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銷1.5億真黃金!日研究員:台灣香蕉熱潮比珍奶還早100年,連皮也要吃下肚!

2020-06-24 17:03

? 人氣

到1920年代後半,香蕉的每人年均消費量已達36根,可見臺灣香蕉已然深植日本人的飲食習慣中。

臺中的臺灣香蕉市場。(圖/作者提供)
臺中的臺灣香蕉市場。(圖/作者提供)

想連皮吃下肚,有「文化」的食物:臺灣香蕉

為何臺灣香蕉能如此讓日本人著迷呢?當然,「臺灣香蕉很好吃!」是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對日本人來說,屬於高級水果的香蕉,也象徵著一種「有文化的生活」。

沒錯,香蕉是一種有文化的食品。1929年10月的《實業時代》中,即有文章討論「香蕉如何進入日本人之口?國民生活不可或缺,兼具文化之大眾美食『香蕉』」,而1937年12月的《熱帶園藝》中亦撰文分析討論香蕉的消費傾向,指出其消費偏重於都會區,是因為「文化生活(帶動香蕉消費)使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20至1930年代的雜誌中,為了讓大眾更能徹徹底底地品味香蕉這項有文化的食品,而刊登過各式各樣的食譜。其中,活用香蕉皮的食譜更是大開眼界,令人不禁想問:「咦?連這些地方都吃?」

好吃的香蕉皮別丟掉,不如煮來吃吧。
香蕉皮要是隨手亂丟,會讓踩到的人摔跤,又或是腐敗引來蒼蠅,製造髒亂。但若是把香蕉皮切碎,摻入砂糖跟鹽一起燉煮十到二十分鐘,就能軟化香蕉皮,放涼後十分美味。(出自《婦人與家庭》1920年10月)

食譜由香蕉的笑點談起,源自赤塚不二夫有名的漫畫橋段,然後一本正經地介紹起這道美味食譜:(像是)香蕉皮果醬。

想必吃香蕉皮在當時也不算是普遍的行為,但在《臺灣藝術新報》(1935年9月)中,以「蕉皮果醬」起頭,接著「蕉皮葛粉湯」、「蕉皮佃煮」等等,同樣刊載了各種充分享用香蕉皮的食譜;在《讀賣新聞》(1926年6月5日,早報)中,也介紹了用香蕉皮做寒天凍的方法,不禁令人覺得已經超過「香蕉愛好者」的程度,來到了「香蕉狂」的境界。

或許是受到昭和年代香蕉熱潮感染,我到附近的蔬果店買了香蕉,開始試著動手做蕉皮果醬。我選了一個比較優雅的食譜(《臺灣藝術新報》1935年9月),先把香蕉皮切成細細碎碎的狀態,再讓水稍微淹過料,熬煮至蕉皮軟化。蕉皮軟化後再加以過篩,加入適量的砂糖與食鹽,確實攪拌混合後就完工了。先說結論,明明沒有什麼香蕉香氣,卻又有難以形容的粗糙、生澀口感,實在很難用「好吃」形容。難道是香蕉皮燉煮的時間不夠長?還是說過篩的濾網太粗?或者說是因為我沒用臺灣香蕉?

介紹香蕉的各類食譜(《臺灣藝術新報》,1935年9月)。(圖/作者提供)
介紹香蕉的各類食譜(《臺灣藝術新報》,1935年9月)。(圖/作者提供)

臺灣香蕉在日本的後續以及現在

如今,臺灣香蕉在日本進口香蕉的比率中僅佔0.2%。昭和時代極具代表性的人氣作家獅子文六,剛開始在報紙上連載小說作品《香蕉》時,曾有過下面這段話:「香蕉雖然是日本種不出來的水果,但日本人卻好愛吃香蕉,彷彿沒有香蕉就活不下去。」其實在小笠原群島跟沖繩等地,也一直有香蕉栽培產業,但這部小說問世的年代,所謂香蕉仍是以臺灣香蕉為最。

《香蕉》的主人翁吳天童,是一位在臺灣出生的日本華僑,故事在他兒子龍馬開始從事香蕉進口業後,引發一連串混亂熱鬧的大騷動。身為臺灣華僑的故事主角,龍馬希望能夠透過香蕉貿易來大賺一筆,這方面也是跟二戰後日本社會情勢有所關連。二戰後首次的香蕉進口貿易,傳聞是來自當時駐日美軍需求下由臺灣華僑中介販賣的。因為有駐日美軍的需要下,臺灣產香蕉的進口在1950年又正式開始。

在1963年可以自由進口貿易的13年間,對於日本人來說「沒有香蕉就活不下去」的辛酸,更使得臺灣香蕉以庶民遙不可及的高級品姿態駕臨日本社會。

現在,菲律賓進口貨已成為香蕉的大宗,臺灣香蕉遂成為更高級一點的水果,偶爾在超市看到時,會因為價格而有點猶豫。下次若再看到臺灣香蕉,打算用讓日本人成為香蕉狂的臺灣香蕉,再次挑戰「蕉皮果醬」。

作者/大岡響子(作者為明治學院大學兼任講師、國際基督教大學亞洲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nippon.com》

責任編輯/任婉鵑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