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麵包師傅到自由貿易─《國富論》:《除了資本主義》選摘(2)

2020-08-06 04:10

? 人氣

在全球央行維持寬鬆貨幣環境下,殖利率目前高達9%的新興市場美元債是這一波值得注意的投資商品。(林瑞慶攝)
史密斯的理論指出,創造財富的是「人們的勞動」,意即勞動力生產了人們所消費的商品與服務,而非拜黃金與白銀存量所賜。示意圖。(資料照,林瑞慶攝)

這些新財富若非如同重商主義者的假設,是拜黃金與白銀存量所賜,那麼究竟從何而來?史密斯對此的解答是:創造財富的是人們的勞動;勞動力生產了人們所消費的商品與服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沒有勞動力就沒有財富,對今天的人來說,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道理。但在這種理解的背後,其實蘊藏著某種就此翻轉經濟學的理論革命:黃金與白銀都具有資產價值,以德文的經濟學術語稱之,便是「存量」(Bestandsgröße)──要嘛有金幣,要嘛沒有。但史密斯將勞動力擺到中心位置,他將重點移轉到收入,這是一種「流量」(Strömungsgröße)。於是,財富重新受到定義:財富不是存放在保險箱裡的所有物,而是由生產過程創造的。

然而,單單勞動力,仍無法解釋為何突然出現一片榮景?人類向來必須辛勤勞動,《聖經》已深入描寫人類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藉以彰顯永無止歇的勞動有多辛勞。既然勞動是人類的宿命,又為何使得十八世紀的英國人較前人富裕?史密斯相信自己已經找到解答,這就是「分工原則」。《國富論》始於探討分工,而這個主題也貫穿全書。

*作者烏麗克.赫爾曼(Ulrike Herrmann)為《塔茲》(taz)日報財經記者。本文選自作者新作《除了資本主義,我們有更好的方法解決當前的經濟危機嗎?:我們可以從史密斯、馬克思和凱因斯學到什麼?》(遠足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