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餘專欄:讓「防疫新生活」再成全球典範

2020-05-18 07:00

? 人氣

衛福部長陳時中16日走訪連鎖滷肉飯店家,視察隔板防疫用餐情形。(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衛福部長陳時中16日走訪連鎖滷肉飯店家,視察隔板防疫用餐情形。(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台灣連續卅多天無武漢肺炎本土確診,「社區安全」達標,境外移入亦持續減少及「加零」。不但疫情指揮官陳時中高興的說「小朋友可以出去玩了」,而且各公共場所逐漸放寬管制。陳時中並親自走訪餐館,示範用餐(業者與顧客)規則,以「落實防疫新生活」。而「落實防疫新生活」正是為確保社區繼續安全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也就是陳時中在高興中仍不忘叮嚀的「不可掉以輕心,想要越來越開放,個人防護就不可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會在這次世紀瘟疫大流行中成為全球防疫模範生,政府的超前部署及不眠不休防堵固是重要原因,但絕大多數民眾恪守「防疫新生活」指示亦功不可沒。台灣由此成為團結抗疫的「生命共同體」。政治上因各有私心而長期辦不到的「生命共同體」,這次政府及民間「上下無間」的共同防疫竟然辦到了!

「防疫新生活」在個人方面,如人多處戴口罩或保持社交距離、觸摸東西後勤洗手、少去密閉空間等;在公共場所(館)方面,如人流管制(最好是預先登記)、量體溫、乾洗手、座位減少開放,特別是最需防備飛沫傳染的餐館,座位應採梅花座,餐桌有安全疑慮應設隔板,點菜取菜區上方應遮蓋,餐廳服務及顧客取菜時應戴口罩。只有在社區安全已經達標(如最近卅天以上無本土確診)後,公共場所才能逐步、漸進的放寬管制。至於上述「個人防護底缐」,則應堅持到疫情結束。

(不要忘了,由於絕大多數台灣民眾恪守「防疫新生活」,連今年春天原本預期傳播的流感及腸病毒亦大幅降低!由此可見「防疫新生活」有多大附帶收穫!)

最近歐美俄都加速解封,亞洲的中國武漢、香港、日本、南韓也鬆綁防疫規定,大家卻看到「時機不宜」的結果。其最大原因就是民眾沒有遵守台灣式的「防疫新生活」。如英國恢復英格蘭地區上班,地鐵湧現大批通勤族,依政府規定戴口罩者竟不到十%,保持社交距離更是「幾乎不可能」。結果,不只疫情未降而急於解封的地區疫情延燒不斷,一些疫情趨緩而解封的國家同樣疫情再起。反觀台灣,政府完全尊重専家布局,如對亞洲可能出現第二波疫情壓力,專家大多要求「台灣現在最需注意的是做好邊境管制,不可太快放鬆,並持續堅守個人防護底缐,才能有效阻斷傳染鏈,降低再現本土個案風險。」

新冠肺炎:德國逐步解封,著名的科隆主教座堂(Cologne Cathedral)重新開放信徒進入做禮拜(AP)
德國逐步解封,著名的科隆主教座堂(Cologne Cathedral)重新開放信徒進入做禮拜(AP)

前衛生署長涂醒哲一篇《不封城的封城》媒體投書,點出了台灣防疫成功的祕訣:「由於SARS重創台灣的記憶猶新,民眾的公衞意識及自我保護觀念普遍比歐美國家高,包含: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少去密閉空間等。這種自我保護,與其他國家截然不同。」「也因為疫情受到相對良好控制,台灣政府並沒有採取封城措施。」如今「隨著疫情逐步緩和,當各國開始解封、工廠復工、社會生活逐步恢復,面臨解封後如何兼顧經濟復甦又可避免病毒捲土重來,我要提出「不封城的封城」策略做為解方。」

「不封城的封城」靠的正是民眾自發的或已習慣成自然的「防疫新生活」(「個人防護底缐」)。陳時中日前回答記者提問「是否擔心亞洲有第二波疫情」,即表示很多國家陸續放寬措施時都遇到困難,一項重要因素是社區內仍有潜藏病患,當還有潛藏病患風險就宣布解封或放鬆,確是太快了;但他對台灣有信心,說只要民眾遵守「防疫新生活」,加上主管機關做好把關,問題就不大。

陳時中這些話也恰巧是涂醒哲同日該篇投書的結論:「這種(防疫新生活)雰圍及習慣可以達到跟封城效果一樣,即使社區內可能還有無症狀感染者,但這些好習慣成為日常守則後,已可讓病毒阻絕、傳不出去。我想這就是未來各國最好的解封方式,也是我一直強調的不封城的封城。」比照陳涂觀點,二人豈只是「英雄所見略同」,根本可說是「有志一同」,是台灣防疫専家「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了!

台灣成功的武肺防疫經驗舉世共睹,譽之為全球典範,主動向台灣取經或效法者所在皆有。當亞歐美各國開始解封,美國首席防疫專家佛奇卻警告「若貿然解除禁令,將回到之前,會有更多人感染死亡,對經濟造成更大傷害」;美國參院衛委會召開聽証會,也只有寥寥幾位議員到場,且都戴口罩、座位相距兩公尺;歐盟執委會更呼籲先從疫情控制相當之國家解封邊界,若再出現第二波感染就要停止,云云。亦即當各國依然擔心疫情反彈時,台灣的「落實防疫新生活」若能成功,進而提供他國借鏡,不僅是各國最好的「解封」方式,而且必將再次成為全球典範。

*作者為時事評論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