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黃復興從選戰大補丸變鴉片,仍可左右黨主席選舉

2020-06-17 15:00

? 人氣

黃復興黨部在黨內初選的影響力,難以延伸到大選。(新新聞資料照)

黃復興黨部在黨內初選的影響力,難以延伸到大選。(新新聞資料照)

國民黨從二○○○年首次丟掉政權至今,曾多次進行黨務改革工程,不管如何精簡調整,絕大多數特種黨部也早已走入歷史,但僅存的黃復興黨部卻始終屹立不搖。做為國民黨在選舉時最可靠的鐵票部隊,即使飽受「黨中有黨」質疑,歷任黨主席揮舞改革大刀時,卻從沒人敢真砍向黃復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郝龍斌堅決反對裁撤黃復興

打著改革旗號當選黨主席的江啟臣,即將於六月下旬端出擬議多時的黨務改造方案。黃復興轉型雖是黨內關注焦點,但就目前看來,除正名為退伍軍人委員會,並納編為一級單位外,黃復興的傳統運作模式,尤其是選舉動員的獨特性,並不會有太多改變。

堅決反對裁撤黃復興的前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就認為,黃復興是國民黨戰力最強的部隊,堅定守護黨的核心價值與理念,「只有敵人才會要你裁撤黃復興。」他也私下表示,任何改革若損及黃復興獨特性,對國民黨都不是好事。

與軍系淵源深厚的郝龍斌,很明顯是擔心人數眾多、同質性高的黃復興,選舉動員能力若遭到削弱,以後國民黨選戰會打得更辛苦。

不過有輔選經驗豐富的資深黨務人士指出,近二十萬黃復興黨員加上眷屬,動員選票雖號稱百萬以上,但若論過往戰績,黃復興鐵票只有在二○○○年以前,才稱得上是當選保證,對選舉也確有救急大補丸的功效。

這位人士表示,近十幾年幾次選舉顯示,黃復興黨員也受到民主化衝擊,自主性越來越高,尤其退伍軍人眷屬的政治傾向,已不見得非藍不投。

最明顯的實例是一四年台北市長選舉,包括黃復興黨員家人在內的泛藍選民,轉向支持無黨籍的柯文哲,不但讓國民黨提名的連勝文敗選,藍營在北市的優勢政治版圖也大幅萎縮。

他坦言,當前黃復興的動員能量,雖不足以對選舉勝負有決定性影響,但仍是藍營不可或缺的戰力。

郝龍斌(左)和江啟臣(右)的黨主席競選手段,未見革新氣象。(柯承惠攝)
江啟臣(右)即將提出的黨務革新方案,也不敢大動黃復興黨部;與軍系淵源深厚的郝龍斌(左)則高度肯定黃復興黨部的戰鬥力。(柯承惠攝)

與地方黨部矛盾不斷,被批扯後腿

「有黃復興的支持,國民黨未必勝選;若缺了黃復興選票,選戰幾乎是必敗。」他說,對國民黨黨務系統來說,如今的黃復興已經不是選舉補藥,而是不得不吃的鴉片;明知長期依賴有害無益,但打仗時若不吃,連拿武器的力氣都沒有。

一位前黨務高層也說,黃復興支黨部主委雖兼任地方黨部副主委,但地方黨部主委無權直接指揮黃復興,彼此關係往往取決於私人交情。

例如前組發會主委李哲華在當南投縣黨部主委時,與黃復興幹部互動良好,輔選動員也配合無間;反觀當時彰化縣黨部主委,就與黃復興鬧到水火不容,還一度想把黃復興人馬趕出縣黨部。

由於選舉提名及平日選區經營,地方黨部與黃復興黨部時有衝突,若黃復興最終願顧全大局,縣市黨部及地方人士也還能忍受;問題是黃復興有時還對內猛扯後腿,自然成為敗選後被怪罪的標靶。

主張裁撤黃復興的藍營人士,常舉一四年澎湖縣馬公市長選舉為例。當時國民黨地方黨部已提名縣議員歐中慨,結果澎湖黃復興黃國榮黨部卻支持自家人葉竹林違紀參選,打敗黨提名人拿下馬公市長。葉競選期間雖被開除黨籍,但他當選後回國民黨未受懲處,且至今仍是澎湖黃復興的要角。

一位本土派中常委強烈質疑,黃復興標榜的紀律、忠貞,都只在符合自家利益的前提下才會實現,不裁撤特種黨部的毒瘤,國民黨改革永難成功。

他認為,黃復興選舉動員力已大不如前,又被貼上外省、親中的標籤,不如解散併入一般黨部,便於管理又可避免尾大不掉的麻煩。

不過黃復興黃國園黨部主委于北辰卻認為,黃復興當初成立的目的是服務退伍軍人,把黃復興當成鐵衛本來就是一種誤解。何況以選舉的角度來說,當選制從大選區多席次變成小選區單一席次時,黃復興鐵票就失去效用了。

被指控仲介器官,柯文哲曾氣到提告。(柯承惠攝)
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時,柯文哲吸納了不少黃復興黨員眷屬等泛藍選民的支持。(柯承惠攝)

仍是決定黨內選舉勝負關鍵

于北辰解釋,以改制前的桃園縣為例,大選區多席次立委選舉,黃復興黨員加眷屬至少可動員十萬人,集中選票拱上一席立委非常容易,但變成小選區單一席次後,黃復興十萬票分散到各區,雖然還有推人一把的助力,不過當選與否主要還得看候選人問政、經營的好壞。

于北辰強調,國民黨必須經營大群體而非小圈圈,他形容黃復興如今像個藥引,可以激發選舉戰鬥意志,絕不能當成賴以為生的食物。

只是有藍營要角感嘆地說,鐵票也好,藥引也罷,黃復興黨員就是多,就算對外作戰漸失威力,黨內選舉仍是決勝關鍵。想取黨主席大位的人,又有誰敢不拉攏、力保黃復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

晏明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