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去中國化」、還是中美斷交?川普「斷絕與中國一切關係」能做到什麼地步

2020-05-15 12:40

? 人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5月14日召開的一次會議也體現了北京的這種擔憂。由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主持的這次會議除了分析國內外新冠疫情防控形勢以外,也研究瞭如何提升產業鍊和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布蘭茲:情況不會一切照舊

擔任過美國國防部長戰略規劃特別助理並撰寫了《川普時代的美國大戰略》( American Gr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Trump)等多本專著的學者布蘭茲認為,民主國家應當採取謹慎的步驟,減少它們在高科技產品、醫療供應以及軍事物資部件等關鍵領域對專制競爭者的依賴。

他還提到,在疫情發生之前就有一些因素在推動美國企業考慮撤出中國,包括中國不斷上升的勞工成本、與中國做生意所面臨的障礙以及兩國之間的政治緊張。在他看來,疫情會鼓勵那些已經在考慮撤出中國的很多公司考慮這樣做,因為疫情使他們確信,情況不會一切照舊。

然而,他不認為美國真的想與中國進行全面脫鉤,他也不認為全面脫鉤是可取的。

馬格努斯​:把中國排斥在之外既不可能也不可取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的經濟學家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也認為,毫無疑問,目前美國以及西方盟國與中國正在為爭奪影響力以及對國際新秩序的塑造而進行博弈。

馬格努斯撰寫的《警訊:為什麼習近平的中國處於危險之中》。
馬格努斯撰寫的《警訊:為什麼習近平的中國處於危險之中》。

這位撰寫了《警訊:為什麼習近平的中國處於危險之中》( Red Flags: Why Xi's China is in Jeopardy )的作者認為,美中之間的所謂貿易戰已經導致相當數量但仍然佔少數的美國企業開始將它們的供應鏈運作多元化,這次的疫情無疑加速了這個趨勢,當然還有很多企業仍然看重中國的人口和市場所帶來的商機。

在他看來,美國和西方盟國有義務旗幟鮮明地堅持他們的標準和價值觀,但是把中國排斥在新的世界經濟秩序之外既不可能也不可取。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這是不可能的。中國太大了,它是每一個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它太重要而不會被邊緣化。但是,中國在供應鏈中的高度融合以及貿易和投資流動也可能不會像過去那麼強大和普遍。」

高達偉:外企會「漸進式」從中國轉移產能

美國密西根大學迪爾伯恩分校商學院研究產業鏈管理的助理教授高達偉(Daniel Kao)也認為,中國的經濟及其市場規模使得它難以被排除在新的世界經濟秩序外。

他對美國之音表示:「畢竟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就算各國企業不在中國生產, 降低產品的'中國成分'以規避風險, 但就消費者市場角度而言, 企業畢竟是以營利為目的, 所以我不覺得各國企業會完全去中國化,然後完全放棄這塊市場大餅,畢竟要找到相同規模大小的市場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