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台灣窮到只剩GDP!只看經濟成長數字,這個國家剩下什麼?

2020-07-18 12:40

? 人氣

無論成長被視為是再分配的關鍵,或被視為是永遠避開再分配的關鍵,成長的社會重要性都根植在某種基本信念中。

我曾經參加一個研討會,跟一位頗富聲望的複雜經濟學專家討論新的經濟思維。他談到促進高所得國家的GDP成長,好像這是一件必要的事。當我詢問他為什麼時,他的回答很簡單。「我們的深處存在對成長的渴望,」他說,「人們需要有一樣東西可以讓他們寄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同意,人們需要可以寄託的東西。但收入不斷成長真的是最好的寄託嗎?還記得第三章的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嗎?他賦予理性經濟者永不知足的欲望。由於愛德華.伯納斯,今日的社會顯然是如此─教育普及、工業化、富裕且民主的西方國家現在是消費主義的樂園。但人類學家可以從歷史和當代中舉出若干落實簡樸原則的傳統社會,例如十九世紀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北部的克里族印第安人,其對歐洲商人的反應完全不符合經濟學家的預期。為了獲得更多毛皮,歐洲人提議以更高價格向他們購買毛皮,結果克里族人帶到買賣市集的毛皮變少了,因為他們覺得現在只需要更少的毛皮就能換得他們想要的物品。

如果伯納斯今日還活著,且願意幫助今日走樣的社會重返簡樸,那麼他會嘗試引發哪些深層的人類價值?

去除物質渴望,我們還剩下什麼?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我們追求過度的物質生活,都是一種無以言之的剝奪,過度追求物質顯示我們心靈的匱乏,追求物質是我們隱藏這種匱乏的最好方式。精神分析學家亞當.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說。

談到消費主義,我們所希望隱藏的匱乏其實可能源自我們跟他人、跟這個世界的冷漠關係。心理治療師蘇.格哈德(Sue Gerhardt)心有戚戚焉。「雖然我們有豐富的物質,但其實我們在情感上是匱乏的,」其在著作《自私的社會》(The Selfish Society)中寫道,「許多人被剝奪了真正重要的東西。」

對生活中究竟什麼是重要的東西,看法形形色色─發揮我們的才華、幫助他人,以及堅持我們的信仰。飽覽眾多心理學研究後,新經濟基金會從研究結果彙整出有助人類福祉的五個簡單行為:合群、積極、注意世界時事、學習新技能,以及「施予」。這五點也許正是實現彌爾所希望的道德與社會進步的第一步,他期待有那麼一天,人們不再只貫注在物質的追求,而是活出生活的藝術。

至此,我們已扼要說明今日許多在金融、政治與社會罹患GDP成長上癮症的國家制度、政策與文化,如何為人類的經濟飛機作好著陸準備。可想而知,面對排山倒浪而來的這些問題,要馬上思考,理出頭緒,是件令人心力交瘁的事,正如新手駕駛第一次學習如何操作飛機的著陸設備時,也會備感無力。但著陸設備是可以精通的技術,而前文提到的所有GDP上癮症都有辦法戒斷。

如果有一項任務值得二十一世紀的經濟學家關注,這件事必然是:提出可行的經濟設計,使國家在GDP成長逐步成為過去式的同時,學會在沒有GDP成長下繁榮發展。

作者/ 凱特.拉沃斯

本文摘自《甜甜圈經濟學:破除成長迷思的7個經濟新思考

責任編輯/任婉鵑

《甜甜圈經濟學:破除成長迷思的7個經濟新思考》
《甜甜圈經濟學:破除成長迷思的7個經濟新思考》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