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偉觀點:窮盡探索-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百年回首

2017-05-21 06:50

? 人氣

作者認為對中華文化的重新定位,揮別舊衣裝,再造新文化,是五四精神近百年來一直持續至今的呼號。圖為五四運動的油畫作品。(取自網路)

作者認為對中華文化的重新定位,揮別舊衣裝,再造新文化,是五四精神近百年來一直持續至今的呼號。圖為五四運動的油畫作品。(取自網路)

1919年的五四運動還有1年多時間就要滿百年了,在這個時候談這個事件似乎在台灣並不是十分時興,這已經是一段必須要隨著國民黨消亡去中國化,而必須離台灣人民記憶而遠去的故事。就在這個時候中華文化是什麼,什麼又是中華文化的現代意義,卻又隨著一位年輕女作家的殞落與其最後的叩問控訴,而被擺盪到台灣社會集體意識的靈魂深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林亦含生前留下最後的談話視頻中,她以一個中文系休學生的身分,控訴了她以前的老師,乃至於整個5000年中華文化的傳統,最後留下的不過是巧言令色。她說這整個故事最讓她痛苦的是,一個真正相信中文的人,他怎麼可以背叛這個浩浩湯湯已經超過5000年的語境傳統?

「胡蘭成或李國華這些人,你可以說他們的思想體系非常畸形,他們強暴了,或者性虐待了別人……這個思想體系本來有非常非常多裂縫,然後這些裂縫要用什麼去彌補?用語言,用修辭,用各式各樣的譬喻法去彌補,以至於這個思想體系最後變得堅不可摧。」

林奕含用自己的性命提出的問題當然還是很犀利的,但那並不是我所認識中華文化的全部。

游擊文化表示,他們的聲明不是要求大家向任何個人究責,也並非想追求銷量,而是希望透過有人持續閱讀本書,能夠使奕含所承受的深沉黑暗被理解。(取自林奕含臉書)
作者認為林奕含用自己的性命提出對中華文化傳統的問題當然還是很犀利,但那並不是他所認識中華文化的全部。(取自林奕含臉書)

林在人生最後幾天發出的拷問,當然也正是整個中國5000年(此為林的文學用語,具體時間可考者從3600年-4000年不等)傳統文化的共同問題,在整個20世紀以後近代中國的歷史也一直被拷問同樣的問題。在幾千年科舉制度的綁架下,讀書人做官就是為了牟取富貴,因此必須跳過這個窄門。因此要讀書要考試要學而優則仕,讀書考試為官牧民,就在這一整套的文化體系中不斷輪迴升沉。這個與基礎民間社會始終脫節,秉持著政權不下鄉傳統的舊中國政治體系,事實上依靠著一群官民不分的灰色階層,結合著地方宗族勢力的頭人,使用模稜兩可的文字系統,以統治社會的底層。

於是在這樣一個文以養官,官以為文互相供養對方的系統中,文辭的華麗語境中掩蓋著最腐敗醜惡不受節制的權力,在最邪惡的用心中使用最漂亮的文句當成殺人武器,在中國傳統官場鐵打的衙門流水般的官員,一代代師生父子相互餵養產生的文字遊戲當中不斷賡續相傳。人們詠嘆蘇東坡的文章詩詞,對在他家中事實上像蓄養家畜一樣,性奴役了好幾個不到十幾歲的年輕少女幼妾的故事通常不聞不問。在補習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中拼湊想像中大中華的李國華,如果景仰蘇學士的文章為人,想要學一回他精彩的後宮式性生活,當然就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了。

但中國的歷史長河滾滾東流,當然並不會只停留在那個文人以姦玩奴役少男少女而為文雅風流,事實上有其變態邪惡一面的帝制天朝時代。到了中國近代內憂外患接踵而來,正式宣告這個以封建奴役行風花雪月的舊社會,已經不能不終結了。以臣民做為皇帝權貴私有財產的存在,過渡到國家政府為人民所有時代的偉大征途,儘管遇到各種艱難險阻,終究是開始了。

在重新導正中國這艘巨大的破船龐雜工程中,以奴隸與準奴隸制度為前題的坐食式的士大夫榮華富貴,成為要避免沉船就不得不拋棄的美麗貨物。中國整體現代化運動的巨輪開到了五四運動這一章,總算有了共識要把改革手術刀的刀尖指向了中華文化的深層心理層次。這個邏輯非常簡單清楚,中國整體現代化運動如果要振興整個國家,國家內部各階層之間的上下不對等關係就必須要打破,使得振興國家的利益讓每一個國民所共享。

如此才從而使得每一個國民都願意為了解放自己而投入國家的整體振興,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展開,也因為全體國民都願意投入新形態的經濟文化生活,而能使國家整體發展能蒸蒸日上。解放婦女的意義在於解放國家一半人口的知識生產力,解放勞農大眾也使他們能安心工作,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而使國家的經濟不斷發展。

一言以蔽之,人是萬物的尺度。人民的存在是國家的目的,而不是工具。有現代化的國民才有現代化的國家?

這樣必須需要變革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常識為什麼後來丟掉了呢?還是不得不把矛頭指向,藉著五四運動全中國知識界反帝國主義浪潮崛起,而在1920年代幾年內就光速成功奪取軍事上的勝利,與全國名義上政權的國民黨。

在北伐成功取得天下以後,迅速就與中國既有舊勢力靠攏的國民政府,立刻就恢復中央帝國長時間超穩定統治的樣貌。這樣就使得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已經被激起徹底再造中國傳統的決心與胃口的知識份子,不得不向更激進的左翼勢力靠攏。

其中代表性的人物,剛好也是一位姓陳的國文老師。是北大文科學長(文學院院長),文字訓詁學大師,飽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的陳獨秀。但家藏萬卷線裝書從沒限制住他的視野,百年後世人更記得陳獨秀的身分,是高舉推動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一身締造中國共產黨的祖師。

陳獨秀也有個小他很多歲的女友,但那不是靠權勢誘姦,他們是牢獄中的患難之交。各位狼師在講台上講到陳獨秀的時候,不覺得無地自容嗎?誰說中文傳統教育薰陶出來的知識分子,到了新時代不能締造新文化?只會巧言令色,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肚子誘姦精蟲?假如林亦含對中國當代文化的視野中不僅有胡蘭成,也還有陳獨秀,以及幾十上百個關心人民群眾與受害者的創作者,那緊密縈繞在她心頭的幾千年中華文化,真的還會變成那根吊死她的繩嗎?

這一次國民黨要負責,是戰後國民政府自己的選擇。

假如遷台之後不是國府因為擔心受到共產黨這個符號侵擾的緣故,在政治挑選後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硬生生地把那麼多五四以後湧現的新文化中的大師都趕走,反而留下了一堆字美心劣的文痞人渣。今天林亦含乃至於整個台灣社會幾代人,對中國當代文化的認識還會是現在這樣嗎?

曾見證過五四運動的儒學大師熊公哲的身影,是居民的記憶之一。
作者認為假如遷台之後國民政府沒有因為擔心共產黨,硬把五四以後湧現的新文化中的大師都趕走,反留下一堆文痞人渣,那今林亦含乃至於整個台灣社會幾代人,對中國當代文化的認識還會是現在這樣嗎?圖為五四運動的儒學大師熊公哲的身影。

對中華文化的重新定位,揮別舊衣裝,再造新文化,是五四精神近百年來一直持續至今的呼號。如何在台灣重新定位新的華人文化,徹底斬斷中央帝國的腐朽套路,注入充滿科學民主的清新元素,作為現在台灣唯一個在黨名中有「中國」二字的主要政黨,國民黨責無旁貸。

現在歷史還給中國國民黨最後一次去腐重生的機會,我們都在看,真的。

*作者為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PTT中國現代史版創版版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宗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