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核倒數 連能源轉型模範生德國也頭痛的難題 台灣準備好了嗎?

2017-05-31 08:40

? 人氣

德國的能源轉型經驗雖已成為全球模範,但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目前也仍面臨三大挑戰。(顏麟宇攝)

德國的能源轉型經驗雖已成為全球模範,但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目前也仍面臨三大挑戰。(顏麟宇攝)

距離核電全面退場還有5年,德國如今仍面臨三大挑戰;而第1年踏上廢核之路的台灣,除了有難題要解,同時卻也有著鄰國都還沒有的優勢…。

尹俞歡/柏林報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擔任G20輪值國的德國,今年3月選在自家首都柏林召開能源轉型論壇(Berlin Energy Transition Dialogue),吸引全球超過30個國家派出官方或半官方機構代表與會,分享自家的再生能源優勢與困境。

而德國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現任副總理西格瑪爾.賈布里歐(Sigmar Gabriel)致辭時就指出:「能源政策已經是德國的外交政策之一。」當德國的能源轉型經驗成為全球模範,再生能源所帶動的產業轉型、典範轉移、能源自主、甚至是能源民主化等,都讓各國爭相效法。

德國離岸風電專題。德國副總理西格瑪爾.賈布里歐(Sigmar Gabriel)2017年3月於能源轉型論壇(Berlin Energy Transition Dialogue)致辭。(顏麟宇攝)
德國今年3月在首都柏林召開能源轉型論壇,現任副總理西格瑪爾.賈布里歐致辭時表示:「能源政策已經是德國的外交政策之一。」(顏麟宇攝)

然而實際走訪德國,可以發現業者及再生能源支持者仍對德國的再生能源政策頗有微辭,直言政治人物未能更有決心宣誓要用再生能源取代核電及燃煤電廠、制度更動過於頻繁、硬體建設不足等,都阻礙德國再生能源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德國挑戰1》踩到煤碳命脈 反對再生能源聲浪再起

德國從2000年代開始反核,至今廢核已成定局、只待核電完全退場,再生能源發電也已可填補廢核缺口。如今德國的下一步,是持續擴大再生能源佔比,逐步讓燃煤電廠也退場,以回應巴黎氣候協議對溫室氣體減量的要求。然而,由於德國本身就是產煤大國,燃煤電廠關門不僅影響大型火力發電公司收益,更直接衝擊煤礦工人生計。也因此,去年德國再生能源發電又創新高的同時,國內也再次面臨一番有關再生能源的激辯。

20170521-德國離岸風電專題。2016德國各類能源使用佔比。-1
 

「他們意識到這次真的是結束、再生能源才是未來,所以要進行最後的奮鬥,」選區位在產煤大邦北萊茵-西發利亞(North Rhine-Westphalia)的德國綠黨國會議員霍恩(Bärbel Höhn)表示,如果真的廢止燃煤電廠,預估邦內1.5萬名煤礦工人都要失業,當地工會也因此揚言將大規模抗議再生能源。而邦內的政治人物為了迎戰下半年的大選,不僅不敢坦承廢煤趨勢,甚至還支持工會的抗議行動,讓再生能源面臨尷尬處境。

20170521-德國離岸風電專題。德國再生能源佔比。-2
 

「但選後我們終究還是要告訴民眾廢煤真相,」霍恩強調,越早承認煤電會被淘汰的事實,才能讓一般人有更多準備時間,不同的意見團體也有更多討論機會。至於勞工、政客最擔心的工作機會,霍恩也說,撇開已經要退休的煤礦工人,政府應該盡早輔導年輕一輩的工人找到新的一技之長;同時也要推動地區產業轉型,讓再生能源在原本產煤的地區創造新的工作機會,才能把廢煤的社會衝擊降到最低。

20170306-德國綠能專題,專訪德國綠黨的國會議員 Ms.Bärbel Höhn 霍恩女士。(顏麟宇攝)
對於能源轉型的爭議,德國綠黨國會議員霍恩指出,越早承認煤電會被淘汰的事實,才能讓一般人有更多準備時間,不同的意見團體也有更多討論機會。(顏麟宇攝)

德國挑戰2》再生能源躉購改競標 衝擊業者營運

另一項德國再生能源的挑戰,則是沿用16年的躉購制(FIT)突然退場、改為競標制。原先的躉購制,是政府用優於一般電價的保證價格、收購業者用再生能源設備所發的電,讓再生能源能免於與成本逐年攤提的火力及核電廠競爭。然而,政府收購再生能源所需的費用全都轉嫁在電價上,100元的電費中有28元是再生能源附加費,讓付費的電力使用者很有意見。此外,再生能源業者受政府鼓勵大量進入市場,使綠電產量大增,連帶擠壓火力電廠生存空間,也讓不少電力公司跳腳。

德國聯邦環境局(Umweltbundesamt,UBA)再生能源部門主管卡拉.默瑪(Carla Vollmer)指出,2013年太陽能成本快速下降,但躉購制度卻沒有跟進調降收購價,讓德國國內對於太陽能電廠是否賺進大筆利潤一事展開激辯。「當再生能源的費用是由電力使用者支付、而不是政府預算時,誰付多少、價格多高就變得很重要,」默瑪指出,民間的各種檢討聲浪,促使政府在2014年大選後修改再生能源法案,除了降低再生能源設置目標,也要求綠電生產者必須先自己到市場上找買家,政府只補助市價和躉購價間的價差。

20170307-德國綠能專題,德國環境部(UBA)Carla Vollmer專訪。(顏麟宇攝)
德國聯邦環境局再生能源部門主管卡拉.默瑪指出,「當再生能源的費用是由電力使用者支付、而不是政府預算時,誰付多少、價格多高就變得很重要。」(顏麟宇攝)

儘管再生能源成本逐年下降,保證收購制全面退場,仍對業者造成一定衝擊。好比4月德國首座離岸風場競標結果出爐,雖然證明離岸風電已可在毫無補貼的狀況下與其他火力電廠競爭,但業界仍對這樣的趨勢保持觀望。離岸風電產業聯盟wab常務董事安德烈.威布拉克(Andreas Wellbrock)即直言,競標制讓開發商以擴大規模、降低成本為第一要務,未來可能會導致資本額較低的中小企業無法承擔風險而退出,最後只剩大公司留下。

德國挑戰3》電網建設跟不上 再生能源運送傷腦筋

2000年開始的躉購制度,讓德國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大增。然而,產電者眾,負責把電力送到使用者手上的電網卻遲遲未到位。德國離岸風電開發商wpd董事總經理歐貝合信(Achim Berger Olsen)即指出,過去不少離岸風場建太快、電網建設跟不上,導致不少風場建好了、卻延遲1年以上才開始發電。

20170317-德國綠能專題,德國不萊梅Bremen,參觀Raiffeisenbank社區風場,現場風機皆為ENERCON機組。(顏麟宇攝)
德國電網的建設跟不上再生能源發展的腳步,未來北電南送恐成問題。圖為德國不萊梅的陸域風機。(顏麟宇攝)

如今連接海上風機與陸地的電網雖然陸續跟上,但電力送上岸後又要面對新的問題。德國境內的電力大戶如工業主要集中南部,但再生能源如風力、太陽能多集中北部,隨著位在德南的核電及火力電廠將逐步退役,2022年後電力勢必要由北往南輸送,但相關的基礎建設不僅花錢、更花時間。德國政府去年公布的電網建設計畫中,就估計全國未來10年至少還要花費92億歐元改善、升級電網,以因應北電南送及大量再生能源的需求。

此外,由於電網建設涉及徵地及興建避鄰設施等問題,民眾的接受度也將成為另一項不確定因素。

台灣挑戰1》基礎建設落後 有電無法用

事實上,不止是德國,台灣目前電網相關的基礎建設同樣不足。以離岸風電來說,風場多聚集於彰化外海,為了避免過度干擾當地居民及生態,台電規劃所有銜接海上風機與陸地的電纜只能從彰濱工業區及二林上岸,但兩地可容納的裝置容量最高只有4.6GW。面對彰化外海風場預估總裝置容量超過7GW,屆時若未能擴大併網容量,則可能又會步上德國後塵、空有風機卻無法發電。更甚者,台電預估兩處併接點的相關變電站工程最快要到2024年才能完工,意即在那之前完工的風場,就算能產電、也無法被使用。

台灣挑戰2》公民參與意識低 公共討論不足

另一項台灣未來仍需面對的挑戰,則是尚在起步中的公民參與和在地溝通機制。研究德國能源轉型多年的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書彬指出,台灣雖然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但一般人認識不深、也較少參與公共討論,導致離岸風電在推動過程中仍會發生補償爭議。她建議,政府應該帶頭用制度鼓勵公民參與,好比在德國電網建設計畫中,位在電網路線上的巴伐利亞邦,就在法律裡明訂電網建設的溝通程序,若計畫無法在5年內取得一定的同意比例,就不能繼續推進。

制度帶頭之外,與民眾溝通的方式也要創新。劉書彬指出,在電網建設議題中,德國當地公民團體就捨棄像以往如開會形式的單向溝通,而是直接進駐電網沿線的小鎮,在鎮上的公共場所長期設下攤位及看板,任何人有想法,都能來溝通。當整個社區對電網議題累積一定程度的了解後,公民團體再召開大型會議,彙整民眾對電網的想法。

德國離岸風電專題。德國柏林街景。(顏麟宇攝)
再生能源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公共討論,只有當一般人對相關議題累積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持續推進。圖為德國柏林街景。(顏麟宇攝)

台灣機會》自然條件佳加上政策支持 外商紛搶進

儘管尚有不足,外商仍紛紛認可台灣的再生能源商機。對外商而言,台灣外海風場佳,海底地形平緩,且又是率先廢核的亞洲國家,在歐洲市場日漸飽和後,無疑是下一個發展藍海。1年多來,包含全球離岸風電市佔率第一的開發商丹能風力(Dong Energy)、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等在內的多家外商,也都已陸續在台灣成立首間亞洲辦公室。

此外,全球離岸風機市佔率近7成的德國西門子,也正密切關注台灣離岸風電市場動態,評估是否要在台設置風機製造工廠。

《風傳媒》此次獨家透過電話訪問辦公室位在丹麥的西門子(Siemens)風力部門離岸執行長麥克.漢尼拔(Michael Hannibal),言談間,不僅可聽出漢尼拔相當熟悉台灣離岸風電的各項開發期程及現況,更透露自己過去2年已造訪台灣3次,拜會政府、開發商和中鋼,了解市場發展狀況。「我們的確有和你們的政府討論是否可以在台灣設風機製造工廠,」漢尼拔坦言,但他也隨及補充:「但重點是要看市場發展的狀況,基本上是市場決定我們可以做什麼(it’s the market basically driving what you can do)。」

德國離岸風電專題。西門子(Siemens)風力部門離岸執行長麥克.漢尼拔(Michael Hannibal)。(西門子提供)
西門子風力部門離岸執行長麥克.漢尼拔過去2年已造訪台灣3次,但對於是否要在台灣設風機製造工廠,漢尼拔表示,「重點是要看市場發展的狀況,基本上是市場決定我們可以做什麼。」(西門子提供)

究竟什麼樣的市場狀態會給像西門子這樣的歐洲大廠一個信號、設下能提供千個工作機會的風機工廠?「長期的可預測性,」漢尼拔指出,之所以會在去年選在德國庫克斯哈芬港(Cuxhaven)設工廠,就是因為看到德國政府訂出2020、甚至到2030的離岸風電發展路徑。而當一地的市場具有可預期的量能及成長,選在該地設廠就能降低成本、且更有效的生產。

更多內容請看「德國廢核之路-如何向海借電?」專題報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