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李登輝紀實18》「兩國論」是李登輝最後的豪賭

2020-08-01 14:00

? 人氣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被問到時,重申「一個中國」的政策,即等於明言了對「兩國論」的不支持。因此,國民黨企圖一鼓作氣,繼續搞諸如加入聯合國的全民運動,其成效更堪懷疑。這當然是在做只對內部有意義的政治運動,算是選舉活動的外一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托言民粹實為專制

其次,以剌激北京,企圖在內部選舉上收割這已是老招了。我們不能忘了,飛彈危機中,李登輝固然獲得了高票,但選舉後台灣經濟的受傷,卻使得李登輝的民調持續低迷,加上後來的陳進興,他聲望最低時僅及三成。一個政治人物在神話化的過程中,只要出現這種情況,基本上即已代表了他的神話化已告結束。

因此,再打類似的牌,以其虛擬的神聖性,企圖讓人民隨之而亢奮,顯然會出現極大的邊際效用劇減。這也就是說,「兩國論」牌的出現,不但可能難有預期效果,這種圖窮匕現的搞法,反而會耽誤了連戰敗部求活的機會。當「兩國論」牌的邊際效果劇減,甚至出現不良後遺症時,連戰說不定都會因此痛恨李登輝的「雞婆」,與節外生出一大堆無用的枝!

這次總統大選,國民黨一切由「上意」操控,最後「上意」無法掌控全局,「上意」痛恨的人反而是「黨意」和「民意」鍾意的人。

因此,無論就外部或內部效應而言,「兩國論」牌大概都是拙劣至極的不良之牌。台灣做為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無論統治者或執政黨,最重要的乃是心中必須對民主價值有真正的相信,而不能以民主之名,藉著民粹煽情,而行專制之實。尤其不能以「上意」為「黨意」和「民意」,蓋若如此,我們和我們反對的中共政權又有什麼兩樣,除了錢比較多一點以外,我們又多了什麼?

美國著名政論家札卡里亞(Fareed Zakaria)在九七年最後一期《美國外交事務雙月刊》上發表專文〈不自由民主之興起〉,台灣即被定位為「不自由的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它是一種父權式的專制政治。

這次總統大選,國民黨一切由「上意」操控,最後「上意」無法掌控全局,「上意」痛恨的人反而是「黨意」和「民意」鍾意的人。由這樣的發展,其實已顯示出台灣的人民已開始快速進步,並已準備揚棄那種父權式的「上意」,而國民黨卻兀自在那裡打各種牌,以期將人民當做他拯救自己權力意志和權威的賭注。任何稍有政治良心的人,都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但這樣的事卻發生在自詡民主的國民黨身上!

統獨無助兩岸關係

政治人物必須有品,但在民主新興的國家,惡劣的政客卻經常無品地以煽動民粹,加工製造敵人而求勝。耶魯大學教授彼德.蓋(Peter Gay)在名著《恨的滋育》(The cultivation of Hatred)裡就指出:「民主政治乃是多面的事情,在它的多面之中,有一面是引誘,它以煽起人們本能的侵略性為主,它喚醒和鼓舞選民的敵對衝動,至少亦在鼓動人們自我擅專的侵略欲望。」彼德.蓋教授指出,十九世紀這種政治一度至為頻繁,它是政治領袖的敗德,藉著散布恨而收割政治利益。而今天的台灣,所反覆而且有自覺在做的,就是這樣的政治。

其實,兩岸關係乃是一個高度開放,且必須高度智慧與創造力始能解決的問題。用「獨的邏輯」或「統的邏輯」等制式思考,都無助於問題之改善,只會治絲益棼。

但誠如前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傅立民(Chas W.Freeman Jr.)九八年七及八月號《美國外交事務雙月刊》上專文〈如何避免海峽戰爭〉中所指出的,台灣的政客在相互「監視」,恐懼失去的情況下,除了越來越往獨的邏輯上發展外,已無人敢於提出創新性的思考與策略,國民黨抄民進黨,民進黨又反抄國民黨,兩黨打著誰也不敢不打的乒乓球,「兩國論」當然是它的結局。在這個民進黨一切法寶都被李登輝抄光的時刻,或許民進黨也該好好自省,重新走一條真正有利台灣人民,有利兩岸,也不讓美國子弟流血的新思維了!

除了政治人物與政黨必須提出創造性思維外,近年來心態堪疑,一向用雙重標準看問題,對政治亂局只有跟風煽火,卻毫無創造力的知識分子們,可能格外需要自省,否則的話,台灣的路是不可能走得出來的!(原文刊登於《新新聞》645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