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全政專文:亞太地區的海陸爭霸

2020-06-11 05:10

? 人氣

中美、中國、美國、美國國旗(AP)
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更促成全球獨霸的「一超多強」局面。(資料照,AP)

麥金德的「心臟地帶論」

麥金德是英國的地理學者;在一個仍屬「英國統治下和平年代(the Pax Britannica)」的英國學者,竟然會提出陸權論,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麥金德基本上強調,人類歷史就是海權與陸權的鬥爭史。然而,英國所代表的世界海權已逐漸衰退;相對的,由於工業的發展及交通上鐵公路的發達與資源的豐富,陸權國家的潛力紛紛受到歐陸各國的重視,並出現激烈的競爭,尤其是法國、德國和俄國。因此,他之所以特別重視陸權論,即在提醒民主的海權國家,尤其是美國和英國注意這種趨勢的發展。

1904年,麥金德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發表〈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一文;在強調人類歷史即是海權與陸權的鬥爭史之前提下,他的重點,即在結合歷史的變遷與地理的發展,而突顯陸權與海權的最重要地理分布。他將全球陸權與海權區域的分布分成三塊,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區域,即完全屬陸權的「樞紐區域(pivot area)」;其次,是部分陸權部分海權的「內層或邊緣的新月地帶(inner or marginal crescent)」;最後,則是完全屬海權的「外層或海島的新月地帶(outer or insular crescent)」(Mackinder, 1904:435;Mackinder, 2004:312)。他雖然沒有明說被他指為「心臟地帶(heartland)」的「樞紐區域」之確切範圍,但卻顯然是以「歐亞大陸(Euro-Asia)」為主體。

Halford_Mackinder麥金德(圖/維基百科)
麥金德(見圖)基本上強調,人類歷史就是海權與陸權的鬥爭史。(圖/維基百科)

1918年,在慘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麥金德重新檢討他的理論而出版《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A Study in the Politics of Reconstruction》(Mackinder, 1942)一書。他重新清楚界定了過去的「樞紐區域」,而代之以歐洲、亞洲、非洲三者合一的「世界島(World-Island)」;他同時強調,這三者所組合而成的「大陸世界(the Continent)」,就像是說,由大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所組合而成的「大洋世界(the Ocean)」一般(Mackinder,1942:45)。這塊「大陸世界」(即世界島)的北部與中間部分(the north and center of the continent),大約是東歐與亞洲內陸,又可稱為「大陸世界的心臟地帶」(the Heartland of the Continent),是海洋世界的船艦所不能到達之地,更可以是「大陸世界」的戰略中心(Mackinder, 1942:55);其中,東歐又比亞洲內陸重要。雖然馬漢認為,「任何國家不可能同時兼為大海軍國和大陸軍國」(許介鱗、李文志和蕭全政,1991:5),但麥金德認為是可能的,只要它的經濟夠發達而且具有優勢的地理條件;例如,處於「心臟地帶」的陸權國家,即可能運用飛機等現代裝備,不但橫掃「心臟地帶」及「世界島」,進而可以封鎖海權國家的海路、運河等,而征服世界(Mackinder, 1942:80),因此,他強調,「掌握東歐者可以稱雄心臟地帶,進一步控制世界島,最後稱霸世界」(許介鱗、李文志和蕭全政,1991:7;Mackinder, 194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全球霸主的英國深受重創,「英國統治下和平年代(the Pax Britannica)」亦深受斲傷;麥金德因而更呼籲美英等民主國家,須更重視陸權的德、俄之發展,防止它們稱霸世界,才能確保民主政治的理想。結果,德國真的併了波蘭、捷克,並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蘇聯也走上爭霸之路,而連結歐亞大陸(Eurasia)的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導致冷戰時代的東西對抗。習近平上台之後,2013年9月到10月間,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其涉及的地理範圍,不但涵蓋整個歐亞大陸,更擴及非洲,而和麥金德的「世界島」完全吻合。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似乎已展現其代表陸權國家稱霸世界的企圖。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華頓學院博士,本文選自作者新著《臺灣政治經濟學:如何面對全球化與中美海陸爭霸的衝擊?》(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