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巧克力 產業靠童工支撐

2014-02-15 07:44

? 人氣

巧克力的甜美滋味,許多可可農一輩子沒嘗過。(取自網路)

巧克力的甜美滋味,許多可可農一輩子沒嘗過。(取自網路)

今天是情人節,收到巧克力了嗎?沒有也別難過,因為那些甜滋滋的巧克力,有很大機會是出自奴役童工的血汗農場或工廠,精緻巧克力甜點的背後,其實包含了無良企業的殘酷,或者不吃也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製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每年收成2次,產量最大的地區是非洲象牙海岸,靠近赤道的西非國家,窮困偏鄉家家戶戶種植的可可樹,每年供應全球超過1/3的可可豆需求,採收時期農家忙著剖開比橄欖球略小的熟黃豆莢,剝出顆顆可可豆,盡力滿足巧克力愛好者無止境的渴求,卻可惜無法以此脫離世代沿襲的貧窮,連維持基本生活所需都困難。

80萬童工撐起來的可可豆經濟學

從可可豆到巧克力棒等終端零售產品,整個產業鏈全球年產值高達1100億美元,處於產業鏈最底層的種植者,雖然無可取代,但扣除多層次中間商、加工業、出口業者的利潤,獲利極為稀薄,僅能分得產品最終售價的6%。

因次,象牙海岸國內350萬可可豆相關從業人員,平均每人GDP(GDP per capita)不到1000美元,且諸多技術低、勞力密集的環節,其實世世代代是大量童工的奴役成果,因為,便宜童工才能舒緩最上游產業的收入困境,殘酷現實早已成為當地系統文化,目前產業普遍雇用童工,數目估計高達80萬。

11歲從早逝父親手中繼承2公頃可可園的吉恩(Jean),就是其中一例。他努力工作7年下來,什麼都沒攢到,逐年調漲豆子價格不敵通貨膨脹。他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承認:「日子很苦,我很勇敢但實在需要幫忙。」家庭果園根本入不敷出。

越幫越窮?跨國食品廠的援助策略

獨占產業7成利潤的食品加工廠,在商言商,在意的僅止原料穩定性。在86個國家擁有486個巧克力製造廠的龍頭企業雀巢(Nestlé),在象牙海岸擁有很多農村的效忠,集團「大方」資助23所學校,但是對於終止童工、推廣教育等等偏鄉振興方式,寧可置身事外。

集團全球營運長羅培茲(José Lopez)受訪時表示:「為了幫助種植可可的農村提高生活水準,公司要成為這個持續壯大產業的永續供應商。」打算4年內在象牙海岸多重1200株可可樹,好在10年達到1.2億美元的業務成長目標。

長期關注歐洲可可豆公平交易的荷蘭社運人士范登(Antonie Fountain)認為:「企業講的永續發展,其實是永遠買得到可可豆。」農夫遭遇的病蟲害、貸款、價格與貧困問題,根本不在企業考慮範圍。

象國政府2012年起強行推動最低薪資策略,換算每公斤增加1.5美元成本,雖然不多,至少可能脫貧。不過,跨國企業自我為中心的採購策略,逼得越來越多的可可農鏟掉可可樹,改種獲利更好的橡膠樹,西非可可豆產能逐年下滑。

畢竟對於這些依賴可可豆維生的貧農來說,他們農作辛苦一輩子,讓那些從未造訪當地的食品商,製造他們一輩子沒看過也吃不起的巧克力棒,如果無法維生,又有什麼意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