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裡吹來號角聲》香港人還是中國人?反送中革命世代的認同問題,映照台灣現況

2020-06-30 08:10

? 人氣

香港反送中抗爭一週年:青年攜手走上街頭(AP)

香港反送中抗爭一週年:青年攜手走上街頭(AP)

「如果你問我們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很多香港人會迴避這個問題」,25歲的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Kuma表示,身分認同與文化認同是香港人時常必須面對,但難以回答的人生叩問。獨特的殖民歷史與地緣政治,加上面向國際社會發展的經濟金融體系,注定香港融合華夏與西方文化的命運,以及複雜的身分認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香港長時間以來根本不鼓勵你去思考這些。」Kuma認為,現代香港資本主義運作最佳的模式,其實就是一家公司。「所有部門都是為了香港這個國際金融大都市去努力、去賺錢,所以香港人最好不要對於國族身分認同有太多想法,這也是為什麼香港人過去相當政治冷感。」

政治冷感,卻遭官逼民反

香港人在外界眼中講究效率、功利的形象,不是沒有原因的。20多歲的在台港人Albert說著自己眼中的香港人也是如此,除了喜歡吃喝玩樂,也喜歡漫談股市、英美時事等現實局勢,但一點都不習慣思考認同、民族情感這類問題。「在香港,一個人被說感性、浪漫,他是會想否認的,有那麼點負面意義。」

Albert表示,其實過去一直沒有認真思量何謂「香港人」,「來台灣後有人問我,未來你的孩子會是香港人還是台灣人?這才讓我開始思考,但其實還沒有答案。」

他認為,「香港人」認同正式浮出檯面,比較偏向雨傘運動後的現象,老一輩對此並沒有太多思考。雖然從未有過真正的「港人治港」,但在英國殖民時期以及回歸前期,港府的政治色彩並不濃厚,香港人也就不需觸碰認同問題。但隨著兩文三語、國民教育、爭普選、《逃犯條例》等議題一一浮現,中共中央逐漸露出真面目,港人這才被逼著反彈。

香港雨傘運動是許多香港年輕人接觸社會運動的起點。(AP)
香港雨傘運動是許多香港年輕人接觸社會運動的起點。(AP)

30多歲,嫁來台灣已10年的Samantha則觀察,在香港這個移民社會,許多老一輩從中國移民來到香江,難免對自己出生、成長之處帶有感情,懷抱大中華情懷。她的父母亦在文革時期逃難到香港,但她認為父母輩許多人「愛國不愛黨」,儘管稱自己是中國人,卻總強調「我不是共產黨的人」,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年幼的Samantha被父母抱著到維園參加集會,那是她第一次見到父親流淚。到了她這一代,「我是香港人」的認同已非常自然,不因主權移交而有所改變。

位於帝國邊陲,香港數百年來容納許多在中原、嶺南遭排斥及鎮壓的抗爭者,就連菲律賓國父黎剎(José Rizal)、越南國父胡志明都曾先後投奔這自由的島嶼避難。20世紀之後,在中英兩大帝國的夾縫下,香港民族認同逐漸成形,台南香港關注組的曉琳指出:「作為英國殖民地,我們有自由卻沒有民主,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談判,香港人也沒辦法派代表參與。」

反送中後 「港獨」不再是罪名

香港1997年主權移交時,現年30多歲的曉琳還是一個小孩,她說:「印象中社會氣氛很不安、很恐懼,有能力移民的人離開了,不能走的只能待在香港。」直到2003年,香港特區政府推動《基本法》23條立法,50萬人走上街頭示威,曉琳說:「隔年董建華特首下台,大家還是繼續生活,沒對中共有太大反彈。其實大家對中共都沒有信心,只是不去想自由被侵蝕這個問題。」

2014年香港爆發雨傘運動,雖然訴求未果卻更激起港人抗爭意識。(美聯社)
2014年香港爆發雨傘運動,雖然訴求未果卻更激起港人抗爭意識。(美聯社)

但是,抗爭與追尋自由已然是刻在香港人DNA裡的本能,香港維持紀念六四天安門屠殺的傳統,2003年以來示威遊行也早變成香港社運人士的日常。Kuma說:「我想這是長久以來被壓抑情緒爆發的結果。」曉琳指出,香港人一開始覺得主權移交後變化不大,2014年雨傘運動爆發,港警煙霧彈齊發震驚世界,「自己香港自己救」才變成這一代港人認同的口號,呼籲自決命運。

「香港之所以有今天的繁榮,是因為大家勇敢去闖......背後是靠著自由的風氣去支撐。」Samantha也認為,英國殖民時期的港人雖無選舉權,卻擁有言論、集會自由,「當時上街也不用蒙面。」即使主權移交中國後,港人只要出來抗爭,港府幾乎都會以某種形式的讓步安撫民心,例如在2003年,50萬人上街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港府短時間內便宣布撤回草案,但她清楚感覺2014年後局勢急轉直下,即使本次因《逃犯條例》爭議引發200萬人大遊行,港府卻對民意視若無睹,完全不提「撤回」字眼。

Samantha也指出,反送中運動開始後,港人對警暴憤怒不已,過往堅持「和理非」的香港朋友、甚至年邁爸媽都認同和平訴求沒有用,是不願傾聽民意的政府逼著年輕抗爭者暴力相對,提倡「以暴制暴」的梁天琦也被平反,甚至對「港獨」看法也有非常大的轉化——在過去,認同港獨會被扣上離經叛道的帽子,但在港警攻進中文大學、理工大學等事件接連發生後,許多人認為「這個政府已經無法代表我們」,高呼「香港獨立、唯一出路」的抗爭者越來越多。

眼見故鄉變成「異鄉」

Samantha說道,自己出身香港北方小市鎮,也是近年受中國影響最大的地區,眼看著故鄉的小餐館、市場、雜貨店都變成賣奶粉的藥房,路上講廣東話的行人變成少數,拖著行李箱掃貨的水貨客不斷湧入,令她感觸非常深,形容家鄉「被破壞得體無完膚」,只剩下販售單一商品的大型購物中心,過去的生活模式已經消失殆盡。以前總有人形容,她的家鄉是「對抗中國前線」,但Samantha說,相同命運如今已在整個香港上演。

語言是身分認同的關鍵元素,目前普通話教學在香港蔚為主流,粵語在正規教育下未受重視,Kuma認為這是很嚴重的危機。「小學面臨文化清洗的狀況,香港實在有太多中國來的新移民,我不是要譴責他們,但是我們都知道消滅一個語言,就是消滅一個民族文化或國家的方法,」Kuma說,在小學教書的友人指出,班上七成至八成小孩的母語都是普通話。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每日有大量中國旅客進入的香港至今未能全面封關,多位香港民眾手持標語抗議。(美聯社)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每日有大量中國旅客進入的香港至今未能全面封關,多位香港民眾手持標語抗議。(美聯社)

「當普通話變成主流,母語是粵語的孩子也會為了融入同儕,而在日常中使用普通話,未來比起粵語,他們說不定會更習慣說普通話。」Kuma指出,母語會影響人們的思維、思考方式以及對香港的認同,「我想強調,我一直都希望香港是一個多元的地方,問題不在移民身上,但是移民湧入的趨勢,確實可能造成香港本土文化式微,甚至是被消滅。」

Samantha形容,如今香港總令她聯想到《最後一課》(La Dernière Classe)中的情景,隨著新的執政者來到,無法再用原有語言接受教育,就如同港府在回歸後大力推動普通話教學。「許多香港人講話的口音已經很不一樣了,」Samantha認為,廣東話承載著香港特有的歷史文化,海外港人要守護文化的「根」,首要就是繼續與下一代說母語。

教育與自我認同的形塑

痛恨帝國霸權,渴望抓住本土生根的文化,但是香港人依舊不清楚這份自我認同能把他們帶往何方。曉琳說:「香港人對於未來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想像,因為我們不太了解自己的歷史。以前課程不包含香港歷史,可能是因為英國殖民政府不想讓我們太清楚自過去,由此產生民族認同感並且群起反抗,所以它不讓我們思考太多政治問題,只要好好賺錢就行。」

2009年9月,香港將「通識教育」(Liberal Studies)列為高中必修科目,這是對1960年代推行「填鴨式教育」的反思,當時考試高分的學生善於死記背誦,港府有感於教育需要與時俱進,21世紀起推廣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通識教育。接受公民社會議題思辨課程的洗禮,不少香港高中生因此受到政治啟蒙,更加了解香港政治制度運作與不同意識形態的觀點。

參與「反送中」抗爭的香港中學生越來越多,19日在沙田區就有許多中學生戴著口罩牽手示威。(美聯社)
參與「反送中」抗爭的香港中學生越來越多,19日在沙田區就有許多中學生戴著口罩牽手示威。(美聯社)

Kuma就是在批判性思維薰陶下長大的青年,他說自己接受的通識教育,「老師會介紹社會新聞,要求學生提出論據與辯證」,「我想這對於我們這一代人有一定的幫助,教室裡頭的權力者是老師,學生則是無權力的,批判性思考教育鼓勵無權力者在課堂中表達自己的意見。」

巧合的是,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統計,香港人的「中國人認同」、「香港人認同」在2009年碰上黃金交叉,此後「中國人認同」一落千丈、「香港人認同」步步高升。來台躲避疫情的香港大學生衛斯理即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他表示:「我在香港長大,對香港這個地方有很強烈的歸屬感。我沒去過大陸幾次,若硬要把它稱為家鄉的話,說實在我會有一點抗拒。」

20200623-香港專題_香港人與中國人認同民調圖表
香港人與中國人認同民調圖表

黃藍立場之爭,從香港政治場域蔓延到課堂,近年「公民覺醒」學生走向示威現場。Kuma批評,香港有些建制派官員反而把教育當成「執政失敗」的藉口,聲稱當初通識教育改革是「錯誤的」、「教壞學生」,所以才會有雨傘運動跟流水革命,「官員還提倡要把通識教育改為愛國教育,但是這些東西灌輸在學生身上,是公平的嗎?年輕人真的認同這些課本內容嗎?」

愛國教育從小紮根最有效,這點香港特首相當了解,林鄭月娥2017年上任前即宣布,她將在幼稚園和小學教育中強調「我是中國人」的認同。Albert表示,根據友人分享的小學教科書,現在已有教材處處強調愛國主義,教導「亞洲是中國撐起來的」、「警察的責任是維持秩序、驅散暴徒」等等。Kuma擔憂:「香港的愛國教育就是要打壓我們批判性思考,這會完全壓縮下一代香港人自主思想的發展。」

參與「反送中」抗爭的香港中學生越來越多,19日在沙田區商場有許多中學生高唱「願榮光歸香港」。(美聯社)
參與「反送中」抗爭的香港中學生越來越多,19日在沙田區商場有許多中學生高唱「願榮光歸香港」。(美聯社)

台灣認同不穩定,如何抗中?

然而,當港人認同逐漸凝聚之際,作為避風港的台灣,不免從中映照出自身弱點。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表示,台灣目前是最適合港人繼續發展民主運動的地方,「但未必守得住。」

林榮基表示,台灣也有身分認同難題,正是這個問題影響了台灣的穩定性,「不解決身分認同問題就不可能有穩定的一天,台灣本身不穩定,怎麼面對中國?」林榮基表示,身分認同問題來自於文化,台灣社會文化的「不穩定性」,則是因為來自中國的統治者以中國傳統文化「殖民」台灣。

Albert也表示,香港人需要跟擁有共同理念的台灣人團結起來,但前提不只是港人要擁有自身的影響力,「台灣人也需要再想一下,希望國家怎樣發展。」他指出,港台兩邊的人民習慣事事要求政府,失去了主體意識與責任感,擅長拉攏群眾的中共自然容易趁虛而入。

「民主政治最大的責任在民眾身上,要主動承擔多一點責任,支持台灣的陣營先串連起來,聲勢就會很浩大,」Albert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