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李登輝紀實18》「兩國論」是李登輝最後的豪賭

2020-08-01 14:00

? 人氣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之前,李登輝意圖「廢省」,並著手在「香港移交大典」前舉行大演習,目的即在於宣示這種「兩國」的態度。但當時的「廢省」,遭到宋楚瑜的強烈反彈,最後「廢省」未成,改為「凍省」,而且時間上也拖過了「香港移交大典」,李登輝真正痛恨宋楚瑜的原因在此。宋楚瑜壞了他「兩國論」的大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選前祭出口水大戰

而未曾實現的願望,必然不可能或忘。在他的任期即將結束,而總統大選的熱身賽已告開始之際,他正式打出「兩國論」牌,並非如某些人所說的「只是再一次的口水戰爭」。

諸如「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種話,的確是口水戰爭。但「兩國論」則不然,它是一個具體而實踐性的概念,當「兩國論」被提出,《憲法》中有關領土、主權等都顯然必須修正;兩岸關係裡的「國統會」、國民黨的「大陸工作會」,也都面臨存廢的考驗。當然更別說與「國統綱領」相關的一百多種法律與規定,也都必須修正或廢止了。這也就是說,「兩國論」並非只有一次刺激效果的挑戰,而是對中國大陸持續的刺激,整個選舉的期限內,都不可能脫離「兩國論」所造成的風暴圈。

一向以「權謀」著稱的李登輝,在這個時候打出「兩國論」牌,除了有「完成心願」的意義外,更重要的,乃是有著多重的外部與內部的效果。

就外部效果而言,過去將近一年來,美國對李登輝的支持已告鬆動,諸如「第二管道」,「中程協議」等的提出,都顯示出美國行政部門視李登輝為「麻煩製造者」,因而希望將兩岸關係維繫在一個更穩定而不致脫控的架構內。

面對美國的這種政策收縮,李登輝的「兩國論」,可以說乃是對美國的再一次考驗,希望藉著「中」美由於「誤炸」事件所造成的關係惡化,而突破美國在政策上的收縮。設若北京過度反應,更可利用這個時機,希望得到美國軍力的更大支持。台灣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軍火購買者,李登輝有隨時動用這些軍火的準備,並希望創造出動用這些軍火的時間。

除了考驗及探索美國的底線外,「兩國論」的外部效果,當然也是對北京的考驗。李登輝衷心不想以現在這種身分會見汪道涵,當「兩國論」出現,他的這種不甘願即可解決。

「宋楚瑜現象」是國民黨及李登輝的眼中之刺。(新新聞資料照)
「宋楚瑜現象」是國民黨及李登輝的眼中之刺。(新新聞資料照)

上意民意完全對立

不過,「兩國論」更重要的意義,顯然仍是針對往後半年多台灣的選情而來。這次的台灣大選,和上次大選已情勢丕變。這次大選,由於出現「宋楚瑜因素」,國民黨的「上意」與「黨意」、「民意」已嚴重斷裂,甚至可說已完全對立。李登輝原先以為將宋楚瑜的一切職務均予解除,他即會像林洋港、郝柏村、陳履安、王建煊等人一樣,因而一蹶不振,從而營造出「上意」即「黨意」,即「民意」的結果。詎料,宋楚瑜在被解除一切職務後,卻始終氣勢不衰,最近的網路民測,其支持率甚至高達四八%以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