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大數據》百花齊放?泡沫膨脹?觀眾人數追不上演出 學者憂:收入沒增加硬扛場次,扛久會出事

2020-06-02 08:10

? 人氣

交大統計所助理教授高竹嵐(見圖)透過售票系統資針對消費者進行分析。(兩廳院提供)

交大統計所助理教授高竹嵐(見圖)透過售票系統資針對消費者進行分析。(兩廳院提供)

你曾走進劇場,欣賞一齣真人實地演岀的節目嗎?台灣如今終於逐漸培養出藝文消費環境,光透過兩廳院售票系統販售的演岀,2019年便有超過7000場,然而在看似蓬勃的背後,卻隱藏著觀眾增加速度,追不上表演團隊增加速度的隱憂,負責分析兩廳院數據的交大統計所助理教授高竹嵐,便對此憂心指出,如果觀眾人數沒對應成長,卻還是有那麼多場演岀,表演團隊就是在收入沒增加的情況下硬扛場次,「扛久了總是會出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供過於求?戲劇節目平均票房下降

國家兩廳院自去(2019)年起,透過售票系統資針對消費者進行分析,並於日前公布2013至2019年度最新數據,2019年度總票房來到13.6億新高,演岀場次達7119新高,購票會員數更達19.7萬人,較去年成長28%,似乎呈現一片欣欣向榮。

其中在戲劇類節目,儘管總場次在去年來到2916場,售票張數也成長為69.5萬,然而平均票房卻呈現下探之勢,2019年度僅有20.99萬,負責數據分析的交大統計所助理教授高竹嵐,便指出戲劇演岀無論在場次、售票數上都成長很多,但平均票房下跌,這顯示演岀增加,消費者可能也有在成長,但分下來每個團隊的票房卻是減少,可說是需求端的成長追不上供給端。

從供給角度而言,高竹嵐說明,像是音樂劇在去年增加不少,因為它在2018年看起來前景大好,所以到了2019年有許多團隊都投入,看起來觀眾、表演者都大量增加,也造成如歌劇院、新北藝文中心等場館加入大力推動。

然而演岀團隊與場館方的信心,仍須面對市場的挑戰。戲劇類節目平均每場票房,雙北地區在去年度首度跌破20萬,北部非雙北地區,則跌破10萬門檻,高竹嵐對此指出,雙北地區之所以會下跌的最嚴重,是因為北部場館跟檔期多、團隊也多,所以膨脹最明顯,場次增加的數量遠遠大過觀眾的增加,因此相對2018年落差很大。

20200531-SMG0034-E01-2020兩廳院大數據完整版_01_各表演類別售票數據
 

百花齊放?中小型演岀場次屢創新高

平均票房下跌,倒也不盡然是壞事,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或許代表表演藝術進入百花齊放階段。根據兩廳院資料顯示,單場觀眾數200至799人的中型表演,在2014年以後,每年皆有超過2000場次的演岀,2019年並達到2329人的新高,而觀眾數低於200人的小型演岀,近年每年也達3000場左右規模,似有中小型團隊崛起的趨勢。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便就此指出,越來越多中小型演岀,就會讓平均票房看起來呈現減少態勢,一場演岀是在水源劇場(座位約500席)或在兩廳院(戲劇院座位約1500席),產值上就會差很多,但她認為這不見得是壞事,反倒代表某種形式的活絡,是各種規模的場次都有變多。

20200531-SMG0034-E01-2020兩廳院大數據完整版_03_各表演規模售票數據
 

劉怡汝談到,過去大家覺得藝文難以推廣,因為藝術常被認為是少數人的活動,如果演岀只在兩廳院,就只能推廣到兩廳院能接觸的人,目前演岀總量變大、單價變少的情況可能是好事,現在到處都能碰到中小型劇場,可能是只有200、300人的空間,甚至是像在咖啡廳、酒吧這樣非典型的空間演岀,這樣都會讓藝術會變得好親近。

劉怡汝並以水源劇場跟兩廳院舉例,一個不曾進過劇場的民眾,可能覺得水源比較好親近,兩廳院光空間就讓他們很害怕,不只是在空間、建築上讓人有陌生感,「而且感覺裡面都在講些聽不懂的話、做看不懂的事」,如今的情況反倒是遍地開花,選擇多樣化、內容多元,接觸到的觀眾也不一樣。

此外劉怡汝也表示,許多中小型團隊的目標,不見得是做大戲,這其中也有有趣的面貌,如明日和合製作所將「起乩」元素帶入劇場的《半仙》,或者像小事製作將街舞battle帶入劇場,這些東西,中規中矩的大劇場反而做不到,而兩廳院做為國家級場館,如今該扮演的角色,則是做為這些藝術團隊的夥伴與陪伴。

20190131-國家兩廳院31日於台北101召開記者會,於101一樓長廊,即日起至3月24日間,舉辦「TIFA共享時光」特展。圖為小事製作進行街舞Battle示範。(國家兩廳院提供)
圖為小事製作進行街舞Battle示範。(國家兩廳院提供)

高竹嵐則認為,如果數據上能有這麼多場次出現,至少代表現階段的場地檔期,包括各種非典型場地、替代空間,確實可以支撐這麼多中小型團隊,不過他也提醒,中小型演岀場次增多,不見得代表觀眾對藝術的接受度有打開,否則平均票房應該會成長,「是演岀的門檻變低了,跟過去相比,想做演岀的人可能一樣多,而做演岀的技術門檻變低,也導致很多新興團隊出現,但觀眾的成長沒有追上來。」

高竹嵐提到,每個世代都會有人想做演岀,如今門檻變低,所以整體場次爆發性成長,但之後的問題是:「活不活得下來?」如果目標是能長期持續演岀,這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觀眾人數沒對應成長,大家還想要那麼多場演岀,就是在收入沒增加的情況下硬扛,扛久了總是會出事。」

無語言障礙、可容納較多觀眾 音樂節目穩定成長

另一個呈現欣欣向榮姿態的,則是音樂類節目。不論大中小規模,音樂類節目在票房、場次、售票數方面,7年來皆穩定攀升,而2019年度平均票房也創下新高。

劉怡汝便指出,這跟演岀樣態有關,如兩廳院的場地,國家音樂廳能容納2000人,國家戲劇院有時1500人都還嫌太大,因為理論上,音樂可以容許比較多觀眾同時觀看,只要場館設計好,像國家級場館不管坐哪個位置,聽到的都是原音重現,所以音樂演岀本來就可以吸納較多觀眾。

高竹嵐表示,音樂類節目確實,各方面都有增加趨勢,且在南部地區尤其如此,衛武營對此的影響很明顯,有可能是衛武營場館經營政策的影響。

他也以年度銷售排行榜前10名指出,戲劇類前10名都是本土劇團,但音樂類排行裡面,除了朱宗慶打擊樂團之外,幾乎都是外來樂團,這反映出兩種消費族群的差異,「音樂比較沒有國產、非國產的差別,只有聽不聽得懂的差別,但戲劇有語言差異。」

20191216-朱宗慶打擊樂團醞釀2年的擊樂劇場《泥巴》改編自瓷林董事長林光清的故事,15日晚間於林光清故鄉苗栗登場。圖為《泥巴》之〈來去遠方〉。(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年度銷售排行榜前10名指出,音樂類排行裡面,除了朱宗慶打擊樂團之外,幾乎都是外來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供給、需求都在減少 舞蹈節目連觀眾都面臨「後繼無人」困境

舞蹈類節目方面,高竹嵐則表示整體有在成長,但就統計上來說,7年來沒有顯著結果,長期以來的狀況,是需求跟供給都在減少,這是長期隱憂,他也有聽舞團感嘆過,觀眾後繼無人。

對此他認為,舞蹈節目的困難恐怕是觀賞門檻,戲劇、舞蹈節目的票價通常在同一區間,但舞蹈是比較抽象的語言,相對具有門檻,而從數據也可以看出,舞蹈節目的消費族群比較年長,不過對此由於舞蹈表演,許多是由舞蹈班老師幫學生一起買團體票,只能夠讀取到購票老師的資料,無法界定學生們的身份,所以不一定能界定實際看戲的人是誰。

兒童節目永遠有市場 兩廳院藝術總監:現代父母把劇場當教育

親子節目2019年度票房達到1.3億高峰,而儘管演岀場次由2018年的904場,略減為815場,每場次平均票房卻從上年度12.09萬,在2019年度成長為15.54萬,成長看似速度驚人,但劉怡汝則解釋,平均票房提高確實是因為票價提高,但這跟成本增加有關,包括人員的酬勞等都在增加,因此票價提高,不代表團隊有賺到錢,是成本增加下的不得不然。

劉怡汝指出,大家投資下一代不會手軟,兒童節目永遠有一定市場,但重點是持之以恆,回到基本面就是節目好不好看、能不能達到現代父母的要求?現在年輕人對小孩的教育,已經和過去的想法不一樣,會把進劇場當成教育,不會只是想看歡樂的唱歌跳舞,她並舉例,像兩廳院最賣座的兒童節目,是全英文的歌劇工作坊,永遠都是開賣當天完售,現場反映超級熱烈,父母會一直鼓勵小朋友跟演員對話。 

88%觀眾口味單一、只跟著某一大團

然而,去年兩廳院公布售票數據,呈現65%觀眾每年只買一次票,84%只購買單一類型節目,當中還有大量一次性消費者,6年來只購票一次,來到今年結果,同樣65%觀眾只買一次票,購買單一類型節目的觀眾,更升高到88%,高竹嵐便就此指出,65%人只買一次票,所以只買單一類型是必然,以台灣來說,絕大多數觀眾都只買單一類型節目。

高竹嵐認為,背後問題是消費習慣的養成,台灣很大一部分消費族群,是只盯著某個團隊,如國光劇團、綠光劇團、果陀劇場、表演工作坊等,都會有死忠粉絲,這些人自然只會購買單一類型表演,台灣觀眾會挑節目看的人,並沒有想像中多,「我懷疑有多少人會以任何形式,瀏覽現在有什麼演岀,當他沒瀏覽時就沒有選項,就會跟隨原本的選項。」

新新聞1734期
新新聞1734期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