行與變革,未來只能影響特定類型的案件,……。對於大多數其他案件而言,無論參審或陪審,不會明顯改變社會大眾對於司法公信力的評判。

所以青弘作家已經宣告,司法院藉由國民法官法提升司法公信的目標注定失敗?我基本上同意這個看法,就是因為這樣,才希望有陪審制加入競爭試行,那麼兩條生產線的程序會因為競爭而更能保護被告防禦權,本來可能失敗的參審制,還可能有救。如果只有一種參審制,只會向現行職業法官制妥協,而失去改革的動力。這也是司法院、民進黨立委周春米,甚至總統,所說參審制能和現行制度配合,令人憂心忡忡的緣故。他們顯然都知道,也想要和現行制度妥協,也都知道不會有甚麼了不起的改革,卻還宣傳採行參審制是司改的最後一哩路,這不是說謊、不是欺騙,是甚麼?他們說的話都有證據,沒有人抹黑他們,只是人民聽不聽得懂罷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