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政專欄:從紓困之亂看台灣福利制度惰性

2020-05-17 06:50

? 人氣

武漢肺炎影響經濟,政府紓困方案尚未完備就匆匆上路,引發許多爭議。(資料照,林瑞慶攝)

武漢肺炎影響經濟,政府紓困方案尚未完備就匆匆上路,引發許多爭議。(資料照,林瑞慶攝)

萬元紓困之亂顯示了社會救助的基本問題。面對未來經濟成長與薪資所得差距越來越大的趨勢,台灣的民主共同體需要稅制重構,也因此需要更高強度的社會團結。

台灣健保舉世聞名,在這次疫情中更證明它在維持公共衛生與醫護上的威力。但同樣利用社會保險風險分攤的原理,年金制度也在相同的年分與政治氛圍中開始規畫,二十多年來卻越改越亂;在原來職業別上更加零碎化,加重職業別之間的對立,也讓公民的社會權分成一國十幾制,與健保的成功完全相反。對於這個矛盾現象,台灣社會甚至於學界幾乎都沒有討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健保與年金的風險分攤不同

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保險標的性質不同。健保保障的是免於疾病,或因疾病而來的財務負擔之風險。大多數人在繳交保費之後,不會因為自己沒有患病,覺得「虧很大」,所以故意生個病來獲得給付。因此健康人的保費就可以留給少數患病者來使用,發揮了風險分攤、疾病相扶持的功能。

但年金則不然,它保障的是永久退出市場後的經濟安全。大多數的人在繳了數十年的保險費之後,很少人會覺得自己生活還過得去,因此「我OK,你先領」。所以年金保險可以說是一個風險必然發生的保險,它的風險分攤會發生在不同世代群體之間。但由於老化加速進展,領錢的老人比例越來越高,再加上台灣的社會保險制度財務設計在一九五○年代一開始就是破產設計,遂造成今天的財務失衡問題。

換言之,健保之所以能夠風險分攤乃是因為它的給付不是人人追求,所以可以截長補短。「共同避難」被動地成就了一種比較弱的社會團結效果,這也是此次防疫成功的原因。

(圖/取自健保署)
台灣健保制度舉世聞名,此次疫情中更與口罩發放政策結合。(圖片取自健保署)

相對而言,年金保險的給付是人人都要的,它的風險分攤要建立在某些群體的付出(不管是軍公教、應該被課徵更高資本利得稅的資產階級,還是未來的年輕世代),這就要求社會成員能更主動分享資源,也就是一個更高強度的社會團結。事實證明,這是台灣的公民社會與政府領導都還無法達到的程度。

台灣社會與政府對「社會福利」的理解其實是濟貧或社會救助(social assistance)。濟貧是建立在相信市場是生產與分配利益為最佳機制的信念上,所有人只要努力工作(商品化自己的勞動力),必然可以獲取生活所需。因此只有對少數發生急難或天生弱勢者而無法謀生者,才給予無償性的補助或津貼。但因為要確定這群人是真的嗷嗷待哺又家無恆產,所以必須對受補助者進行資產調查(means test)。這就是各種排富條款設立的緣由。

從紓困到窮人版基本所得制度

這次的紓困之亂除了行政院長蘇貞昌講的行政程序欠規畫之外,根本的問題是申請者眾、達九十二多萬人,而預備的經費有限,因此只能透過各種排富手段來調節。等到四點措施遭到反彈之後,只好順應民意,快速通關。

拿到錢的人會覺得像中彩券一樣,發了一筆小橫財,既無法靠它過基本生活,也不會認為這是同胞們的風險分攤,而讓他們得到喘息機會,自然就不會有什麼社會團結的效果。

包括阿中部長在內都說萬元紓困金的計算公式複雜,其實基本概念很簡單,就是家戶人均所得加上人均存款減去十五萬元,如果低於貧窮線的兩倍,就可以得到每個月一萬元補助,為期三個月。

如果今天我們把三個月的期限改成無限期,如果我們把補助一萬元提高到一萬五千元,如果我們把貧窮線的兩倍降低為一倍,如果把長期失業與家務勞動者都納入,那窮人版的基本所得制度就會建立起來。

當然,所需財源會增加(但國民年金、農民津貼、榮民就養金、貧窮救濟都可以取消),稅制結構要重組;但台灣社會內部的彼此連帶,以及基本生活不依賴把自己勞動力商品化的程度卻會大大增強,人們將重新定義工作的概念,形構一個新的台灣社會秩序。

過去三十年來,全世界的趨勢是經濟成長與薪資所得的差距越來越大,台灣也無法自外於這個潮流。未來的技術周期縮短與利潤集中趨勢,只會讓這個差距越來越大(請見一七三○期本專欄),也就是越來越不利於年輕人的未來。

蘇貞昌宣告擴大紓困方案,由於說明過於簡略,意外掀起蔡政府防疫紓困的大波瀾。(柯承惠攝)
這次的紓困之亂除了行政程序欠規畫之外,根本的問題是申請者眾,預備的經費卻有限,近日民怨四起,政府宣告擴大紓困方案。(資料照,柯承惠攝)

所得差距擴大更需要社會團結

拚經濟成長率已經無法解決問題,更不論立基在市場原則上的社會救助,這是當代民粹政治的經濟根源。時代已經在召喚著一個新型的全球凱因斯主義。
民主社會講求價值與言論的多元,但如果沒有共同執守的基本信念將大家團結在一起,多元很可能會變成分裂的來源,中國正是利用台灣的多元,進行各種社會分裂。民主社會跟過往社會一樣,都要求個人對共同體要有一定程度的獻身(dedication),如果我們還希望台灣要維持一個民主共同體,那麼面對未來持續擴大的所得差距,更高強度的社會團結是必然的要求。

*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732期,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宏政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