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獵殺中國侵台雙航母計畫有三變數

2020-06-20 11:10

? 人氣

今年9月的漢光兵推,可能會將剛服役的解放軍山東號與遼寧號航母納入推演。(美聯社)

今年9月的漢光兵推,可能會將剛服役的解放軍山東號與遼寧號航母納入推演。(美聯社)

國防部於六月九日公布漢光三十六號演習規畫特色。據證實,軍方已擬定獵殺解放軍航空母艦的反擊計畫,在七月實兵演習中,應會納入對遼寧號航母的攻防演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權威軍事專家由料敵從寬角度研判,九月電腦兵棋推演,極可能放進遼寧號與山東號雙航母對我威脅的模擬推演。

解放軍八月南海軍演入侵台灣

在五二○當天,中國軍事工業巨頭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旗下的《艦船知識》雜誌,曾發布以雙航母對台奪取制空權的「二○二○台海打擊作戰推演」影片。日本《產經新聞》再於六月十一日一篇新聞報導中,引用北京軍方人士消息稱,解放軍雙航母可能參加八月南海大規模軍演,演練項目包括入侵台灣。

事實上,在前國防部長馮世寬任期間,一七年的漢光三十三號兵推即曾超前模擬二五年解放軍航母戰鬥群分於南北對我展開鉗形攻勢課題。

另據公開資訊,一八年漢光三十四號實兵演習,曾由基隆級驅逐艦與幻象戰機模擬針對遼寧號與艦載機發起攻擊與反擊行動;一九年漢光三十五號演習,在「濱海決勝」防衛作戰演練中也有反擊航母行動。

對於今年是否會再度演練反擊航母計畫,軍方意在言外地稱,實兵演習採仿真實戰,「會納入所有可能的狀況」。

除了遼寧號,去年底服役的山東號雖然尚在海試中,不具戰力,專家推測,國軍為訓練指揮作為,極可能在九月電腦兵推中也將山東號列入,進行雙航母虛擬戰況推演。

高階將領坦言,對岸相關軍事擴張對台形成極大威脅,但不要把國軍當塑膠做的!他強調,我方不挑釁也不怯戰,會視敵情威脅提升戰力防護;假如航母「真的靠過來」,將淪為我方各式反艦飛彈的攻擊目標。

有關國軍反擊作戰,軍事專家推敲過去漢光演習等資訊研判,應是先透過雷達等聯合情監偵手段,掌握航母艦隊出港後,派出空中預警機接力偵測;接著由主力戰機爭取局部空中優勢,鎖定對方戰力空隙,再以F-16掛載魚叉飛彈、水面艦隊的雄二與雄三反艦飛彈,以及潛艦沉至海床(坐底)保持靜默後伏擊等手段進行攻擊。

國軍有信心爭得「局部空優」

不過,這看似完美的計畫,卻存在作戰距離、制空權及美軍是否協防等三大變數。

首先,距離牽涉敵我位置與武器作戰範圍。防空識別區(ADIZ)為一百海浬,航母作戰半徑(防衛圈)約兩百海浬,因此會部署在三百海浬(五五○公里)的外海,遠超出軍方所設定約五十公里內濱海決勝的距離。

「武器作戰範圍就像是矛的長度,矛太短就會打不到。」航母如果在三百海浬處,射程達四百公里的增程型雄三也構不著。專家稱,假設對方在我攻擊範圍內,須有同步衛星提供精準經緯度,否則會像大海撈針,飛彈難以鎖定。

20200401-過去面對共軍機艦,整體防衛壓力多集中在西部,近年頻頻對我實施繞島演訓後,東部亦有提升空防的必要,雖然7聯隊是以F-5E/F型機為主,但這兩年空軍也利用不同機會在志航基地進行主力戰機(圖,F-16)起降、整補,突顯基地重要性。(蘇仲泓攝)
F16的作戰範圍小,成為台海防禦計畫的變數。(蘇仲泓攝)

再看空中攻擊,IDF緊急升空攔截時,作戰半徑僅一三○公里;幻象戰機以爭取空優和對地打擊為主。退將稱,只有F-16作戰半徑逾一千海浬夠遠,惟緊急升空與接戰耗油量倍數起跳,沒有加油機支援,會是有去無回的「單程任務」。

第二個變數為制空權。曾任主力戰機的退伍飛官分析,航母艦隊防空戰力相當強大,代表著防衛圈內的絕對制空權,要從空中攻進防衛圈的難度極高。

「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曾有豐富飛行經驗的退將做出如此評估,空中攻擊如有問題,更難以水面艦接近並發起攻擊,何況水下還有一至兩艘敵人先進潛艦護衛。

不過軍方持不同看法,對於爭取「局部空優」抱持著高度信心。會有此信心,應與在廣大海空域中,或能穿透航母艦隊戰力間隙有關,有如鎖定「阿基里斯腱」般,可發起猝然攻擊。

台灣須研發軍用同步衛星

航母距離太遠時,美軍協防成第三個變數。不論是電子偵蒐、實戰經驗等戰力,美軍均遠遠超越解放軍,只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也不曾有「航母對航母」的作戰經驗。

「美軍亦需嚴密戒備解放軍射程逾八百公里的鷹擊-100等反艦飛彈,以及一枚就能讓航母掛掉的潛射核子魚雷(戰術核彈)。」戰略學者稱,美國是否協防台灣,還得視其國家利益而定。

這些變動因素,非操之在我成分居多。專家建議,台灣一定要研發軍用同步衛星,以及可垂直發射制海巡弋導彈的潛艦,才能形成有效打擊航母的戰力。而面對嚴峻挑戰,如何營造全民總意志,同樣迫在眉睫。

喜歡這篇文章嗎?

蕭介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