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五神傳說》作者洛伊絲:從為了賺錢而寫,到故事自然浮現

2020-06-21 10:40

? 人氣

洛伊絲寫作已超過30年,筆下不僅有五神傳說系列,也包含《科西根宇宙》(Vorkosigan Saga)系列、《分擔小刀》(Sharing Knife)等相異世界觀的系列作品。(奇幻基地出版社提供)

洛伊絲寫作已超過30年,筆下不僅有五神傳說系列,也包含《科西根宇宙》(Vorkosigan Saga)系列、《分擔小刀》(Sharing Knife)等相異世界觀的系列作品。(奇幻基地出版社提供)

「20年前(或15分鐘前,時間真的只是一個相對感覺),在我坐下來為《王城闇影》寫第一個字的時候,我對於一本書會在地理、語言和時空上有多麼大的跨度還沒有概念,因為單單是努力將把每個『下一章』給寫到底都已是十足挑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我也不曾想像自己竟要對遠在台灣的讀者說明這一切,但想來緣分就是如此。」

當洛伊絲.莫瑪絲特.布約德(Lois McMaster Bujold)致上這段文字時,她的兩部奇幻小說《王城闇影》、《靈魂護衛》,將於暌違10年後在台重新出版,當年曾為此驚艷的讀者們,紛紛振奮叫好。

2000年以後,拜《魔戒》三部曲電影熱賣全球所賜,有著精靈、矮人、巨龍與各式魔法的奇幻世界,對人們來說已不再陌生,這股風潮也吹到了台灣,那幾年起,《龍槍》、《時光之輪》等,過去宛若曇花一現的歐美經典紛紛出版面世,部部都是十足的磚頭大書,許多都在講述遙遠國度的英雄旅程。

然而在琳瑯滿目的壯麗故事裡,洛伊絲的《五神傳說》系列,可說是個特異存在。

不以青年當主角 洛伊絲:我想探索的是人生

該系列首部作品《王城闇影》於2001年在美國出版,並於2007年登台,顛覆了奇幻文學常以青年為主角的慣例,描述曾身為一城之主,卻因戰事遭到俘虜的卡札里,歷經滄桑後終於回到故鄉,儘管心底期望平靜度日,卻被迫肩負起守護王女的任務,並周旋於權力核心的政治風暴,以及前朝王族留下的詛咒。

洛伊絲不只寫中年男人的自我救贖,她也探索中年女性的際遇。第二部《靈魂護衛》,則以太后依絲塔做為主角,長年被禁錮於宮廷,並深受王室詛咒折騰的她,早被眾人當成失去理智的瘋女人,飽受冷眼看待。

《靈魂護衛》是依絲塔的救贖之旅。描述依絲塔認知到自己已是孤身一人後,毅然假借朝聖名義出走,卻意外踏上自我追尋的道路,並在旅途中,遇見了人生第二春,然而這段情感,卻也牽扯起陰謀與黑暗的過往。

在已不被視作年輕的年紀,以太后之姿做出如此決定,自然充滿戲劇效果,也令人聯想到諸般性別議題。不過,洛伊絲強調,她並不是為了展現某種觀點,或者探索某個議題而寫,一切故事的發生,只是她將角色放置在情境裡,接著他們就會自動展現屬於他們的故事。

「我的故事最初都是種嘗試,我創造出我可以控制的事物之後,讓他們在我面前自己發展出結局。」洛伊絲形容,每一回當她這麼做時,這些故事便會一幕幕自動在在腦海裡上演。

洛伊絲指出,在《王城闇影》中,依絲塔只是個配角,一個瘋狂的母親,但每當她登場時,總是自帶強烈氣場,故事全被引導到她身上,對此洛伊絲曾思索過,是否要在這本書裡給依絲塔更多篇幅?雖然當時已無足夠的空間,「但她不該只是別人故事裡的配角。」

在依絲塔的故事裡頭,洛伊絲也嘗試探究,究竟現代社會更長的壽命周期,對傳統女性角色有何影響?她認為,大多數女性在後工業時代社會裡,擁有更長的壽命,傳統女性的人生3階段是:少女、婦女、老太婆,但如今最後兩階段之間有很大的距離,原因在於女性越來越少因分娩,或中年婦科疾病而死去,孩子也生得更少,「現在從婦女到老太婆之間,有一道未知的巨大鴻溝,我經歷過這件事,也想對此研究一下,我不是在探索某個議題,我是在探索人生。」

先有世界才有生命 繁複有機的五神世界

人物會自己演活故事,是許多創作者都會有的說法,不過在洛伊絲的創作過程裡,一切都相當「有機」,如在設計五神信仰的過程中,除了傳統的哲學、神話、歷史元素外,她還融入生物學思維。

洛伊絲表示,20年前她開始書寫五神世界時,就打算設計出一個神祇與魔法真實存在,並且不是由人類所創造、善惡分明的二神信仰,因此她參考了生物學進行推演。

談起這件事時,洛伊絲說得像某種創世神話一樣。她說剛開始寫作時,會先創造出一個物質世界,接著添入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等元素,緊接著,生命便會自然出現,不同於許多奇幻作品或神話,總將眾神視為世界的創造者,在此神祇並非造物主,而是被世界所孕育出來,比一般生物更高階的存在。

20200615-洛伊絲寫作已超過30年,筆下不僅五神傳說系列,也包含《科西根宇宙》(Vorkosigan Saga)系列、《分擔小刀》(Sharing Knife)等相異世界觀的系列作品。(奇幻基地出版社提供)
《五神傳說》系列首部作品《王城闇影》於2001年在美國出版,並於2007年登台。(奇幻基地出版社提供)

有機手法誕生了繁複世界後,洛伊絲對此也有所要求,「我希望創造一個與現實宗教一樣嚴謹、具有社會功能的宗教,有社群上的支持,以及追求實踐善行,同時也帶有神秘色彩,人們追求某種神蹟的體驗,而不是只是透過粗糙的祈禱祈求施捨。」

《五神傳說》所謂的五神,分別為春之女神、夏之母神、秋之子神與冬之父神,以及第五名災神,是小偷、騙子、乞丐、妓女等邊緣角落的守護神;五神各有司掌,不時以神蹟回應信徒祈禱,在此世界並非單由神的意志,或人的行動獨力運作,而是人神共同推動,而有些國家信奉五神,有些則僅信奉四神,並且否定災神。

受父親啟蒙接觸科幻 生命經歷是創作基礎

其實,洛伊絲會踏上創作之路,一部份也深受父親影響。她的父親羅伯(Robert Charles McMaster)是名科學家,曾任職於俄亥俄州大學,在學術界頗具盛名,而他也啟蒙了洛伊絲對科幻小說的興趣。不過,另一方面,洛伊絲也曾談到,父親可算是一名偉人,「但人們常說當偉人的兒子有多難,卻不會談到,當偉人的女兒也很難。」

洛伊絲指出,儘管在不同家庭、不同人之間略有不同,然而,親子之間的心理影響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我們不一定都有孩子,但我們都有某種類型的父母,也被父母寄予期望,不論是否禁得起檢驗。」

她認為,這些人際關係,是所有故事中真實人性的基礎,也是人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因此,當要在虛構寫作裡,讓角色真實觸及讀者或自己內心時,就必須要觸及寫作者的生命經歷。

從1986年以《Shards of Honor》初露頭角迄今,洛伊絲寫作已超過30年,筆下不僅五神傳說系列,也包含《科西根宇宙》(Vorkosigan Saga)系列、《分擔小刀》(Sharing Knife)等相異世界觀的系列作品,橫跨科幻與奇幻領域。她認為,奇幻與科幻作品能展現生命不同的存在形式,如她在科幻小說《Falling Free》裡,創造了一個的幻想種族,是從桃子、竹子等奇妙地方出生,「這些故事可以用來探索,何為生命的深層意義。」

從寫作掙錢到故事躍然紙上

創造一個世界是勞神費力的工作,對此洛伊絲也幽默表示,「沒錯,所以他們才要付稿費給我,但美國國稅局也沒說,你不能享受你的工作。」

這般樂趣便是她的動力來源。其實,早在就讀中學時,洛伊絲便會創作小說自娛,但彼時她尚未將此當成生涯選項,直至成家以後迫於生計,才在作家好友的鼓勵下,走上職業作家這條路,「一開始的創作動力是經濟因素,我需要一份能掙錢的工作來養活小孩,而做一份別人覺得有趣的工作,能獲得樂趣與成就感。」

「這些年來,我在自己腦裡塞了大量的故事。」洛伊絲說,故事往往就從她腦裡不知何處蔓生而出,這些東西,來自於她所看過、閱讀、觀賞、完成或學習的所有事物,而她的大腦會自然而然地,從這些基底上產生出構想,再透過她擁有的文化基底,當成器皿承載這些想法,「所以除了賺錢,每當我的故事在思緒裡達到臨界點時,它們就會需要被完成,這似乎就是完成故事的動力。」

如此自由的做法,當然也需要相應的創作過程。洛伊絲指出,她的故事最初都是嘗試性的,接著再思考如何可以寫得更多,她不會先預計要多少篇幅、要出版幾集,儘管出版社都喜歡一次簽好幾本書的合約,但她逐漸發現,就算是開放式的合約,對她來說也是種負擔,因此她往往要到完成初稿才會簽約,不過她也談到,隨著科技進步,獨立電子出版成了她的救贖。

洛伊絲也就創作指出,她是同一時間只能寫一部作品的人,「我試過多工作,接著全部都卡在一起,所以在去做其他事情之前,我會先完成一個寫作計畫,否則沒寫完就是沒寫完,這像試著在分娩過程中暫停一樣。」

獲獎記錄僅次於海萊因 洛伊絲盼說自己的故事

自《王城闇影》在2001年問世後過了17年,《五神傳說》系列在2018年榮獲雨果獎最佳系列作,再往前1年,洛伊絲也以《科西根宇宙》系列摘下同一獎項,至此,她的總共抱回3座星雲獎、3座軌跡獎,以及7座雨果獎,得獎記錄僅次於已故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Anson Heinlein)。

「系列作要得獎並不容易,因為系列要花很多年來完成故事與出版。」洛伊絲表示對此非常開心,而她一向認為,系列作品在形式與功能上都不同於小說,小說是短篇故事,與長篇系列在結構、發展性等面向上,都擁有各自不同的發展潛力。

對於被人們拿來與巨擘相提並論,洛伊絲則認為,人們把她與海萊因相較時,似乎只著重在得獎數字,「海萊因是比我還要早半個世紀、奠基科幻類型的寫作者,我無法達到這樣的成就,但我仍然可以寫我自己的故事。」

而在今年,洛伊絲也獲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SFWA)頒發大師獎,她形容,這是追隨著過去30多位科幻大師的腳步,「而海萊因正是第一個,在1974年獲得首座大師獎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