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李克強不提九二共識,是警告還是示軟?

2020-06-04 05:20

? 人氣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見圖)在人大發布《政府工作報告》的涉台政策中並未提及和平統一及九二共識等,引發多方揣測。(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見圖)在人大發布《政府工作報告》的涉台政策中並未提及和平統一及九二共識等,引發多方揣測。(資料照,美聯社)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全國人大開幕式(5月22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並未提到「九二共識」、「和平統一」等字眼,引起各界輿論關注。這是自2009年後,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未提「九二共識」,更是1983年後首次只提統一,沒了「和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此,陸委會表示,「拒絕『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現狀,是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堅定底線。」並呼籲北京當局在總統蔡英文提出的「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基礎上,良性互動,才能化解分歧。

對於李克強及中共近來的重要發言,各方解讀不一,眾說紛紜,筆者整理各方論述,歸納出三種觀點:立場不變論、重大警示論、待觀察論。本文以下將針對這三種觀點進行分析評判,來解讀中共對台政策之變化。

立場不變論

大陸官媒「央視新聞客戶端」的報導中指出,首先是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兩會會期縮短,政府工作報告的篇幅也從過往的1萬5千字以上,大幅壓縮到1萬字,是近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篇幅最短的,因此涉台部份刪減字數亦屬自然。第二,在該報告中第一句話便開宗明義說「我們要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而「對台工作大政方針」本身就包含「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等內容,因此這句話已說明對台政策不會改變。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英津持幾乎完全相同之立場。此外,他認為本次報告向外界釋放了兩個清晰訊號,一是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二是切實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而就當前情勢而言,前者成了更緊迫的任務。

除了以上分析,近期陸方其他單位、其他場合的論述也是重要論據。在國台辦針對520的回應中,才剛提到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願在「九二共識」、反「台獨」的基礎上加強交往。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5月23日出席「民革、台盟、台聯界委員聯組會」發言中也說明要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以及反對和遏止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大陸外長王毅在24日的兩會記者會中,罕見地大篇幅回應台灣問題時,亦提到我方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問題。而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則在25日的工作報告中提到:「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2020年中國兩會。5月21日,中國政協13屆三次會議開幕,習近平出席。(AP)
中國近年涉台政策維持一貫基調,就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圖)2018年的講話更強化此一政策。(資料照,美聯社)

筆者認為,知名學者王英津以及大陸官媒的論點具一定參考價值,而陸方在後續談話中重申「九二共識」、「和平統一」等字眼,也明確反映了對岸並未放棄相關論述。然而,如果我們對比去年與今年的李克強談話,不禁令人好奇,真的是差在僅僅「六個字」的字數壓縮嗎?還是整體文意、用詞,想表達的重點(如多提一次反「台獨」)有所不同,刻意發出警訊呢?

重大警示論

智庫「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的中國項目主任孫韵(Yun Sun)在接受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大陸的焦慮正在倍數增加,對風險的容忍度也在改變。以總理報告而言,每個字都是精心擬定的,省略「和平」不可能是不小心犯錯。因此這的確是個「重大的政策轉變」,它清楚地發出一個訊息。雖然有論者認為是在嚇唬人,但基於當前的情勢,不應排除任何可能。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所李振光教授則認為,此舉是在提醒台灣,必要時會通過武力控制台灣,儘管軍事手段仍是最後手段。

而「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主任蕭良其(Russell Hsiao)則告訴BBC中文,李克強談話中消失的不只是「和平」,還有「九二共識」。他判斷北京丟給蔡英文的訊息應是台灣若不接受「九二共識」,那「和平」統一的基礎也將不存在。

以上觀點及不少其他媒體評論,認為本次談話少了「九二共識」代表兩岸失去互信,不再互退一步、模糊性變窄;而少了「和平」則成為台海或將不穩定的預警。持此觀點者絕非少數,然而,筆者認為本次罕見未提「九二共識」與「和平統一」確實是個警訊,但如上述所提,陸方在後續談話中重申「九二共識」、「和平統一」,也顯見陸方並未放棄這些策略。因此,或許當今海峽兩岸在少了「九二共識」下確實缺乏互信,但推論台海或將有所動盪,可能除了李克強本次談話,尚需其他觀察論證補充。

待觀察論

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告訴美國之音,李克強省略「和平」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動作,但是否代表北京對台政策的重大轉變他還不能完全確定。而人大結束後大陸外長王毅的記者會可以是個後續觀察的機會。

此外,卜睿哲認為這個改變可能是針對美國多過於針對台灣。因為在北京當局眼裡,或許在改變現狀上,川普還多過於蔡英文。而這樣的論述也得到不少支持,包含大陸媒體部分分析評論,也談到這次事件不僅牽涉兩岸關係,也與美中近期持續角力有關。

而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葛來儀(Bonnie Glaser)也告訴BBC中文,不用「和平」二字不代表中共放棄「和平統一」的選項。此次談話應是警告台北不能朝「法理台獨」前進,並同時告訴華府不能放棄「一中政策」。

分析待觀察論者觀點,主要闡述一方面不應以此次談話認定中共放棄「和平統一」,另一方面說明這次談話不只是說給陸方聽、說給台灣聽,也同時在說給美方聽。

2020年5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G7峰會延後舉行(AP)
待觀察論者認為,中國釋出此一訊息是順便讓美國意識到,近年美國總統川普(見圖)政府的對台政策可能有損中國利益。(資料照,美聯社)

總結

李克強在5月28日的兩會閉幕記者會回應提問時,再次強調對台的大政方針是一貫的,而不同的是,這次則提到堅持一個中國、「九二共識」,以及促進「和平統一」。此外,據中評社報導,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29日舉行吹風會,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君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補充修改89處,在涉台部份,補充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並在人大閉幕已獲表決通過。

從李克強的記者會回應,以及中共其他場合談話觀察,陸方應未放棄「九二共識」、「和平統一」等策略選項。然而以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性、嚴謹性,以及對比過往用詞可見,開幕時未提「九二共識」、「和平統一」,卻強調反「台獨」,顯示絕非字數壓縮問題如此單純。但筆者認為亦不應以此果斷推定台海將有大動作,更務實地來說,較像是對台、對美拋出的警訊。中共對台灣問題的策略,仍需在後續的美中台三方互動,以及美國年底總統大選等事件中繼續觀察。

而若將本次談話視為警訊,我們應當思考這對兩岸關係未來的影響與意義是什麼?筆者認為,在中美雙邊關係持續緊張,大陸內部對統一台灣問題漸失耐心,以及兩岸關係缺乏互信基礎下,未來短期內的兩岸關係勢必更將嚴峻,大陸對我方的打壓與雙方緊張情勢亦有再升高的可能。對此,總統蔡英文或許可以評估在「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外,是否需提出新的論述,恢復海峽兩岸一定程度的互信基礎,藉以緩和台海潛在的衝突與風險。

*作者為大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