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試是假的,會考才是真的!沒日沒夜補習、成績才是一切…考生媽媽揭12年國教背後真相

2020-06-16 10:08

? 人氣

筆者身為兩個國中生的母親,認為教育改革的結果並沒有讓學生更加輕鬆,反而壓力變得更大。(資料照,李怡芳提供)

筆者身為兩個國中生的母親,認為教育改革的結果並沒有讓學生更加輕鬆,反而壓力變得更大。(資料照,李怡芳提供)

我是兩個國中生的媽媽。老大葛格今年剛考完會考,妹妹還在念七年級。看著兩個在現今教育制度中浮沈掙扎的孩子,在會考結束還未放榜之前,心中有許多感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葛格九年級的班親會中,第一次聽到關於會考是「免試入學」的說法,差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穿越了。這不就是國王新衣的故事嗎?哈哈,你看,那國王根本沒有穿衣服,哈哈,你看明明還是競爭這麼激烈的考試,竟然還說是「免試」?這是什麼荒謬劇的戲碼,竟然在2020年的現在,還真實上演。

依我看來,教改這麼多年,但孩子的升學競爭卻更加而激烈了。葛格班上的同學幾乎人人都在補習。不僅補數學、理化和英文,現在的孩子還要補國文,甚至社會跟生物。沒辦法,只差個一題就可能少一級分的制度,的確是比我們那個年代,更為殘酷。這過程中,孩子一直主動跟我提出要去補習的要求。卻被我一再拒絕了。七點半就要到校,回到家常常都五點半了,這在一般的上班族來說,根本已經過勞。我不忍心讓他們再去補習班裡,上那些本來應該在學校就習得的內容。

我記得我國中的時候,就是只補了導師家裡的理化家教,一樣就拿了現在大約34.8級分的成績啊。在現今這樣全面補習的環境裡,缺少資源和奧援的孩子,在學業上也會更加弱勢,這是不是能大膽的假設,這樣的教育氛圍是更強化了貧富的差距呢?

20180324-台大椰林大道。(蘇仲泓攝)
升學主義氛圍仍重的台灣,即使是國中生,也必須每日從早到晚的學習,其精神的勞累程度,筆者認為可能連大人都無法承受。(資料照,蘇仲泓攝)

他們的公立國中,大約是九年級開始,就全面晚自習。如果不參加了說要自己在家複習,老師還會來關心一下。我記得,三十年前,在一樣的明星國中裡,大概考前的一兩個月,才會開始晚自習。在今日勞權高漲的環境裡,我們有沒有考慮這些年輕的孩子,是不是已經承受了比大人都更無法承受的精神與時間的壓力?

我曾經天真的認為,說了那麼多年的教改,應該會讓孩子更適性的發展,但是沒有。學業成績以及會考結果,仍然是唯一在學校裡被認可的價值。這點從畢業典禮頒獎的名單就可以看到了。市長獎啊校長獎啊,永遠仍是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這麼多年過去了,沒有人思考過這樣的價值觀是多麼可笑狹隘,對於那些學業成績不夠優秀的同學,又是在他們的心上割了幾刀?他們就沒有價值嗎?這樣的教育制度到底是在鼓勵什麼啊我真心不明白。

葛格學習能力算還行,今年落點大概就是在政大附中。但妹妹比較弱些,學校的考試和成績評比,已經完全磨去了她的天真自信與學習熱忱。在她童年的照片裡,那曾經是多麼開朗的一個小女孩。

而說是多元學習,但是大部份一般的高中,其實看不到任何特別發展的特色,得到的資訊,大多還是這些高中在升大學的人數與排名。我想問,這麼說好了,北北基前十志願的高中,有發展出什麼各自的特色嗎?松山跟大同的差別在哪呢?說真的,作為一個國中生的家長,我從來沒有接受到相關訊息。我們選填志願的唯一標準,就是孩子的成績落點而已。除此,無他。

好像窮整個國家的教育人才之力,到最後還是死路一條。連制度的名字「免試」都能這樣不肯面對現實,好像有精神障礙一樣的令人發噱。我不知道到底是怎麼了。是整個教育決策者都缺乏想像力嗎?好像除了學業成績之外,完全想不出別的方法了。我只是一個想讓孩子在體制裡順利長大的母親,連這樣卑微的願望,在如此以學業為唯一依歸的環境裡,竟顯得艱難而不可得了。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這個我愛的國家裡好好的長大。可是在葛格會考結束、而妹妹還有兩年要奮鬥的此刻,我有非常深非常深的無力感與悲哀。

*作者為會考生的媽媽。

責任編輯/焦家卉


◎風傳媒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立即接收專屬於你的獨家內容→https://bit.ly/3cRoncA

◎加入風傳媒Telegram頻道,接收最熱門的精選話題→https://bit.ly/3cUjMq9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