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成專文:韓戰為何成為「被遺忘的戰爭」—兼評于勁著《厄運》

2020-06-18 05:50

? 人氣

臺灣方面,14,000餘名戰俘作為「反共義士」 於1954年1月下旬抵達臺灣後,次年由蔣經國領導的反共義士就業輔導處(即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的前身)出版《反共義士奮鬥史》,該書由羅家倫作序,梁實秋、陳紀瀅、林海音、謝冰瑩、王平陵等著名作家執筆。同年,香港出版了劉朗(即劉儒裕)所著的《流血到天明》。雖然這兩本書詳細地紀錄了戰俘營內的鬥爭,但是其明顯的反共宣傳色彩使其不能簡單地作為史料應用。1956年赴台戰俘譚興東在台北出版了《荒謬十年》,紀錄其自抗戰期間加入新四軍至抗美援朝戰爭之初父母在土改運動中遇害的十年,卻未涉及其戰俘營經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後數十年臺灣官方再也沒有出版紀錄韓戰戰俘問題的書籍,而赴臺戰俘也鮮有回憶錄出版。直到2000年,前中央陸軍官校(黃埔)二十三期學員、反共戰俘高文俊在移民美國多年後才回臺灣自費出版《韓戰憶往: 浴血餘生話人權》,該書是反共戰俘出版的第一部詳盡的韓戰回憶錄。2005年國史館出版三卷《戰後外交史料匯編: 韓戰與反共義士篇》,收入大量相關外交檔案。該檔案集的編者周琇環還發表過兩篇探討志願軍戰俘赴臺過程的論文。2013年周琇環、張世瑛與馬國正對二十位戰俘的口述訪問紀錄《韓戰反共義士訪談錄》由國史館出版。馬國正是戰俘的二代,其碩士論文充分利用多名重要反共戰俘的口述訪問,對反共戰俘領袖有生動的觀察。但是由於缺乏戰俘個人檔案,這些新著作和史料彙編仍然未能系統準確地描述反共戰俘領袖。

在中國大陸,戰俘問題在1952至1953年幾乎天天佔據《人民日報》的版面。最初的消息幾乎都是譯自外國通訊社的報導。自1952年2月開始,不斷有少量的被美軍徵用訓練後被空投或從陸地、海上滲透回北朝鮮的戰俘特工被中朝方抓獲,中方才開始獲得戰俘營內部的相關情報。1953年4月,1030名傷病戰俘通過「小交換」遣返,他們帶回戰俘營內共產黨地下組織的匯報。在停戰後的「大交換」中,又有5,640人獲遣返,包括所有的地下黨領袖。他們對戰俘營鬥爭的記述被以志願軍政治部主任杜平為代表的中共官方所接受,並通過新華社的報導廣為傳播。中共官方也組織老舍、胡風等文人訪問戰俘,在1953年出版了一系列作品。如胡風在吉林扶餘縣探訪傷病戰俘,不久就在《人民文學》第九期上發表的〈肉體殘廢了,心沒有殘廢〉。

然而,隨著1954年1月一萬四千餘名中國戰俘被中立國遣返委員會釋放,隨即被聯合國軍送往台灣,而後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上重提戰俘問題得不到任何響應,到1954年下半年戰俘問題就從中國媒體上銷聲匿跡,在此後近二十年不再被提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