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依俐觀點:中印喋血衝突之根源、環境與對策

2020-07-12 06:30

? 人氣

值此中共因各類病毒、人禍天災、卸責權鬥、併壓香港、各國怨懟之際,台灣全國軍民都該有對中備戰意識,謹防中共可能聲西擊東的假動作。無硝煙的戰爭早已開始,台灣應放棄任何對任何中共有關或中共同路人之幻想,儘速在各領域堅壁清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主國家慎戰,但若成為被獨裁威權國家開戰之目標,民主國家應協力對抗。中國侵略任一鄰國,都與後續其他侵略相連動,各國都不該將此輕忽為單一個別事件。中國最擅長明的簽個唬弄外界的「和平協議」,實則暗地摻沙子挖牆腳。全球聯合禁運徹底將資源抽出中港澳,予以全面封殺,並聯防圍殲,解決獨裁中國才是解決現存眾多國際與經濟問題的根本。如同現任美國參議員John Kennedy(R-LA)所說的:「永遠不要相信中共,要防止它詐欺,更要防止其詐死。」

核武大國間的拳腳交鋒─當前中印邊界危機揭露了北京更廣泛的野心

澳洲籍亞太事務專家厄安·格雷厄姆(Euan Graham)寫道,印度和中國在喜馬拉雅山之間持續的軍事僵持表明北京對戰略投機主義的興趣。距離通常是阻礙人們理解當地衝突動態的障礙,特別是在喜馬拉雅山等偏遠的地區,如印度與中國間最近發生的流血衝突和持續的軍事僵局。但有時從戰略角度考慮事件的重要性時,距離可能會有所幫助,不斷發展的印中局勢可能就是這種情況之一。

來自兩個人口最多且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的士兵在「世界屋脊」上以石塊和棍棒進行戰鬥的影象,令人不安地聯想到愛因斯坦關於想像中的“第四次世界大戰”中的敵對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具有諷刺意味的,即在實際控制線(LAC)爭議激烈的地區巡邏的部隊被刻意解除武裝,以防止局部衝突升級。儘管6月15日是印度和中國之間50年來最致命的衝突,有20名印度軍人被確認遇難、76人受傷,中國傷亡人數不確定,但自1975年以來,整個邊境地區沒有任何槍擊事件發生。然而,在信任度下降的情況下,據報導,印度在加爾萬河谷喪失了重要領土後,正重新考慮無武裝巡邏的做法。

中印邊境山區的地形對軍事選項施加了物理限制,喜馬拉雅山脈是天然的緩衝帶。毛澤東於1962年成功地在東段衝突的喜馬拉雅山脈對印度發動了一場「教育性」戰爭後撤出至目前的邊界(西段未撤),但儘管近年來雙方的基礎設施得到了重大改善,但邊境上的軍事行動仍面臨著根本性的挑戰。

中印邊界衝突讓兩國情勢急遽緊張,印度各地也紛紛舉行反中示威,習近平的照片也成了抗議道具。(美聯社)
中印邊界衝突讓兩國情勢急遽緊張,印度各地也紛紛舉行反中示威,習近平的照片也成了抗議道具。(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只是需要擴展內部控制,才引發戰火

在此衝突之後,印度很快公布衝突傷亡數字;反之,中共則遮遮掩掩。中方自四月沿著邊境線修路建橋,已在山區部署訓練有素的民兵,動作頻頻。指控越過邊境控制線之舉實乃中共主動挑起,實乃此地無銀三百兩。關於休兵的和議,印度提出十大要求,其中包括希望中國軍隊恢復四月之前的部署就是最大證明。

2020年開春以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世界一片排華仇中聲浪,此乃中方自1960年代大躍進、大饑荒、文化大革命以來,最嚴重的四面樹敵。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此次與印方衝突乃盤算以打有限戰爭的手段,轉移焦點,並有效延後其下台的時間表與可能性。

受到1991年波灣戰爭的刺激,江澤民時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體制改革與技術發展迅速,並且可以低廉價格引進前蘇聯東歐集團的技術裝備。1995至1996年的台海導彈危機後,遭遇用兵失敗經驗教訓做出充分相對應調整的解放軍,形成了以學習並戰勝美軍為主的決策與轉型意圖。

中共自江澤民時代就一直在收買軍隊,比較毛澤東以抗日,甚至介入韓戰、越戰轉移自己內部統治危機和內政問題焦點的手法,可以看出習近平想模仿毛澤東的路數。

中印衝突可說是蓄意部署,此乃中國為轉移內部壓力 發動邊境衝突的計畫。隨著中國的野心接下來一段時間對亞洲周邊國家將會十分危險。

*作者為企業法律顧問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依俐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