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不必譏笑國民黨「姿勢」不好

2020-06-30 07:20

? 人氣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28日霸占議場內,綠委郭國文帶頭破門進入場內爆推擠。(顏麟宇攝)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28日霸占議場內,綠委郭國文帶頭破門進入場內爆推擠。(顏麟宇攝)

為抗議監察院長提名,國民黨發動「占領議場」二十小時,結果民進黨立委一個小時「清場」完畢,奪回主席台後,旋即舉行臨時會,確認臨時會預計處理的特定議案,包括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及考試院、監察院人事同意權,以及農田水利法草案、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前瞻二期特別預算案及華航、護照正名公決案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重返在野四年半,國民黨終於再次體會短期內(至少未來四年)「在野」身份法逆轉的事實,上一次的經典杯葛是勞基法二修,國民黨發動的「不斷電發言」,這場一夜已達一天未滿的「抗爭」落幕,晚間改以「野台」開講。

做為在野政黨,該不該「抗爭」?毫無疑問,議事杯葛不是在野政黨的唯一職分,但却是在野政黨不可或缺的手段;議事杯葛的「手段」該不該包括「占領議場(或主席台)」?見仁見智,但台灣自有民主以來,「占領議場」絕非新鮮事,民進黨是箇中高手,為了抗議美牛,連機車大鎖都用上,厲害的是一占領就是五天!即使批評「藍委是立法者,不是平民,應該在上班時間走進議場,以議事攻防捍衛主張」的時代力量,也曾經在抗議「勞基法修惡(二修)」時,在散會後把自己反鎖在議場內,也是另類「占領」。

硬要把太陽花學運的「占領」,比擬朝野立委的「占領」未必適合,因為立法院是立法委員的立法院,不是民進黨的立法院,立委走到哪冷氣開到哪,本來也不是問題,立委的議事手段屬國會自律事項,拜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堅持不動用警察權之賜,民進黨即使對國民黨初試身手並不熟練的「占領」譏之笑之駡之,也只能依例由立委抬立委,國民黨立委要檢討的不是占領的策略正確與否?而是要問問為什麼曾經多數席次的國民黨,抬不走占領主席台的民進黨立委?

當然,執政者要為決策負責,在野者也要為選擇什麼樣的抗爭議題、採取什麼樣的抗爭手段負責。監察院人事,是不是一個抗爭的好題目?能否引起民眾的普遍共鳴?值得討論,根據民調超過五成民眾不認為被提名為院長的陳菊能發揮監察功能,不到過半民眾肯定民進黨非通過不可的人事案,在野政黨自可發揮,差別在監察院有沒有陳菊,對一般民眾不痛不癢,頂多讓陳菊和其他二十四位監委繼續享受部長級以上的待遇,換言之,杯葛成功是在野黨的成功,杯葛失敗是民進黨的勝利,監察院人事無法引起社會共鳴,不是朝野政黨的問題,而是監察院的失敗。

隨便舉例,陳水扁時代的監察院人事,因為國民黨杯葛,讓監察院懸空三年半,政府運作沒掉一塊肉;馬英九時代的監察院人事,第一波提名被刷掉十一人,第二波提名咨文送達立法院,立法院開了臨時會,最後是「朝野協商不處理」,監察院照樣活到了蔡英文時代補滿補全,並有了這一次的提名。不論民眾有感無感,選擇「憲政機關」為抗爭題目,是國會應有的職權,包括民進黨立委都應該嚴格審查─透過審查讓民眾相信總統提名的人選,足可擔負監察重任,而非坐等黨中央一聲令下,甲級動員投票以交差。

民進黨立委為了避免國民黨再次佔領議場,準備持續24小時在議場門前排班留守。(黃信維攝)
民進黨立委為了避免國民黨再次佔領議場,準備持續24小時在議場門前排班留守。(黃信維攝)

蔡英文總統這份提名名單到底好不好?除了九成「唯綠」,落選者有之、卸任者有之、選舉助攻者有之,若要「泛論」,當年民進黨批評「史上最難看的監委名單」,要求馬英九道歉的「駡詞」,完全可以套用並要求蔡英文道歉;這就是問題,「授監委以酬庸」顯非始自蔡英文,陳水扁如此,馬英九亦不乏塞進若干,為什麼國之重臣─監委會成為權力者資源分配的疏洪道?這是權力者缺乏自省,當然也還是監察院的失敗。

陳菊固可自辯她主持的高雄市府團隊遭到監察院調查五十八案、糾正三十案、彈劾三案,沒有一件針對她個人,但這三個數字,民眾不可能完全無感,行政權無視監察權,不表示民眾對官箴良窳無知無覺,隨便舉例,最近被揭露與文化總會關係匪淺的「幫推」、「投石」拿下政府標案達八千萬,總統府雲淡風輕一句「依法公開招標」,在此之前,獨派的喜樂島早就指控文總拿發票要柯文哲辦公室沖銷二千多萬;早在蔡政府第一任的第一年就由行政院函送各部會「公關公司背景提示資料」及「評審委員建議名單」;什麼時候文總成了政府標案的「大包」?什麼時候標案也得「唯綠」?什麼時候標案都是民進黨的親朋好友而可以無視利益迴避?文總之外,還有多少類似「友好標案」?當民進黨吃到飽進化版成型,司法未達而政治道德有虧,能期待蔡英文提名,陳菊主持的監察院至少發揮糾正作用嗎?

不必譏笑國民黨「姿勢」不好,「異議」本來就是民主的必要元素,比較麻煩的是,當國民黨也向民進黨看齊,抗爭的互倣未必讓民主退步,但欲期進步不易,所謂「在朝當思在野日,在野也有在朝時」,威權國民黨是民進黨壯大的土壤,大權獨攬的民進黨當然是激活國民黨的觸媒,民進黨蔡政府找不出朝野對話之路,彼此消耗到下一次選舉,就是必然的結果。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