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反中」不是台灣的最高指導原則

2020-06-10 05:30

? 人氣

從陸委會近期發佈的民調可以發現,台灣人傾向獨立的比例有所增高,但「反中」只能是一種政治取態,而難以成為「守護台灣民主自由」的方式,更不可能成為台灣人的最高指導原則。(資料照,蔡親傑攝)

從陸委會近期發佈的民調可以發現,台灣人傾向獨立的比例有所增高,但「反中」只能是一種政治取態,而難以成為「守護台灣民主自由」的方式,更不可能成為台灣人的最高指導原則。(資料照,蔡親傑攝)

去年,由蔡政府主力推動、被簡稱為「中共代理人法」的《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最終在民進黨的「多方考量」下無疾而終,改由《反滲透法》取而代之。但不論「中共代理人法」通不與否,「中共同路人」一詞依然會活躍在台灣的各個角落,不時奉贈給需要打擊的對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託《反滲透法》草案的福,《營業秘密法》修法趕在立院第9屆最後一次院會完成三讀。(柯承惠攝)
《反滲透法》通過。(資料照,柯承惠攝)

從賴清德的「親中愛台」及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被視為「舔共」,到近期台北市議員邱威傑及YouTuber「Cheap」,也分別因為預測罷韓不會成功、以及稱讚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質詢認真,被厲聲抨擊為「中共同路人」。隨著本土意識高漲的「台派」掌握網路話語權,「中共同路人」的認定標準也變得越發嚴格,連時代力量前黨主席黃國昌如此「旗幟鮮明」的政治人物,都逃不過這頂「紅帽」。

「某某某是中共同路人」,近年來這種說法在台灣屢見不鮮,被如此指稱的一方輕則反駁澄清,重責揚言提告。從邱威傑暴跳如雷的反駁「還在講我中共同路人」便能得知,不分黨派立場,沒有人願意被貼上如此沉重的標籤。追根究柢,這當然跟近年來政治人物所掀起的「反中」情緒有極大關聯,再加上香港反修例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等事件的催化,「反中」更成為台灣社會的最高指導原則,無人敢在此時與之對撞。

新冠肺炎病毒起源眾說紛紜,各方將矛頭指向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美聯社)
新冠肺炎病毒起源眾說紛紜,各方將矛頭指向中國武漢。(資料照,美聯社)

「反中」背後的邏輯根源

然而,「反中」成為主流意識的背後,蘊含什麼概念,卻值得民眾細細深究。對許多人而言,「反中」的道理極其簡單,無疑是為了「保台」、抵禦大陸併吞台灣。若進一步詢問為何排斥兩岸統一?答案也會相當一致:「因為台灣奉行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價值與體制,與對岸並不相同。」

顯然台灣人「反中」並不只是反中國大陸,更多的是反威權專制、反言論控管、重視人權法治等價值理念,並認為對岸與此些「普世價值」背道而馳,不願與之為伍;或者認為兩岸統一後,大陸必然會對台灣當前信奉的價值體系有所侵蝕,這也是為何「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論調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佔中時懸掛的布條,其中一幅「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在太陽花運動時就開始流傳。(BBC中文網)
佔中時懸掛的布條,其中一幅「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在太陽花運動時就開始流傳。(資料照,BBC中文網)

先不談台灣與香港情況本就有所不同,對大陸而言,「消滅台灣民主自由」也並非兩岸統一的目的,但假設這一切憂慮都是真實的,在綜合國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要如何才能有效的「抗中保台」?不斷強調對「普世價值」的追求,藉此加強與對岸思想體制的差異,恐怕是台灣人所剩無幾的方法。

沒有人會否認「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重要性,但當台灣人將這八字箴言如真理般不斷歌頌,同時又把「反中」視為至高無上的行為準則時,反而顯現出其中的矛盾與虛偽,且自證了台灣人對於「普世價值」,並沒有比對岸更高的堅持與追求。

「反中」與「普世價值」背道而馳

當「反中」被奉為圭臬,民眾一方面容許對中國大陸無止盡的抹黑潑糞,甚或宣稱假新聞也是一種「言論自由」的展現;另一方面卻又允許政府以「保衛台灣」之名對言論進行審查,並將所有對中國大陸友好的資訊視為「統戰」而群起攻之,甚或被以「侵害國家之虞」慘遭下架,儘管那些可能更接近真實。台灣人引以為傲、長期嘲諷對岸所缺乏的「言論自由」,變質成了「閉嘴,我們在談言論自由」。

當「反中」被奉為圭臬,民眾接受不了不同的政治立場與主張,因此充斥著浪漫主義的色彩「台灣獨立」,會是被歌頌與讚揚的進步符號,而擁有最大的生存空間,儘管多數人都心知肚明其難以成真。但更偏向《中華民國憲法》的統派,卻動輒被視為「賣國賊」而不見容於台灣社會,許多「親中」的台灣藝人更是頻繁受到網友的出征撻伐。蔡英文2016年就職時曾說的:「我當總統的一天,沒有人需要為他的認同而道歉」,恐怕少了一句她的競辦發言人林靜儀說的話:「但主張統一是叛國。」

當「反中」被奉為圭臬,台灣人最痛恨的那段「威權體制」隨時可以復辟、法治也能隨之拋棄。因此台灣人一邊痛罵中共強行訂定「港版國安法」是要壓迫港人、摧毀一國兩制,並要求落實轉型正義,清算國民黨戒嚴時期的種種作為;另一邊卻又對蔡政府所推出的「國安五法」振臂疾呼,儘管其法條內容含糊其詞、定義不明,容易引人入罪,所有「港版國安法」面臨的質疑,「國安五法」無一缺席,台灣人依舊能稱其為「最強護國法案」而感到振奮不已。

中國人大5月28日下午通過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港版國安法。(美聯社)
中國人大5月28日下午通過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港版國安法。(資料照,美聯社)

而台灣人平時對西藏、新疆、香港等地的人權問題無比關注,並不時引述各種關於官方「殘虐暴行」的新聞,似乎對大陸民眾的人權頗為重視。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網上則是充斥著各種「大陸人是不是死光比較好?」的刻薄言論,如此「重視人權」的台灣人,此刻卻又不在乎大陸民眾的死活,而急欲返台躲避疫情的台商,也在「舔共商人」的罵名下被民眾排拒在外。顯然在「反中」大旗面前,人權也要退上幾步。

「反中」不是民主自由的護身符

為了「反中」,歧視言行可以容忍、對言論和政治認同可以限制、人權可以剝奪、法治可以由當權者詮釋,所有理念價值都必須臣服於其下。「反中」的旗幟立得越高、口號喊得越響,台灣跟自身強調的價值理念就必然越離越遠、與台灣人所唾棄排斥的中國大陸越離越近。或者更殘酷的現實是,台灣人從未如自己想像的那般堅定地信仰著「普世價值」,所謂的「民主自由、人權法治」,不過是為「反中」擦脂抹粉的妝容。

許多人誤以為高聲吶喊「反中」,就代表了對民主自由的追求、對價值理念的宣示,但「反中」本身並非任何價值理念的代名詞,尤其當「反中」高過一切時,只會與台灣人引以為傲的「普世價值」有所扞格。失去了那些核心價值,民主自由不過就是兩年一次的投票、不需要翻牆的上網、以及對政治人物盡情的嬉笑怒罵。

有些人會反駁,「反中」的目的不僅是因為價值差異,同時也包含了族群差異,因為「台灣人是台灣人、中國人是中國人」,就算中國大陸有朝一日民主化,台灣一樣不願與其統一。會如此聲稱的人或許真不在少數,但越是如此論述,反而越證明台灣人所高喊的「民主自由」不過是為「民族主義」所用的虛假工具,與台灣人成天嘲諷對岸的「愛國主義」,其實並無二致。

從陸委會近期發佈的民調可以發現,台灣人傾向維持現狀後逐漸走向獨立、以及希望儘快獨立比例確實有所增高,這顯然也與「反中」的社會氛圍有極大關聯。台灣人擔心兩岸若統一,民主自由的體制也會隨之喪失,這種憂慮當然有其根源,也並非沒有道理。但「反中」只能是一種政治取態,而難以成為「守護台灣民主自由」的方式,更不可能成為台灣人的最高指導原則,因為一個「逢中必反」的台灣,只是徒留一具民主自由的外殼,而失去台灣為何要拒絕統一的核心價值。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55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