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聯合國安理會」席位競選:你不知道的幕後博弈大公開

2020-06-17 16:00

? 人氣

換而言之,選票體現的與其說是對參選國承擔國際義務的認可,不如說更側重投票國的利益考量。查普尼克的說法是:我不關心你的海外發展援助撥款是多少,我關心我能分到多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各種因素共同作用,最後的結果往往不容易預測。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10個按地區分配席位雖然每年有一半需要選舉換屆,但過去10年裏有80%的選舉沒有出現激烈爭奪,因為許多國家有組團參選的安排。

西歐及其他國家(WEOG)席位爭奪較激烈,因為這個板塊的成員國之間沒有組團或達成類似的分享協議,而是各自獨立參選。

正常情況下,聯大代表聚集在會議大廳無記名投票,但新冠疫情下改為分批在指定時間無記名投票。

不過這不重要。即使同在一個大廳坐著投票,也有出爾反爾的情況,有的國家代表事先答應投支持票實際上沒有。澳洲1990年代曾經遇到過這種「背叛」,惹得澳洲駐聯合國大使破口大罵失信的一方是「撒謊的無恥之徒」。

2020劇情

競選也有好壞之分,取決於競選方略和手段。查普尼克認為在競逐安理會席的競選問題上,好的選戰具有一些共性,包括在聯合國總部的代表聲望和口碑俱佳,競選經費充足,政府首腦或內閣高級官員親自出馬參與角逐。這些特點在2020年很明顯。

BBC記者墨菲說,加拿大總理杜魯道上半年在這件事上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曾借2月份出國訪問之機爭取加勒比海和非洲國家的選票。

他在臨近投票時主持了一次聯合國論壇,主題是新冠病毒疫情。這被認為是個加分的舉動,因為體現了更深入參與國際事務的決心。

挪威、愛爾蘭和加拿大都強調自己在氣候變化、多邊主義和維持和平等國際事務上的承諾、擔當和決心。

愛爾蘭的競選口號主打「中等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擁有發言權的意義,加拿大說自己「回來啦」,挪威則聲稱自己「從未離開」。

新冠疫情全球擴散後,加拿大的競選口號也有所更新,強調在全球面臨危機的時刻,有G7成員參與大局帷幄是大有助益的。

加拿大在2010年的安理會席位競選中敗給葡萄牙,引發國內政治危機,執政的保守黨受到猛烈抨擊。敗選原因包括事先關閉了幾個非洲國家的使館,對選戰一開始掉以輕心,而葡萄牙則全力以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