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狼外交」碰上「以牙還牙」!BBC專訪前白宮中國主任何瑞恩:美中都利用兩國關係滿足國內政治,狀況將持續惡化

2020-05-13 10:22

? 人氣

不同人也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但我希望看到的是,美國和中國明天達成共識,支持聯合國帶領的調查小組,在疫情危機過後調查covid-19的起因和後果。兩國可同意調查起源,然後把議題先放在一邊,先度過這個危機,讓科學家和專家來理清真相。但我對這個可能性不抱太大希望。不過,比起缺乏事實的互相指責,這是處理病毒起源爭端、走出危機的更明智方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美國年輕的中國觀察者更鷹派的判斷,我其實不太信服。如果只能在對華鷹派和鴿派之間選一個,很多年輕人會選擇鷹派而不是鴿派。但如果可在一個長維度上選取,或許會發現不同年紀的觀察者會有非常多元的取向。華盛頓的鷹派人士的密度高一些。

中國擁擠的街頭
 

BBC:與上述觀察形成鏡面對照的是,中國年輕一代的外交官對美國語氣更為強硬。一般的中國民眾,似乎對美國也越來越沒有好感。這對中美關係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何瑞恩:我對此感到憂慮。這不僅僅是年輕一代更鷹派的問題,而是兩國的民族主義都在抬頭,背後一部分的原因是領導力的缺失。在過去幾年,中美關係其實並沒有發生變革型的變化,的確有一些事件將關係下沉至建交以來的最低點,不過,在歐巴馬和習近平分別領導美、中兩國時,兩國關係也很複雜困難。不過,當時有領袖人物,關係的氣氛很不一樣。

如今,兩國都利用美中關係滿足其國內政治需要。當歐巴馬擔任總統時,當時華盛頓的看法是,美中關係太重要了,不能將它變成政治足球。歐巴馬政府或有一、兩次為政治目的利用了中國議題,但總的來說,目標是將美中關係從政治焦點話題的熱度中抽離出來,因為它對兩國、乃至世界的未來如此重要。

當我第一天在白宮上班時,我就被告知,要把重點放在政策,而不是政治。如果你做好你的工作,好的政策就會產生好的政治。那是當時我們的思維模式。我認為如今的方針與當年截然不同,現在政治很大程度上操縱了政策。不僅僅是美國一方,在中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Joe Biden (20 October)
拜登預料將成為代表民主黨出戰美國大選的候選人

BBC:科學家可能要在一年甚至更久之後,才會研發出疫苗。這期間,美國大選是中美關係的一大變數,川普已經瞄準大選中的對手、前副總統拜登的中國往績發起攻擊。這將如何衝擊中美關係?

何瑞恩:我認為類似的攻擊會更進一步激化。川普總統會試圖把他的對華方針、以及他對拜登對華看法的解讀區隔開來,他有這樣做的政治動機。在川普手下,也有很多人想將全世界人民在疫情中遭受的苦難怪罪在中國頭上,因為中國在疫情暴發初期存在疏忽大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