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i世代,你為何不快樂?

2020-05-31 10:30

? 人氣

「i世代」是指1995年至2012年出生的人。(美聯社)

「i世代」是指1995年至2012年出生的人。(美聯社)

《i世代報告》作者特溫格將1995年至2012年出生的人定義為「i世代」,他們相當重視安全、不嚮往創業、傾向投票支持右派的經濟政見,推翻了社會既有的刻板印象。但缺乏巨觀的社經結構分析,也是本書為人詬病之處。

「快樂到底屬於那個年代/七○八○九○/還是Y世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首由林夕作詞、歌手潘瑋柏、張韶涵演唱的〈快樂崇拜〉在二○○四年發行後在各大校園廣為流傳,當時的大學生約莫是一九八○年出生,小學生則是約莫在九○年代中期出生。他們是這首歌所唱的Y世代,又被稱為千禧年世代。

少了面對面社交,多了網路霸凌

如今,一個比千禧年世代更為年輕的世代誕生了。《i世代報告》的作者特溫格(Jean M. Twenge)將一九九五年至二○一二年出生的人定義為「i世代」,i指的是一九九五年崛起的網際網路、二○○七年上市的iPhone,還有從I出發的個人主義。

出生於一九七一年的特溫格是長期從事世代研究的心理學者,最受矚目、經常被引用的則是針對千禧年世代的研究,集大成於《Me世代》一書。千禧年世代與i世代的青春期同樣是網際網路發達的年代,但前者使用電腦與搜尋引擎,後者則使用手機與社群媒體——改變社會關係的關鍵。

特溫格從美國跨時的大型調查發現,i世代的青少年是最注重個人安全的世代:為了保障經濟安全而減少購物、願意加班但又對創業不抱期待;為了維持人身與情緒安全,他們不急著長大,減少抽菸、用藥、開車、約會與性行為,這些行為不僅對身體有害,他們更擔心事後的脫序行為被上傳到社群媒體。

不過,i世代的青少年也是最憂鬱的世代,他們少了朋友聚會、教堂禮拜、志願服務等面對面的社交互動,長期掛在社群媒體的回聲室與過濾氣泡,言語霸凌使人陷入憂鬱,報喜不報憂的言論使人自我懷疑,同溫層效應則激化意識形態,溫和派比例比過去任何一個世代都還要少。

特溫格特別在序言中闡明,世代差異並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不需要特別責怪或批評,充分表達對於i世代的尊重(台灣的嬰兒潮世代與X世代經常做不到)。厚達五百多頁的《i世代報告》清晰地畫出美國青少年的圖像,推翻既有的刻板印象又兼具跨世代的數據比較,世代變遷一目了然。

不過,特溫格對於i世代的描述多於分析,即是本書意猶未盡之處。特溫格對於i世代的命名邏輯正說明了她如何解釋所有現象:智慧型手機,但是「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憂鬱症比例上升與使用手機時間增加,哪個是因?哪個是果?或是有其他因素同時形成這兩股趨勢?

厚達五百多頁的《i世代報告》清晰地畫出美國青少年的圖像,推翻既有的刻板印象又兼具跨世代的數據比較,世代變遷一目了然。(大家出版提供)
厚達五百多頁的《i世代報告》清晰地畫出美國青少年的圖像,推翻既有的刻板印象又兼具跨世代的數據比較,世代變遷一目了然。(大家出版提供)

傾向追求更實際的政治承諾

缺乏巨觀的社經結構分析也是《i世代報告》為人詬病之處。從嬰兒潮世代到i世代,人口結構改變、經濟產業轉型、社福補助增減都可能影響不同世代的決策與行動。例如不少美國家庭受到○八年金融危機衝擊而可能減少購車,在這段時間長大的青少年即有可能延緩考駕照的時間,並非不想長大。

從美國的勞動市場來看,全球經濟緊縮、大學學費高漲、社福支出減少都可能使得青少年在求職過程中更為謹慎。收入的不安全感可能進而影響投票行為,i世代傾向追求更實際、更能快速兌現的政治承諾,支持右派、個人主義式的經濟政見——溫和派減少、保守派增加,或許可以這樣解釋。

《i世代報告》的中文書腰寫到:「i世代正是或即將是你市場行銷的對象、你要招募的新人、你台下不信任教科書的學生、或是你家中遲遲不願長大的孩子。」不過美國與台灣的狀況不盡相同,在人身安全與經濟安全的指標上,台灣尚未顯示出同樣的趨勢。

根據一九年主計總處調查,求職過程中,接受經常性加班與輪班的失業青年(十五至二十四歲)逐漸減少,三年來分別從三八%與一七%下降至二二%與五%。三年前最為勤奮的青少年,如今願意加班與輪班的比例遠少於其他年齡層,並不如作者在書中寫道:「管理者也許快要可以鬆口氣了!」

台灣服用抗憂鬱藥物青年大增

在人身安全上,台灣的數字不容樂觀。根據衛福部統計,高中職與大學生濫用藥物的比例雖然下降,但小學生與國中生的比例卻大幅上升。發生過性行為的青少年雖然減少,但沒有採取任何避孕措施的青少年卻微幅增加,比例突破兩成。

令人難過的是,三十歲以下服用抗憂鬱藥物者在這五年來大幅上升,往好處想是青少年具有病識感、願意尋求協助,但這一切都是智慧型手機和社群軟體造成的嗎?社經局勢、家庭教養或成長過程中的負面經驗,都可能是憂鬱症的原因,這些有待專家學者持續探究。

i世代報告
作者:珍.特溫格(Jean M. Twenge)
譯者:林哲安、程道民
出版:大家出版,2020年4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佳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