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麵包師傅到自由貿易─《國富論》:《除了資本主義》選摘(2)

2020-08-06 04:10

? 人氣

過去各國往往處心積慮地提倡國內產業與壟斷性工場,以生產更多出口商品,同時禁止進口商品輸入或課高關稅,此舉被稱為「重商主義」。不過,實際上這種做法並不能真正致富。示意圖。(資料照,pixabay)

過去各國往往處心積慮地提倡國內產業與壟斷性工場,以生產更多出口商品,同時禁止進口商品輸入或課高關稅,此舉被稱為「重商主義」。不過,實際上這種做法並不能真正致富。示意圖。(資料照,pixabay)

「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這句堪稱經濟學上最著名的譬喻,出自亞當.史密斯。一即使沒聽過史密斯這號人物的人,通常也聽過這句可以總結他作品內容的簡潔說法。這個說法似乎在暗示史密斯曾經表示,國家只會礙事,自由市場則做了一切,因為他神奇地創造了財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種詮釋其實是個誤解。在整本書中,這隻「看不見的手」只出現一次,而且在相當後面;就連「市場」一詞在史密斯的觀念中,也不像現在新自由主義者所宣揚的那麼重要。史密斯在《國富論》的序言中說明此書的篇章結構,但並未提及「市場」一詞。

史密斯希望說明,財富與成長從何而來,在其中市場雖扮演一定的角色,但史密斯認為,市場僅具有輔助功能。史密斯將他的著作命名為《國富論》,而非《市場自由》等名稱,可謂其來有自。

史密斯想藉此闡示,勞動才是一切財富的來源,而非如重商主義(Merkantilismus)者所言,在於金幣與銀幣的積累。若想對史密斯的《國富論》給予適當的評價,我們需要先了解他想擊敗何種學說;因此,我們有必要先簡短介紹何謂重商主義。

亞當·斯密在1776年開創,他所著的《國富論》把資本主義經濟學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取自:維基百科)
亞當・史密斯在1776年開創,他所著的《國富論》把資本主義經濟學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重商主義者的謬誤:黃金無法致富

儘管許多歐洲人未意識到,歐洲是極為獨特的大陸,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其他地方,能在如此狹小的面積上聚集這麼多國家。羅馬帝國崩解後戰爭頻仍,唯有支付得起大批雇傭兵的國家才能存活。因此,各地軍閥都需要黃金與白銀支付軍隊酬勞。

很早以前,各地王侯必須處理如何增加自己國庫貴金屬數量的問題,而他們想到的辦法是現代經濟學中所謂的「經常帳盈餘」(Leistungsbilanzüberschuss),也就是必須讓出口大於進口,以便將黃金與白銀流入國內。

因此,各地王侯總是處心積慮地提倡本國的手工業與壟斷性工場,以生產出口商品。反之,進口商品則遭到禁止並課以高額關稅,這種種舉措後來被稱為「重商主義」。

重商主義者並非理論家,而是實踐者。他們大抵是國王的行政官員或商人,因此他們並未發展出統一的「體系」,但會針對如何增加國家的黃金與白銀庫藏提出諸多建議。在歐洲各國,其重商主義各有自己的樣貌。

20180910-白銀。(取自維基百科)
過去各地王侯常運用現代經濟學中所謂的「經常帳盈餘」,讓出口大於進口,以便將黃金與白銀流入國內。(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史上第一位重商主義者或許是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他在1327至1377年執政,而且只穿戴英格蘭毛料裁製的衣物,藉此鼓勵臣民購買國產品,不要買當時最流行的法蘭德斯(Flandern)布料。同時,愛德華三世還將法蘭德斯的織工挖角到英格蘭,為英格蘭商人指導最新技術。由此看來,中世紀時歐洲便已出現抄襲模仿的風氣了。

就個別的王侯來看,促進本國的出口業是理所當然的,但重商主義卻存在當時人便已察覺的重大缺點。

第一、不可能每個國家都只出口而不進口,因為如此一來,貿易便陷於停頓。

第二、重商主義雖然於王侯有利,卻不利於消費者。高額的進口關稅屬於國王徵收的特別稅,卻是擾民的舉措。此外,許多手工作坊的所有者利用這種保護傘來對抗外國競爭者,他們提供品質低劣的產品,卻索求過高的價格,堪稱大發壟斷財。

第三、重商主義不斷引發貿易戰,使歐洲動盪不安,並導致爭奪領土的全球性戰爭,因為各地王侯誤解國際貿易是一場零和賽局:有一國贏,就必然有一國輸。史密斯才點出將貿易夥伴視同敵人,是一種荒謬的作法,而殖民地也未能帶來好處。

第四、最重要的是,重商主義的基本假設為,擁有最多黃金與白銀的國家,便是最富有的國家。然而,西班牙的命運卻在當時人心中投下震撼彈: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發現龐大的黃金,尤其是白銀礦藏;根據重商主義者的邏輯,西班牙應該極為富有。事實卻是,西班牙自十六世紀起便急遽變窮;反觀荷蘭與英國,二者雖無貴金屬可供開採,卻一路崛起,成為貿易大國。由此看來,豐沛的黃金與白銀流入,反倒成了一種詛咒──為何如此?

貿易、交易、商業、握手、利益、金錢。(圖/pixabay)
在重商主義的觀點下,擁有最多黃金與白銀的國家便最為富有,但以荷蘭與英國為例,這兩國雖然無貴金屬可供開採,卻崛起成為貿易大國。示意圖。(資料照,pixabay)

於是,《國富論》將矛頭對準重商主義,後來史密斯以「剽悍的攻擊」來形容自己這部作品,宣稱他意在「摧毀英國的整體商業體系」。然而,《國富論》不僅提出強而有力的批判,史密斯更希望對財富如何生成提出全新的闡釋。

此時之所以能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有史以來英國的國民收入首度持續增加。自十八世紀起,英國經濟開始出現明顯的成長,英國人也驚喜發現自己變得更有錢了。《國富論》開頭便提到,即使是一般勞工的生活都比他們的祖先好得多。史密斯更詳細列舉,英國一名日薪工人甚至擁有一件羊毛料外套、一件亞麻襯衫、一張床,刀叉、陶製器皿、錫盤和玻璃窗等。

即使在偏僻的蘇格蘭,財富也同樣增長,而且惠及最貧窮的人家──此時不再有饑荒,這可是前所未有的現象。1695至1699年,五年之間四次歉收,導致一次人口大量死亡,15%的蘇格蘭人在這場災難中喪命。1740-41年,雖然再度出現一次災難性的糧食歉收,但沒有人因此餓死,因為此時交通網已經相當發達,可以從英國其他地區運來糧食。而在平常日子裡,下層階級的生活也比從前過得要好,他們買得起奶油、乳酪和魚,爐灶裡燒的是煤炭而非泥炭。

儘管現在連最窮的人都吃得比以前好,不必擔心餓死,但受惠於新財富的,主要是佔極少數的中、高階層人士。這些人的享受大幅提升,證據之一是更多人有能力購買更多書籍,以致蘇格蘭的紙張產量增為四倍,而馬車、香水等其他消費品或住宿旅店、客棧的需求也同樣增加。

在全球央行維持寬鬆貨幣環境下,殖利率目前高達9%的新興市場美元債是這一波值得注意的投資商品。(林瑞慶攝)
史密斯的理論指出,創造財富的是「人們的勞動」,意即勞動力生產了人們所消費的商品與服務,而非拜黃金與白銀存量所賜。示意圖。(資料照,林瑞慶攝)

這些新財富若非如同重商主義者的假設,是拜黃金與白銀存量所賜,那麼究竟從何而來?史密斯對此的解答是:創造財富的是人們的勞動;勞動力生產了人們所消費的商品與服務。

沒有勞動力就沒有財富,對今天的人來說,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道理。但在這種理解的背後,其實蘊藏著某種就此翻轉經濟學的理論革命:黃金與白銀都具有資產價值,以德文的經濟學術語稱之,便是「存量」(Bestandsgröße)──要嘛有金幣,要嘛沒有。但史密斯將勞動力擺到中心位置,他將重點移轉到收入,這是一種「流量」(Strömungsgröße)。於是,財富重新受到定義:財富不是存放在保險箱裡的所有物,而是由生產過程創造的。

然而,單單勞動力,仍無法解釋為何突然出現一片榮景?人類向來必須辛勤勞動,《聖經》已深入描寫人類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藉以彰顯永無止歇的勞動有多辛勞。既然勞動是人類的宿命,又為何使得十八世紀的英國人較前人富裕?史密斯相信自己已經找到解答,這就是「分工原則」。《國富論》始於探討分工,而這個主題也貫穿全書。

*作者烏麗克.赫爾曼(Ulrike Herrmann)為《塔茲》(taz)日報財經記者。本文選自作者新作《除了資本主義,我們有更好的方法解決當前的經濟危機嗎?:我們可以從史密斯、馬克思和凱因斯學到什麼?》(遠足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