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東沙守軍遇襲得靠自己,台灣遠水難救近火

2020-05-20 16:00

? 人氣

東沙島僅有海巡兵力約250人,配備120迫砲、40高砲等武器。(翻攝自海巡署東南沙分署臉書)

東沙島僅有海巡兵力約250人,配備120迫砲、40高砲等武器。(翻攝自海巡署東南沙分署臉書)

日本《共同社》報導,解放軍擬於八月在南海以奪取東沙島為目標,進行大規模登陸演習。國防部以外離島均有應援計畫,會持續加強防護來安定民心。資深軍事專家研判,解放軍不會真的奪島,只是若真發生情況,遠水救不了近火,即便反奪回的衛疆計畫(規復作戰)亦難執行,偏遠外離島只能「獨立作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軍方:確有奪東沙島對我施壓可能

過去中國發動八二三砲戰攻打金門,到一九九六年第三次台海危機,一度有意拿下東引或烏坵,如果攻台會先拿澎湖。九六年,台灣在中國情報網被連根拔起,在美方介入下,痛失海峽中線以西控制權。

二十四年過去,隨著總統蔡英文第二任任期展開,台海風雲看似再起。尤其東沙島扼控巴士海峽出太平洋,也是進入南海重要戰略地位,為國際原油與運補的重要生命線。

「這條生命線如果被掐死,日本比美國還緊張。」戰略學者研判,日本釋出此訊息背後隱含戰略考量,應是為自衛隊以維護自由航行為名,路過台海進入南海舖路。

另從中國角度來看,南海已有多處軍事化島嶼,東沙島易攻難守,甚至會激化我方直接宣布台獨,還將受美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南韓、新加坡與印度等國際輿論壓力和制裁,並不划算。這位人士認為,解放軍真要有動作,不排除以圍島或繞島方式,進行政治性宣示。

曾主管作戰部門的退將也認同,表示解放軍每年都在東沙、南沙等海域舉行例行性軍演,「老共拿東沙島幹嘛?不會真的打起來,要打就直接打台灣。」

每年4至9月,空軍會以「天駒計畫」為代號,調派台中清泉崗基地IDF戰機聯隊駐防馬公機場。(郭晉瑋攝)
每年4至9月,空軍會以「天駒計畫」為代號,調派台中清泉崗基地IDF戰機聯隊駐防馬公機場。(郭晉瑋攝)

「台海周邊情勢雖然緊張,但仍在可控的安全範圍。」軍方高層對此稱,解放軍是否八月在南海軍演有待觀察,目前尚未掌握具體演習地點,會透過情報監控提前預警。

軍方亦曾證實,解放軍持續強化兩棲船塢登陸艦演練,精進兩棲合成旅,已具備奪我外離島聯合登陸戰力,確有拿下東沙島對我施壓可能。

外離島防衛作戰有三階段作為

綜合歷次國軍漢光演習公開演練課目,外離島防衛作戰主要區分為島上守備部隊反登陸的「固安作戰計畫」、台灣動員兵力的「應援計畫」,以及在解放軍奪島後的「衛疆計畫」等三個階段不同作為。

首先是外離島守備部隊聯合反登陸作戰。分別由金防部、馬防部、澎防部、東引指揮部與烏坵守備大隊,以及納入作戰管制的海巡部隊,強化戰場經營與防衛作戰。

國軍目前以澎湖為支援離島的前進基地。自二○○○年起,天弓一型、天弓二型飛彈連進駐白沙島最北端的煙墩山,採取機動與地下化部署,雷達可涵蓋金門並提供火力支援。

每年四至九月,空軍也以「天駒計畫」為代號,調派台中清泉崗基地IDF戰機聯隊駐防馬公機場,提前預警與提升反應能力。除了空軍之外,海軍艦指部下轄的一四六艦隊也派出成功級巡防艦常駐澎湖,艦指部另一支配備雄風二型等飛彈的海鋒大隊則由第六中隊常駐澎湖,強化制海與反登陸守備戰力。

第二階段為外離島應援計畫。主要以海空軍聯合作戰、運輸機支援,以陸戰隊登陸與特戰空降等方式支援前線守備。每年各島均會輪流進行應援計畫演訓,近年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一七年五月在澎湖舉行的漢光三十三號演習。演練項目包括特戰空降、陸戰隊搶灘進犯,守備部隊以地獄火飛彈、雷霆二○○○多管火箭、標槍飛彈等岸際火砲反擊滯遲敵軍;台灣部分則以眼鏡蛇直升機、阿帕契直升機、IDF與F-16戰機,對澎湖進行空中火力支援。

1992年後,金門已不再是軍事區域,駐軍人數銳減。(林瑞慶攝)
1992年後,金門已不再是軍事區域,駐軍人數銳減。(林瑞慶攝)

偏遠離島遭遇奪島極難拿回

一四年的漢光三十號,國軍甚至租下民航機,以包機方式運載後備營兵力前進澎湖;一三年漢光二十九號演習更派出阿帕契等直升機,演練夜間低空飛行,火力增援澎湖,相關驗證均十分成功。

只是這些計畫卻很難套用在東沙島,因為東沙島距離廣東汕頭僅約一四○浬,距離台灣卻有二四○浬。過去曾評估,東沙島、太平島等偏遠離島至少要獨立作戰撐住一天以上,本島的應援才能趕赴。但東沙島僅有海巡兵力約二五○人,配備一二○迫砲、四○高砲等武器。資深軍事專家評估,地形並不適合登陸作戰,共軍也不會耗時集結船團,如以直-9、直-11等直升機,快速投射機降兵力,兩個小時就解決了。

屆時高層基於政治考量,應會派兵前往應援。如以運輸機投射兵力,航程約要兩小時,F-16戰機約一小時,加上整備時間,機艦趕至時,戰事恐怕早已結束,遭俘送往中國的倖存官兵亦難救回。

退將分析後搖頭說:「一旦解放軍發起奪島作戰,就極難拿回,可說是軍事上無解。」

在解放軍奪島後,就進入第三階段規復作戰。高階將領稱,國軍每年均配合海疆操演,一併演練衛疆計畫,主要編組一個營的兩棲特遣隊執行任務。在去年漢光三十五號演習,即由陸戰隊擔綱執行登陸,並奪取指揮中心的作戰任務,即為驗證衛疆計畫的一環。

依據國防部與海巡署在立法院的發言內容,國軍曾於一四年由海空軍編組,演練於三十六小時內,緊急支援遠在一六○○公里外的太平島,展開登陸作戰,並空降傘兵進行掃蕩。

雖然演習時,這三階段均成功驗證,但兩岸一旦爆發戰事,我方能否掌握靠近中國沿岸離島的制海制空優勢?戰略學者持不看好立場。軍事專家進一步解釋:「軍方對於每個外離島都有相關計畫,只是戰時能否執行就充滿了變數。」如難掌握海空優勢,台灣的兵力與飛彈部隊應會以防護本島為主,應援計畫有可能淪為紙上談兵。

守軍先做好獨立作戰準備

「問題就在於除了澎湖,其他外離島都與中國距離太近。」將領直言,即便國軍支援兵力與解放軍形成對峙,島上守軍恐得如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時一般,先做好獨立作戰準備。

對於何種狀況下必須進行獨立作戰?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於四月十六日在立法院解釋稱,如果外島作戰條件對我有利,可以進行海上運補或空中支援,甚至以長程火力(飛彈)支援;如果作戰條件不利,就要做好獨立作戰準備。

在國際局勢激盪下,南海與台海情勢升溫,時隔近四分之一世紀後,外離島再成為軍事衝突熱點,亦面臨救援困難,恐得獨立作戰的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

蕭介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