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新聞》1995年,現場直擊台灣總統首度踏上美國國土

1995年6月,《新新聞》記者在康乃爾大學現場,記錄了台灣總統首次踏上美國本土的壯舉。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1995年6月7日,時任台灣總統的李登輝,劃時代地踏上了美國本土。

儘管國內仍有恐中派的雜音,害怕此舉傷害了「兩岸」關係;也有自由派人士因為不想看到李登輝在隔年即將舉行的首度總統直選領先,延續黨國生命,而頗有微詞。

但總的來看,此舉確實讓當時創造了「台灣錢淹腳目」經濟奇蹟,卻失去國際身分的台灣人,因為美國人的「台灣總統」稱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國際定位而欣喜感動不已。

25年後,我們回看李登輝的康大之旅,確實強化了台灣的主體價值,台灣此後不再為中國而存在,不是中華民族最後的拼圖,也不是反攻解救中國的跳板。即使是主張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統派,計算利益的基礎也是基於台灣本身(他們覺得不屈服會被中國消滅),而非認為為了中國可以任意犧牲台灣。(新新聞編輯部)

總統李登輝在前往康乃爾大學(康大)訪問前後曾多次強調,訪美一事是他的一小步,卻是整個中華民國的一大步。

然而,由李登輝以「元首」之姿前去康大可以看出,這一趟美國之行,絕對成就的是個人,對他自己來說,毫無疑問足足跨出了一大步。

李登輝的政治氣息,散發在「歐林講座」的現場及周圍。李登輝在外交上所做的突破再突破,屢次讓國人跌破眼鏡。很多人可能會問,別人不能,為什麼只有李登輝能。

李登輝在美國六天,總是見他的大嘴笑得合不攏。剛踏進康大,他在帳蓬下致歡迎辭;當他說著經過二十七個年頭,翻山越嶺終於完成“Homecoming”,激動的語調,令人擔心他是不是要哭了。

從屈辱到被當成一位總統歡迎

在歐林講座開始前,校長羅茲(Frank Rhodes)介紹他出場,面對現場四、五千人,李登輝緊抿著雙唇,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是李登輝強忍內心激動時的「一號表情」。

經過多次的外交試煉,李登輝猶如一支靈敏的「溫度計」。在他進行「跨洲之旅」走訪邦交國的時候,機場有龐大的樂儀隊歡迎,以及紅毯、擁抱和二十一響禮炮相迎,這時候走出去的李登輝像個元首;然而,大多時候他咬著牙關、受著屈辱。

最難堪的時候,他與曾文惠只能坐在飛機上,走不出夏威夷的空軍基地;中東之行,他只能與隨員悶在旅館裡吃晚餐,見不到到訪國的領袖。

李登輝在康乃爾大學演說,激勵了許多當時的台灣人。(新新聞資料照)
李登輝在康乃爾大學演說,激勵了許多當時的台灣人。(新新聞資料照)

但這一次,美國不僅給他絕佳的安全護衛,由洛杉磯到雪城機場有直升機全程保護,我們還看到美國這個民主國家給了他該有的排場;而透過特有的設計,有三十五位參眾議員接受我駐美代表處的邀請,隔著螢幕向李登輝表達了肯定之意。最重要的還包括李登輝所說的,美國政府為他開了方便之門──U.S open. Open to Lee Den-Hui。

此外,國際知名的《時代》(Time)雜誌,連績三期報導他,他是絕佳的封面人物。

李登輝突破美國行關卡,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個高峰,可是李登輝訪美的代表意義,對難解「中國問題」的美國人來說,始終是個謎。首先,他們不知道手持「八瓣旗」、「五星旗」、「中華民國國旗」這些中國人之間,彼此在玩什麼把戲;他們也不明白頭上戴著「民主帽」的李登輝,為什麼不能訪美。這種疑惑不管是民間或是政府高層人士,甚或同行採訪的美籍記者,都難理解。

這個疑惑讓柯林頓(Bill Clinton)的決策搖搖擺擺,最後終至放行。所以在這個前提下,美國人根本不會想到要不要給李登輝掌聲這個問題,就連康大攘臂歡迎李登輝,也是因為康大出了一位總統而與有榮焉。因此李登輝美國行的成就感,應該建立在二一○○萬的台灣人民身上,他期待國人的掌聲。

在國際間與台灣同胞心中找定位

李登輝當總統已經當了七年多了,而七十二歲的他也開始在國際間與台灣同胞的心中找定位。這一次於歐林講座中,他在「傾聽人民的聲音」、「台灣經驗」、「主權在民」、「期待扮演積極的角色」以及「長在我心」等段落,都清楚提到他要以二一○○萬人民的意志為依歸。

李登輝對這一次的「美國成就」滿意至極,幾乎到看什麼都滿意的地步。他不像以前那麼在意於國際間是否唱著低調,所以他主動指示取消開一場動見觀瞻的中外記者會,或到康大的老球場打一場敘舊球。他為自己的表現,要高於八十五分以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