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一篇極右派投書如何讓《紐約時報》爆發內戰、總主筆黯然下台

2020-06-09 06:10

? 人氣

2020年6月7日,美國《紐約時報》總主筆班奈特(James Bennet)辭職(AP)

2020年6月7日,美國《紐約時報》總主筆班奈特(James Bennet)辭職(AP)

民主國家主流媒體的評論園地應該要百花齊放,不受自身意識型態侷限,呈現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議題的多元觀點。因此「讀者投書」不可或缺,「園丁」(主筆)的查核與把關非常重要。雖說投書應由作者「文責自負」,但其內容與立場如果引發爭議,媒體很難切割撇清,甚至有可能賠上形象與名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紐約時報》7日宣布,總主筆班奈特(James Bennet)辭職,遺缺由副總主筆金斯貝瑞(Kathleen Kingsbury)接替;副總主筆陶詹姆(James Dao,音)調職編輯部。班奈特現年54歲,1991年進入紐時,2006年接下《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總編輯,2016年5月回紐時,出事之前被視為現任總編輯巴凱(Dean Baquet)的接班人選之一。

順帶一提,班奈特的哥哥麥克.班奈特(Michael Bennet)是現任科羅拉多州聯邦參議員,一度投入今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人才雖佳,可惜人氣不足。

關鍵人物:「友台抗中」極右派參議員柯頓

資歷如此紮實的天下第一大報總主筆,班奈特到底出了什麼事?這要問另一位聯邦參議員:阿肯色州共和黨籍的柯頓(Tom Cotton)。柯頓雖然年僅43歲,參議員資歷也才5年,然而台灣政界對他並不陌生,他不但曾在2015年8月、2016年6月兩度來訪,而且是美國鷹派「友台抗中」外交政策的急先鋒。

美國阿肯色州聯邦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AP)
美國阿肯色州聯邦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AP)

除了是外交與軍事領域的鷹派,柯頓在美國內政與社會議題領域是個不折不扣的極右派:種族歧視問題不值一提、擁槍權神聖不可侵犯、歐巴馬健保(Obamacare)必須廢除、非法移民要掃地出門、女性墮胎權能剝奪則剝奪……

5月25日,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黑人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白人警察殘酷虐殺,再次揭開美國社會種族歧視、警察暴力的巨大傷口,在各大城市掀起大規模的示威抗議,大部分和平進行,但暴動也時有所聞。曾經從軍5年,上過伊拉克與阿富汗戰場的柯頓,對這場「動亂」的立場不難想見。

2020年6月1日,美國社會動亂期間,川普總統拿著聖經耀武揚威(AP)
2020年6月1日,美國社會動亂期間,川普總統拿著聖經耀武揚威(AP)

從天安門廣場到拉法葉廣場

6月1日傍晚,川普總統在華府要員簇擁之下,從白宮步行前往聖約翰聖公會教堂(St. John's Episcopal Church),擺出強人姿態拍照留念,再度揚言派遣軍隊鎮壓各地示威,而且牛刀小試一番:川普這趟拍照之旅要路過的拉法葉廣場(Lafayette Square),當時有民眾進行和平示威抗議,因此白宮出動警察以警棍、催淚瓦斯、橡膠子彈、胡椒彈清場,為總統大人開道,好不威風。於是,拉法葉廣場成了穿越時空、具體而微的另一座廣場──天安門廣場。

曾被形容為「比川普更川普」的柯頓,自然不肯放過表態機會,寫了一篇評論〈出動軍隊〉(Send In the Troops),直接投給川普最痛恨的「人民公敵」、「假新聞媒體」、自由派大本營──《紐約時報》,頗有侵門踏戶的味道。

顧名思義,柯頓此文強烈主張派遣軍隊上街鎮壓示威的美國人民(暴民、罪犯、激進分子、無政府主義者),批評軟弱的地方政府首長(民主黨人)應對無方,完全不提這場「動亂」的深層社會脈絡、迫切改革需求,並呼應川普的指控:示威運動已遭到「反法西斯運動」(Antifa)等激進左派」滲透。有意思的是,川普與柯頓之流痛批「反法西斯運動」,等於間接承認自己是法西斯主義的同路人。

6月3日,紐時刊出〈出動軍隊〉,群情譁然,批判排山倒海而來,而且最可觀的聲浪竟然是來自紐時自家員工,一位又一位記者、編輯上推特(Twitter)痛批自家評論部門疏於查核與把關,竟然在紐時的金字招牌之下刊出這樣一篇文章:搧動仇恨、事實錯謬、代表掌權者、鼓吹國家暴力、威脅美國人民、讓紐時自家第一線黑人記者置身軍警暴力險境。

「我對我們刊出這篇文章深感可恥」

紐時前駐北京記者秦穎(Amy Qin)的反應頗具代表性:「6月4日是中國天安門事件31周年,一早醒來看到這樣的標題,既超現實又令人驚恐。」今年剛為紐時摘下一座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的漢娜─瓊斯(Nikole Hannah-Jones)更直斥東家:「身為黑人女性,身為記者,身為美國人,我對我們刊出這篇文章深感可恥。」

這大概是紐時繼2016年總統大選誤判選情之後,最嚴重的一場「危機」,引發內部爭論與調查。6月4日,班奈特親自執筆寫了一篇〈我們為什麼刊出柯頓的投書〉解釋決策過程,強調對於重大議題必須給予辯論的空間,讓公眾聆聽與回應,儘管這麼做可能會讓一些危險的論調披上「正當性」的外衣。

評論部門與新聞部門的內戰

危機也驚動了紐時發行人沙茲伯格(A.G. Sulzberger),他在4日早晨發電郵給員工時還力挺評論部門,認為紐時必須「對一系列的觀點保持開放空間」。但爭議並未平息,評論部門與新聞部門繼續角力,甚至被形容為「內戰」,柯頓的文章實在問題太多,讓前者難以辯解,後者佔了上風。

4日稍晚,紐時轉向定調,發言人出面表示柯頓的文章「並不符合我們的標準」,刊行的編輯決策過程匆促草率。評論部門也亡羊補牢,在柯頓原文前面加上320餘字的「編按」(Editors' Note),列舉其事實與觀點的謬誤,讓柯頓大感不滿。

但事態發展至此,班奈特已難久居其位。後續調查顯示,評論部門刊出柯頓此文之前,經手的人是主筆魯本斯坦(Adam Rubenstein)與副總主筆陶詹姆,班奈特並未看過。儘管班奈特為此道歉,但最後一根稻草已然落下。7日,沙茲伯格發出第二封電郵,承認言論部門運作出現重大問題,解決之道無它:打掉重練。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