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四天安門事件」到護國「小粉紅」:當代中國青年還會繼續順應北京嗎?

2020-06-04 11:39

? 人氣

1989年六四天安門慘案。(圖/美聯社)

1989年六四天安門慘案。(圖/美聯社)

1989年4月27日,33歲的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郭於華與同學們在北京的街頭走了差不多整整一天,直到自己腳上的舊傷復發。但是,她依然覺得很振奮,充滿了希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振奮,覺得有希望。覺得哪怕是一個人,哪怕學生的力量很弱,但是也覺得我們盡力了,在儘自己的力量。」 六四31週年後,在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擔任教授的郭於華回顧當年的自己,這樣告訴美國之音。

郭於華說:“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振奮,覺得有希望。”

郭於華參加的就是後來被稱為「4.27」大遊行的行動。此前一天,1989年4月26日,中國官方的《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將學生們4月17日以來的抗議活動定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

1989年4月27日來自各行各業的數百萬學生和平民參加了遊行。

1989年4月27日來自各行各業的數百萬學生和平民參加了遊行。

曾經在北京大學學生自治聯合會擔任常委的周鋒鎖31年後回憶起1989年5月17日在天安門廣場的21歲的自己時,說的最多的也是「振奮和希望」。

5月17日,是天安門抗議活動的高潮日。那一天,大量外地大學學生進入北京和北京各界人士一起,舉行百萬人大遊行,支持在廣場上絕食抗議的學生,其中包括黨內人士,甚至還有穿制服的警察。

他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安門廣場那麼多人,非常興奮,充滿希望,有很多的聲音發出來那種自由的滋味。……在天安門廣場你就感覺,哇,這麼多人,跟你有同樣的夢想,而且敢於在青天白日之下說出來。那種激動是非常令人難忘的。…… 非常激動,充滿希望的。」

(1) 「六四」學生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代人?

美國著名記者和作家孟捷慕(James Mann)曾在經1980年代中後期擔任《洛杉磯時報》北京分社社長。1989年6月4日當晚,在中共當局出動軍隊鎮壓天安門廣場及周圍地區抗議腐敗和要求民主的學生和市民的時候,他正在長安街的寓所裡趕寫有關抗議的稿件。

美國著名記者和作家孟捷慕1984年剛剛抵達北京

美國著名記者和作家孟捷慕1984年剛剛抵達北京

充滿希望,銳意改革

孟捷慕告訴美國之音,1989年的中國與現在的中國完全不同,無論從政府層面還是學生來說,那是一個充滿希望和銳意改革的年代。

他說:「中國剛剛走出文化大革命。而且,他們也得到了高層領導的鼓勵,以適應新的變化。雖然這(變化)非常模糊,但是,人們認為中國在變,中國應該變。其中的一個改變途徑就是對外開放。這意味著對西方開放,同時也意味著很多其他的東西。變革就是他們的想法,雖然沒有人知道應該走多遠。」

孟捷慕說:“中國剛剛走出文化大革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