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vs.氣候:《刻不容緩》選摘(5)

2020-07-22 04:10

? 人氣

氣候變遷對南極生態造成衝擊。(美聯社)
對左派來說,「氣候變遷完美無比……因為氣候變遷,我們該做左派想做的每一件事」。(示意圖,美聯社)

這是頗令我為難的事實:他們沒有錯。在我進一步說明前,先讓我徹底做個澄清:如同全球九七%氣候科學家所表明,哈特蘭一派在科學方面錯得離譜。經由燃燒化石燃料和燒毀我們的森林釋放到大氣的吸熱氣體,已經致使氣溫上升。如果我們不在這個十年結束前轉換一條截然不同的能源途徑,一定會迎來痛苦的世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說到那些科學發現帶來的政治影響,特別是能源消耗與經濟制度的根本邏輯所需的那種深刻改變,齊聚萬豪酒店的群眾,或許比許多專業環保人士肯面對現實得多,那些環保人士先描繪了全球暖化大決戰的全貌,然後向我們保證,只要買「綠色」產品、建立聰明的污染市場,就可以避免大災難。

地球的大氣無法安全地吸收我們不斷大量傾注的碳,這個事實其實是一個更大危機的症狀。這個危機源於我們經濟模式所立基的虛構核心:自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永遠能找到更多我們需要的東西,如果某樣東西用完了,可無縫接軌以另一種我們可以無止境開採的資源取代。而我們過度利用、超過其復原能力的不只是大氣──還有海洋、淡水、表層土和生物多樣性。這種盡情擴張、大肆開採的心態長久支配了我們與自然的關係,而氣候危機基本上正是要大家質疑這種心態。那麼多顯示我們已過分逼迫自然的科學研究,需要的不只是綠色產品和以市場為基礎的解決方案,還需要一些新的文明範式,不再以支配自然為基礎,而是尊重自然的再生循環──並對自然的極限保持敏銳,包括人類智慧的極限。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克里斯.何納告訴哈特蘭同志「問題」不在氣候變遷,這句話是對的。事實上,氣候變遷根本不是問題所在。氣候變遷是一個訊息,一個告訴我們,許多西方文化最珍愛的觀念不再可行的訊息。對我們這些在啟蒙進步理想薰陶下長大,不習慣野心受到自然限制的人來說,這些是極考驗心智的啟示。對國家集權的左派和新自由主義的右派來說都是如此。

由於氣候變遷,辛巴威陷入乾旱危機。(AP)
氣候變遷是一個訊息,一個告訴我們,許多西方文化最珍愛的觀念不再可行的訊息。(資料照,AP)

雖然哈特蘭一派喜歡召喚共產主義的幽靈來恐嚇美國人的氣候行動(一場哈特蘭會議的嘉賓,前捷克總統瓦茨拉夫.克勞斯[Vaclav Klaus]說,試圖阻止全球暖化,就類似「共產主義的中央計畫人員企圖掌控整個社會」。),但真相是,蘇維埃時代的國家社會主義對氣候而言是場災難。它和資本主義一樣熱情洋溢地吞噬資源,也和資本主義一樣滿不在乎地嘔出廢棄物:在柏林圍牆倒塌之前,捷克和俄羅斯的人均碳足跡甚至比英國、加拿大和澳洲還要高。雖然有人指著中國炫目的再生能源計畫,主張唯有中央集權的政權能完成綠能工作,但中國的指揮控制型經濟仍持續與自然全面交戰,包括極具破壞性的大壩、超級高速公路和以榨取為基礎的能源計畫,尤其是煤礦。

回應氣候威脅固然需要有人願意進行所有層級的產業計畫和強大的政府行動,但有些最成功的氣候解決方案是引導這些干預工作,將權力及掌控權有系統地分散、下放給社區層級,不論是透過社區掌控的再生能源、生態農業,或真正對使用者負責的運輸系統。

這就是哈特蘭一派有充分理由害怕之處:要做到這些新的系統,就需要切碎主宰全球經濟三十多年的自由市場意識型態

*作者娜歐蜜.克萊恩 Naomi Klein,是獲獎無數的記者、專欄作家、當代重要思想家及公共知識分子,也是氣候正義組織「躍進」(The Leap)的共同創辦人。本文選自作者新著《刻不容緩:當氣候危機衝擊社會經濟,我們如何尋求適合居住的未來?》(時報出版)

《刻不容緩》立體書封。(時報出版)
刻不容緩》立體書封。(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