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與其溫水煮不如求一戰,一例一休該修!

2017-05-26 07:52

? 人氣

綠委提案修法為一例一休解套,行政院不領情。圖為勞工團體演出行動劇,諷刺砍7天假、一例一休。(資料照片陳明仁攝)

綠委提案修法為一例一休解套,行政院不領情。圖為勞工團體演出行動劇,諷刺砍7天假、一例一休。(資料照片陳明仁攝)

對一例一休引發的諸多問題,是否應透過修法解決,行政院長林全曾斷然否決,並回答「還要再開一次戰嗎?」不過,民進黨立委已開始提案修法。蔡政府是寧可讓企業、經濟如「溫水煮青蛙」的逐漸低盪,還是寧可「求一戰」的以修法調整,就在此一役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年初上路的一例一休,不論政府如何強調其為照顧勞工的德政,現實上勞工是受傷害了,許多勞工因無法加班而收入減少,企業則更是高喊受不了,認為一例一休對企業造成成本增加與運作困難等問題。綠委在基層走動,接收到的訊息也是負面居多,勞工固然不滿,一些長期支持綠營的中小企業金主也喊「再不支持民進黨了」;更有地方首長公然表示要「拒絕一例一休」; 只要不讓他坐牢,什麼方法都可以。

任何新的法令、制度上路後,一定會有一定的調整、甚至混亂期,正常情況下應可在1-3個月內逐步穩定上軌道;但一例一休上路至今近半年,企業界與勞工都難調整,甚至對勞資雙方與經濟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原因就在勞動部訂一例一休時,對勞動市場、企業運作處於接近無知狀態,更無視全球勞動法令的趨勢,結果算是「釀鉅禍」,至今仍難收拾。年初內閣改組原勞動部長郭芳煜去職,其實就是因為「搞砸」了。

台灣的勞基法其實誕生在30多年前、那個以工廠裝配線為生產主力的經濟結構下;它規範的其實是製造業工廠的企業與勞工。但台灣的經濟結構早已轉變,服務業比重超越工業(包含製造業)、知識經濟取代生產經濟,不論是企業或勞工,已脫離固定且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與工時,勞基法其實早己難以適用。

政府要以一部勞基法規範365行─從服務業到製造業、由傳統工廠到科技業,全部都要穿進勞基法這個「小鞋」中,其荒謬可見,要大家「削足適履」當然痛到哀哀叫。更離譜的是勞動部在一例一休中,是緊縮工時彈性而不是放寬,這種作法完全違反勞動市場現況,也背離世界趨勢。

各國在近十多年修訂的勞動權益保障法令時,趨勢是更彈性、儘量授權勞資雙方協議;德國的產業實力、經濟表現、及對勞工的保障,一直被視為模範生;但事實上十多年前,德國曾經是表現不佳的「歐洲病夫」,之後勞動法令修改放寬,不僅給予企業更大的彈性,甚至勞資雙方可協議「工時帳戶制」,每半年或1年結清一次,讓企業與勞工得到的彈性。長期失業率在兩位數的法國,去年啟動改革也是大幅放寬勞動市場、增加彈性。美國則根本對一定階級、一定收入以上者,根本不談工時、加班費等問題了。

其實,蔡政府一直低估一例一休的後座力,林全則多次為一例一休辯駁,指現在許多問題,其實是因過去大家普遍為遵循法令規定,但藉著這次一例一休讓問題一起浮現。

這個說法不完全錯,但卻是避重就輕。修改勞基法把法定工時訂為2周80小時,即等於所有勞工全面周休2日,此修法正確無誤,企業界也沒意見,因為,台灣的全面周休2日是晚到十幾年了。但勞動部配合修法的配套措施,卻是把勞動市場的彈性大幅緊縮,不論是一例一休、加班費計算方式,都讓勞資同受其害。

甚至換個角度看,我們可以說原本的勞基法規定已難符合企業運作與勞動市場現況,但政府未強力稽查處罰讓大家存在一些彈性空間,因此還有「活路」。但政府修法後不是增加彈性,反而是更嚴格限縮,結果就是「舊恨新仇」一起湧現。而且,政府該注意的是受衝擊怨言不斷的不是只有官員口中「不守法」的國內企業而已,守法程度高的外商同樣受不了─日前歐洲商會就向小英總統當面反應,指其對勞資雙方都有害,希望政府考量「讓勞動法令的適用有合理的彈性」。

這次立委提案修法,其實重點就是在放寬原本僵硬的規定,給予勞資雙方更大的彈性,引進「工時帳戶制」,同時把加班費的計算改為核實計算。雖然具體細節,例如每個月加班上限時數、工時帳戶制結算時間等該如何訂定,各界可再討論,但其鬆綁、增加彈性的方向無誤,也是幫一例一休問題解套之道。

不過,如果林全堅持不修法,堅持「那是執法上的問題」,只想以「執法彈性」解決,那大概就解不了一例一休的問題。而其衝擊會出現在經濟與政治上─經濟上當然是對企業運作、勞資雙方、經濟表現會有影響;政治方面的衝擊則由民進黨立委帶頭要修法可看出,來自基層─包括過去支持綠營的勞工與扮演金主的中小企業主─的壓力。

到底要讓台灣經濟及綠營政治行情「如溫水煮青蛙」,還是「不惜一戰」就讓修法解決,蔡政府該有抉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