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瑞觀點:傳統市場適合使用電子支付嗎?

2020-07-04 06:30

? 人氣

Service Manager)平臺服務,惟因使用上需持有近距離無線通訊手機(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並須至電信公司更換 SIM卡方能使用,對消費者的申請方式及設備要求較高,且適用感應式刷卡的店家較少,故成效有限,普及率不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6年,金管會陸續核准16家銀行透過臺灣行動支付公司建置之行動支付共用平臺(Hosted-based card emulation, HCE),辦理HCE手機信用卡業務,並上線提供服務,同時開放信用卡發卡銀行申請辦理代碼化手機信用卡業務,對行動支付的方便性具有很大的助益;2017年,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 相繼來臺設點,帶動國內行動支付的熱潮,而由財政部領軍的公股銀行、財金資訊,以及臺灣行動支付公司共同推動的「臺灣Pay QRCode 共通支付」亦在同年9月正式啟動,支援國內 12 家銀行的金融卡支付功能,亦即在國內使用 QRCode 行動支付已有一定的普及程度,如街口App、歐付寶、Line Pay 等,唯這些支付服務所使用的 QRCode 為業者自行推動的規格,合作的商家無法接受其他支付服務掃碼付款,因而影響國人使用電子支付的意願。

(四).電子支付政策

政府為加速提升國內電子化支付普及率,邁向無現金社會,金管會擬訂建構友善之法規環境、加速整合電子化支付端末設備、提升公部門與醫療機構提供電子化支付服務等三大政策,藉以打造友善電子化支付環境;另外,為使民眾習於使用行動載具作為支付工具,營造智慧城市的生活樣態,不僅有政府跨部門的合作,同時更需要支付業者與商家的配合,使特約商店普及於大部分的零售業者,亦即政府為配合國際趨勢,讓台灣逐漸邁向無現金社會,其推動電子支付行動包括政策面、支付業者、商家等三方面的優惠活動,唯在傳統市場中並未有效地獲得支持。

(五).電子支付政策目標

隨著電子商務和網路金融產業的發展,對全球商業型態與支付模式帶來劇烈的改變,行動網路的普及,讓全球民眾對於網路的依賴程度逐漸增加,影響亦日愈增大,而行動支付市場也以更加多元的生態成長。2015年,台灣繼第三方支付法規鬆綁後,行動支付市場已開始普遍發展,但消費者根深蒂固的消費習慣仍難以撼動,因此,政府與業者必須跟隨世界潮流,建構最適合台灣環境的在地化行動生活圈,加速帶動全台灣行動生活的步調與便利性,藉以提升行動支付的普及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