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性仁觀點:2020年大陸政府工作報告的訊息與對港澳台的啟示

2020-05-23 06:50

? 人氣

中華民族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台灣並沒有感受到;此次報告大陸沒有提到一國兩制、九二共識,這是刻意的善意,不想讓兩岸走到無法迴旋的地步。圖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AP)

中華民族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台灣並沒有感受到;此次報告大陸沒有提到一國兩制、九二共識,這是刻意的善意,不想讓兩岸走到無法迴旋的地步。圖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AP)

2020年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於大陸政府工作的報告,並審查國務院關於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及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審查國務院關於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及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同時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說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年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的思路同樣是回顧過去、發展現在與展望未來。大陸首先針對2019年工作進行總結回顧、其次對於2020年發展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探討,其中有延續性的部分,也有因應環境與時代變遷所做出的調整與創新,值得外界加以正視。今年的大陸政府工作報告,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關係,當然對於會議舉行及經濟發展都是一項挑戰,防疫當然是報告的重點,疫後的處理更是核心中的核心,涉港涉台情勢也與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增加些許緊張對立的氣氛。

2020年5月22日,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開幕(AP)
2020年5月22日,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開幕(AP)

針對2019年大陸發展面臨諸多困難挑戰。有世界性的因素,例如世界經濟增長低迷、國際經貿摩擦加劇;也有大陸內部因素,諸如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大陸當局除了舉出大陸各項數據說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也指出大陸經濟結構和區域佈局繼續優化及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取得成果,也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進行交代。

這中間包括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包括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109萬,貧困發生率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污染防治持續推進,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生態環境總體改善。當然,對於民生進一步改善、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經濟外交、人文交流也有成效,大陸當局只會承擔越來越重的國際與國內責任,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多麼宏大的目標。

壹、報告的內部重點內容

一、防疫是重點

此次報告最大的考驗在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大陸當局將疫情防控作為大事來處理與控制,大陸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研究部署,中央指導組加強指導督導,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統籌協調,各地區各部門履職盡責,社會各方面全力支持,開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廣大醫務人員及人民解放軍承擔重擔,科技工作者協同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新聞工作者、志願者堅守崗位,快遞、環衛、抗疫物資生產運輸人員不辭勞苦,一般勞動者默默奉獻,社會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捐款捐物。在疫情防控中,大陸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及時採取應急舉措,對新冠肺炎實行甲類傳染病管理,各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堅決打贏武漢和湖北保衛戰並取得決定性成果,通過果斷實施嚴格管控措施,舉大陸全國之力予以支援,規範各項防疫舉措;針對境外疫情蔓延情況,及時構建外防輸入體系,加強對境外中國公民的關心關愛,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通報疫情訊息,主動分享防疫技術和做法,相互幫助、共同抗疫。凡此對於8個方面90項防疫政策措施,無疑這些都是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

隨著中國本土疫情趨緩,北京市民的生活也逐漸回歸常軌(AP)
隨著中國本土疫情趨緩,北京市民的生活也逐漸回歸常軌。(資料照,AP)

二、GDP增長目標沒有把握

此次報告,大陸並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主要是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中國大陸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坦白說,大陸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究竟會持續多久?影響多大?能否全部控制?也都沒有甚麼把握。大陸當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新冠肺炎影響下,大陸當然首要解決經濟與相關民生議題,脫貧是大陸過去一年來之重要成就,但在疫情影響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重大金融風險有效防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關於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勢必問題更加複雜嚴峻。

倘若2020年赤字率若依照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顯然要增加,發行抗疫特別國債也有風險。面對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必定要更有效率;錢花在刀口上,落到民眾實處,需要民眾有感。

隨著中國本土疫情趨緩,北京市民的生活也逐漸回歸常軌(AP)
面對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必定要更有效率;錢花在刀口上,落到民眾實處,需要民眾有感。(資料照,AP)

大陸的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那麼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要共同穩住就業。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任務,那麼就要堅持現行脫貧標準,強化扶貧舉措落實,確保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健全和執行好返貧人口監測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大剩餘貧困縣和貧困村攻堅力度,對外出工勞動力,要在就業地穩崗就業,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發展,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強化兜底保障,搞好脫貧攻堅普查,接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之路。

四、增強發展新動能,改革之路必行必艱

改革是發展的必然道路,舉凡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僵化制度障礙,增強發展動能。法規是必然的,公正監管維護公平競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之營商環境也有一定的難度。但如何加強治理能力與促進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深入推進大眾創業創新能力。這些都是硬骨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五、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方式轉變

大陸最大的優勢在於市場,規模大,內需潛力大,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民生導向,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新冠肺炎疫情後,如何推動消費?如何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來保民生?如何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都需要投入很多的心力及各種條件的配合。

中國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北京市民戴著口罩上街(AP)
新冠肺炎疫情後,如何推動消費?如何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來保民生?如何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都需要投入很多的心力及各種條件的配合。(資料照,AP)

而在擴大有效投資下,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主要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

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發展海洋經濟。這些該做的工作,需要資源也需要信心。

六、推動社會事業改革發展

大陸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堅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完善傳染病直報和預警系統,堅持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訊息,用好抗疫特別國債,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投入,增加防疫救治醫療設施,增加移動實驗室,強化應急物資保障,強化基層衛生防疫。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要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堅決防止疫情反彈,堅決守護人民健康。

同時,提高基本醫療服務水平,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開展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對受疫情影響的醫療機構給予扶持,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嚴格食品藥品監管,確保安全、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及強化安全生產責任。

中國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北京市民上街採買時皆戴上口罩(AP)
大陸應更加嚴格食品藥品監管,確保安全、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及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資料照,AP)

貳、對港澳以國安法律處理,維穩保經濟,自治現狀改變引發疑慮

大陸為了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落實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大陸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好融入中國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大陸當局認為健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完全是必要的。

香港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是憲法明文規範的特別行政區,試想,北京當局豈能不管不顧?因此當大陸全國人大將審議「港版國安法」,做出這種必定會造成反彈的選擇,必定會引發香港社會敏感神經,使大陸與香港部分民眾的互信基礎喪失殆盡,但經過大陸的損益權衡後,大陸仍願意透過全國人大之法律方式來處理,顯然就是已經將傷害減至最小的考量,畢竟香港已經成為外部勢力公然介入製造動亂的議題,香港存在著反共、反中與反華及民主界定與人權保障實質內容探討等爭議性問題相互交織,迫使大陸做出恐怕要付出巨大社會成本之代價。同時也是展現大陸對於香港自行處理基本法的能力產生質疑,不惜透過國安法由大陸全國人大主動承擔責任,既可保持主動性,亦可兼具效果,但此舉必然會引起外國勢力及台灣朝野的反彈與批評,這是兩難的選擇。

2020年5月22日,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開幕,右為香港特首林鄭月娥(AP)
香港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是憲法明文規範的特別行政區,試想,北京當局豈能不管不顧?因此當大陸全國人大將審議「港版國安法」,做出這種必定會造成反彈的選擇,必定會引發香港社會敏感神經,使大陸與香港部分民眾的互信基礎喪失殆盡。圖右為今年人大中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資料照,AP)

参、對台反台獨不留餘地,保留台灣民眾交流發展機會,意味深長,思慮周密

李克強工作報告中提到大陸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行徑、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同反對台獨、促進統一,一定能開創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整體來看,大陸對台還是充滿信心,沒有放棄爭取台灣同胞民心的意願,對台也沒有失望、絕望進而兵戎相見。

對此,首先,這份沒有刺激挑釁的大陸政府工作報告,雖沒有提到一國兩制與一中九二共識,但卻保留統一方式的選擇,在用語上,和平與統一已經不是必然的連接詞,若是台獨就沒有和平統一,武力統一也是一種選項;沒有一國兩制,或許會有一國一制的想法,這些都不能排除;這說明大陸對於台灣未來發展的擔憂,寧可保留彈性,也不要玉石俱焚,大陸或許會採取各種方式來解決台灣問題,包括實力、自信與國際力量等。

李克強、文在寅、安倍晉三在成都舉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美聯社)
李克強(見圖)工作報告中提到大陸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行徑、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同反對台獨、促進統一,一定能開創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資料照,美聯社)

其次,大陸並沒有將外力因素併入兩岸關係來議論,或許不認為美國會永遠無條件、無限制的支持台灣而與大陸對抗,故排除外力因素論述兩岸關係的連結性;再者,當台灣不斷拋出修憲牌、制憲牌、去中牌及台獨牌時,大陸當然就會提出促統的方式,就是武統或以非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台灣問題。大陸不提和平,保持模糊運作的空間,是一種警訊,或許是因為和平往往會成為緩獨及兩岸民心漸行漸遠的關鍵。

另外,關於對台問題處理的時間表,這次報告沒有提出,或許可能是此時的優先次序關係,也或許是展現善意,更或許是機會條件尚不成熟,但台灣要是據以誤判情勢,以「離、分、拖」來因應,恐怕也無法長久;需要注意的是,習五點中使用的是兩制台灣方案,並非是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這是展現善意;但同時當台灣問題已經列為大陸歷史三大任務時,時間表的提出其實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

中華民族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台灣並沒有感受到;此次報告大陸沒有提到一國兩制、九二共識,這是刻意的善意,不想讓兩岸走到無法迴旋的地步;台灣政府及國際勢力都應當有所感受,因為大陸始終保持戰略定力,自信認為兩岸同屬一中是原則,兩制合情合理的安排尚有討論的空間,但無論從汪洋的政協工作報告中只論述深化對各黨派交流,或是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大陸都刻意保留善意迴旋的空間,壓抑住不滿的情緒,提防法理台獨、事實台獨及文化台獨的進展,期盼台灣民眾能夠理解,兩岸不要走到攤牌及無法挽回的那一刻,否則就是兩岸民眾最大的悲哀。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