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四天安門事件」到護國「小粉紅」:當代中國青年還會繼續順應北京嗎?

2020-06-04 11:39

? 人氣

他強調說,這些權力限制談不上是真正擁抱西方的民主和自由。他說,「六四」時期,被視為中共黨內改革派的重要人物胡耀邦和趙紫陽也從來沒有從民主選舉的意義上來談論民主。胡耀邦1987年1月,因被中共保守派認為支持「資產階級自由化」被被迫辭職。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4月17日,學生們對胡耀邦的悼念和示威活動被視為是天安門民主運動的開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孟捷慕說, 「六四」首先是反貪腐、反裙帶關係,反共產黨當時的所作所為。學生,特別是普通民眾,當時對自由和民主的要求是模糊的。天安門廣場的「民主女神」雕像也是在抗議的後期才豎立起來的。

美記者孟捷慕:六四後美朝野誤判中共生命力

雖然如此,對當年的周鋒鎖來說,高高矗立在天安門廣場的「民主女神」雕像與毛澤東畫像的對比讓自己至今難以忘懷。他告訴美國之音, 他是1989年5月31日,雕像被豎立起來的第二天看到這個畫面的。他說:「剛剛下過雨,天空被洗刷的很藍很藍。學生們連夜架起的民主女神像在湛藍的天空的襯托下顯得那麼的潔白。她驕傲地聳立著,正對著天安門上的毛澤東畫像。」

1989年5月30日檔案照片: 天安門廣場上中央美術學院的“民主女神”的雕像

1989年5月30日檔案照片: 天安門廣場上中央美術學院的「民主女神」的雕像

31年後,回想自己和同伴們當年為自由和民主所做的努力,週封鎖無限感慨地告訴美國之音,自由理想與專制的對峙到今天還在中國繼續。

(2) 六四後,中國青年對政治「無感」、「冷漠」、甚至「恐懼」

1989年6月4日那場屠殺中的坦克,碾壓了示威的學生和民眾,也碾碎了中國有限的政治改革。從那以後,民主、群眾示威以及政治體制改革成了中共眼中不可跨越的紅線。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致力於發展經濟,以維持自己統治的合法性。

「愛國主義」洗腦教育

「六四」之後,除了對參加天安門廣場民主運動的學生進行最後的「追剿」之外,(周鋒鎖就是當年二十一名被通緝的學生領袖之一,排名第五),中國共產黨也立即著手對學生們,特別是此後入校的學生們進行所謂的「愛國主義教育」。

1989年6月一男子站在天安門廣場附近的坦克前。

1989年6月一男子站在天安門廣場附近的坦克前。

從1989年到1992年,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這兩所普通高等學校的本科新生都需要參加為期一年的軍事訓練和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其他地方的大學生們也參加了各種不同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此後,軍訓在中國大學、甚至高中一直在延續。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90級北大學生告訴美國之音,她當年和同學們一起被送到了石家莊的一所軍事院校進行軍訓。她說:「每天早上,我們要排隊、踢正步、唱軍歌、進行內務管理,疊被子等。……我想,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聽話、規範化、聽指揮、聽命令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