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從未保護過、也永遠不會保護我們」 美國華人為「黑人的命也是命」挺身而出

2020-07-05 10:30

? 人氣

然而,這兩個美國少數族裔之間也曾多次分庭抗禮,甚至爆發流血衝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1992年的洛杉磯,四名被控「使用過當武力」的白人警察被無罪釋放,引發連日暴動搶掠,亞洲移民經營的商店亦被波及。韓國城社區店主與15歲的黑人女孩發生肢體衝突後,開槍將其擊斃,導致當地非裔與亞裔關係緊張。

1992年洛杉磯騷亂被認為是20世紀美國最嚴重的種族騷亂
BBC 1992年洛杉磯騷亂被認為是20世紀美國最嚴重的種族騷亂

暴亂的導火線本是白人警官與黑人民眾間的衝突,當年許多媒體卻以非裔與亞裔衝突蓋棺定論。

在2014年的梁彼得案中,華裔與非裔多年來暗流湧動的矛盾浮上水面。

紐約華裔警察梁彼得在巡邏時,開槍誤中非裔青年格利(Akai Gurley)並致其死亡。事發時入職不到兩年、人稱「菜鳥警察」的梁彼得被控二級誤殺、瀆職等罪名,華裔社區對此嘩然激憤,組織前所未見的大規模示威。非裔社區亦上街抗議,雙方人馬一度在紐約街頭對峙。

美國主流文化敘事塑造亞裔與非裔的刻板形象

「縱觀歷史,一直有人企圖離間亞裔和非裔群體,這種策略鼓動我們相互攻擊,而不是推翻我們都面臨的共同壓迫:白人至上的制度,」明尼蘇達州的亞裔美國人聯盟近期在一分聲明中寫道。

林垚認為,數十年來,以白人為主要受眾的美國主流文化敘事塑造了亞裔與非裔的刻板形象,亦導致雙方視對方為異己。

在主流敘事中,非裔的形象是好吃懶做,這掩蓋了他們在社會底層掙扎的苦痛,亦造就了某些亞裔對非裔的負面印象。

另一方面,亞裔則被塑造成「永遠的外國人」、自私沉默的「啞裔」、勤勤懇懇不鬧事的「模範少數族裔」。在美國「黑與白」的主流種族辯論當中,部分亞裔也常感覺受到雙重歧視的夾擊,難以就族裔問題置喙。

美國白宮前因反種族抗議示威而築起的黑色柵欄,從阻擋示威者的屏障,暫時變成了美國非裔民權運動的一面"哭牆"。
Getty Images 路人參觀反歧視示威期間張貼在白宮柵欄上的標語牆。

辯論之後,兩代人的對話持續

華裔美國人的平均收入在美國各族裔中名列前茅,但他們長期被認為參與政治熱情低下,只顧埋頭苦幹。

林垚說,來自中國的移民大多對政治運動有不快回憶,導致「『政治這個渾水不要去趟』這類想法在華裔當中很突出。」

不過,沉默不再是凌飛的選擇。自兩年前起,他參與了不下20場抗議教育平權活動,開始密切關注本地政治。

今年初,他註冊了名為「吹號角的凌飛」的微信公眾號,頻繁發文評論美國社會問題。「我是特別普通的小市民,只是看不過眼來發聲,」他說。

美國紐約唐人街街頭戴著口罩走過的華人居民(17/3/2020)
Reuters

跟許多華裔美國人家庭一樣,黃艾琳的父母通常用中文與她對話,她則是以英文回應。

她說,與父母談論種族歧視問題一向「十分艱難」,這其中有語言障礙,還有兩代人的認知差異。「但我非常堅持不懈,常常主動提及這個話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