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源專文:看「對」問題 既有樂趣更有門道

2020-06-05 05:10

? 人氣

再者,愈經得起考驗的預測,往往都不執著於早前既定的結論,而是會隨著外部環境的演進適時調整預測。就像美國獵殺賓拉登行動的指揮官、時任中央情報局(CIA)局長的潘內塔(Leon Panetta)受訪時所言,當年執行任務時,CIA情報員經過層層情報分析鎖定賓拉登(Osama bin Laden)躲在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並研判出藏身於某院落的機率從最低的30~40%,至最高的90%及逾90%以上皆有,類如電影《00:30凌晨密令》(Zero Dark Thirty)的演繹。在如此分歧的預測結果下,若非潘內塔能讓不同資訊的優劣互補,做出準確決斷,狙擊任務必無法成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畢竟,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預測也是一樣。若想提高預測在決策中的功效,預測者必須廣泛地分析各種可取得的資訊,且不固執地認為自己的預測結果必然神準,而願意隨著外在環境變化,調整預測的結果;對預測使用者而言,除了尊重預測者獨立判斷的空間外,還必須建構足以站在對立面挑戰預測的機制,進行各種腦力激盪、截長補短,才能檢視預測是否有破綻,並讓預測真正發揮它應有的使命。

你「看對」問題了嗎?

透過前述雜誌封面、利底亞遭滅國及獵殺賓拉登行動的故事,相信你對預測必然有了不同於早前的認識。其他關於預測準不準、專家可不可信的故事,都在本書「卷1  準不準,對不對─經濟與預測的二三事」中有更深入的描述,暫不再多言。

在這裡要再與大家分享一個貫穿本書主題的觀點,那就是「看見問題」和「看對問題」的差異在哪?

二戰期間,美國海軍以某日任務結束後的資料為樣本,發現轟炸德國佔領區後能夠安全返航的戰機有316架。其中,以機身受創最多,有彈孔者達105架,比例為32%,因而歸納出「只要在戰機受損最多之處」以鋼片強化,就能提高返航機率的初步結論。

但這個結論雖有客觀數據支撐,卻令海軍頗為納悶。因為,一般人按常理都可知道戰機最怕受損的地方是引擎,而非機身。於是,海軍向美國統計學家沃德(Abraham Wald)求教,以釐清這項客觀數據為什麼和常理存有落差。

沃德指出,由於引擎被擊中的戰機絕大多數未能返航,海軍自然無法收集到資料,便只能「看見」機身彈孔,卻沒有「看對」問題。而且,與其關注安全返航的戰機,有多少架是機身受損的機率,不如倒過來瞭解在機身或引擎受損的情況下,有多少戰機無法安全返航的機率,才能找出真正的致命傷,予以補強。

為此,沃德像個解剖學家般,既分析敵機可能攻擊的角度,也與維修工程師進行實地訪談、檢視受損的殘留物、要求實地模擬射擊等,以便更精準推算戰機受攻擊的情況,藉此建構出一個可填補遺失數據的架構(被擊中且未返航者),並估算戰機引擎(或機身)受損,卻能安全返航等各種條件機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y)。

事後證實,沃德提出的條件機率模式,避免了美國海軍將經費花在「不存在的危險」上(即機身),而是著重在強化引擎的保護,以提高戰機被擊中,卻能安全返航的機率。沃德也因為替美軍打造出一套「生存能力推薦系統」(survivability recommendations system),而獲頒二戰獎章。

從這個案例可明白,即使看見問題攤在眼前,甚至有客觀數據在手,也很容易錯看問題的真正關鍵,無法對症下藥。更遑論「看見」問題往往比「看對」問題來得簡單,使組織或個人常常將精力投入那些被看見的問題上,最後卻僅能得到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的結果。因此,本書的「卷2  想清楚,弄明白─藏在你我週遭的難題」及「卷3  小故事,大收獲─簡單卻不易懂的老道理」,就是要帶著大家體會「看對」問題的樂趣。

《窺見:你以為你知道,其實沒弄懂的事!》立體書封。(台灣金融研訓院)
《窺見:你以為你知道,其實沒弄懂的事!》立體書封。(台灣金融研訓院)

*作者為美國杜克(Duke)大學經濟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教授,現任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暨院長。本文選自作者新著《窺見-你以為你知道,其實沒弄懂的事!》 自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