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也是吃貨─專業甜點評論家張愛玲:《民國文人檔案,重建中》選摘(2)

2020-05-30 05:10

? 人氣

在眾多美食紀錄中,除了康有為的世界美食之旅外,就屬張愛玲的美食紀錄最為知名。(圖取自網路)

在眾多美食紀錄中,除了康有為的世界美食之旅外,就屬張愛玲的美食紀錄最為知名。(圖取自網路)

張愛玲(一九二○年九月三十日 ~ 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

華人現代女性小說家。出身名門世家,二十歲開始在出版社發表小說,以生動的故事場景、真摯的感情糾葛,令文壇為之驚豔,是當代少見的天才型女作家。

美食評論家在民國時期就有點影子了,那時候人們不用忍著挨餓的肚子拍照、打卡,菜一端上就可以吃,乾脆多了,而記錄美食的方式倒也獨樹一幟,等到吃飽喝足,回家休息後,再將對飯菜的印象記錄下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眾多美食紀錄中,除了康有為的世界美食之旅外,就屬張愛玲的美食紀錄最為知名。張愛玲的飲食習慣非常大膽,常常顯得別具一格,民國文人的口味雖然變得多元,但主軸還是離不開所謂的中國味,人們在紀錄中留下的文字,大多只是千篇一律的中式料理。

張愛玲是當時的特例,若說她是民國最偉大的文學家可能尚存爭議,不過如果說她是民國最不挑剔的美食家,可能沒有人會反對。當其他人還在吃天津餃子、飲中式黃酒時,張愛玲已經會用奶油刀將奶油均勻塗抹在英式司康鬆餅 (Scone) 了。

綜觀她的飲食經歷,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她簡直就是一位美食網紅。從德式起士林 (Kiessling) 麵包,到平民小吃油條,凡張愛玲所到之處,能接觸到的一切美食,幾乎無一例外地被她品嘗了。

被家庭遺棄的孩子

要談論張愛玲愛好食物的習慣,就必須先提她的童年。

張愛玲是所有民國文人出身最高的,祖上都是大名鼎鼎的當官者,祖父是兩廣總督張佩綸,祖母是北洋大臣李鴻章的長女,光是他們的資產就夠遺老遺少坐吃幾輩子了。不過富足的家庭,並沒有給張愛玲一個幸福童年。她的父親不是一個稱職的人,整天只知道抽鴉片,彷彿是具生命空殼;母親無法忍受丈夫的紈褲作風,在張愛玲還小時就離家出走了。

張愛玲十四歲時,父親迎娶了另一位名門出身的千金小姐,以古鑑今,繼母大多不疼愛原配的孩子,張愛玲的故事亦然。繼母不是一位慈祥的母親,張愛玲喜歡穿新衣服,繼母便給她舊衣服穿;張愛玲喜歡自由,繼母便給她嚴厲的家訓,一次面對繼母的毆打,張愛玲本能地還擊,卻遭來父親的一陣毒打。

繼母和父親張廷重志同道合,每天一起躺在床上抽鴉片,在吞雲吐霧中散盡了金錢與時光。張愛玲從小培養出羞恥與憎惡的潛意識,也許是為了轉移心情,張愛玲開始找尋提供慰藉的興趣,除了《紅樓夢》等文學名著外,她最喜歡的當屬食物了。

高月譚詳談紅樓夢原本。(取自shizhao@維基百科)
張愛玲相當喜歡《紅樓夢》等文學名著。(取自shizhao@維基百科)

臺灣人現在提到天津著名美食,會無意識地聯想到「狗不理包子」,此一小吃號稱「天津三絕」之首,被譽為「津門老字號,中華第一包」,但它放在小吃店林立的民國時期可上不了排行榜。張愛玲小時候家裡有錢,天津大街的小吃肯定都吃過,但在十多年後,當她回首這段往事時,能讓她念念不忘的唯有家裡附近的蘿蔔湯店:

咬住鴨舌頭根上的一隻小扁骨頭,往外一抽抽出來,像拔鞋拔……湯裡的鴨舌頭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

張愛玲出生在貴族世家,但喜歡的飯菜卻不貴族。鴨舌是那時候的平民美食,不用花太多錢就能喝上一碗,只能說,專業老饕的見解,真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

逃離老家

張愛玲長大後,與繼母的關係並沒有好轉,新仇舊恨反而愈來愈嚴重。有一次,張愛玲得了嚴重的痢疾,父母卻假裝沒有看見,害她差點命喪黃泉。張愛玲病癒後愈想愈怒,氣得逃出家門,奔向親生母親的家。

那時候親生母親黃素瓊住在上海,經濟狀況拮据,遠不如之前世家大族的風範。

但張愛玲不介意,因為在那裡,她第一次感受到人性溫暖,不再受到無端指責,而是友愛與包容。飲食方面更是如此,張愛玲四歲時親生母親就逃走了,繼母從來沒有為她煮過一餐飯,吃的東西不是外食,就是家僕煮的飯。而在上海,雖然沒有錦衣玉食,張愛玲卻初次嘗到了母親的拿手好菜。

張愛玲筆下,母親煮的菜是感情深厚、飽滿豐富的:

莧菜上市的季節,我總是捧一碗烏油油紫紅夾墨綠絲的莧菜,裡面一顆顆肥白的蒜瓣染成淺粉紅。在天光下過街,像捧著一盆常見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紅花,斑斑點點暗紅苔綠相同的鋸齒邊大尖葉子,朱翠離披,不過這花不香,沒有熱呼呼的莧菜香。

在上海的那段時光,是張愛玲一生中少有平靜的時期,年僅二十歲左右的她文思泉湧,寫下了許多著名小說,一時名聲大噪。更妙的是,她盡情享受成功、快樂的同時,仍舊不忘把「吃」記錄下來。民國時期的上海,可說是全世界美食的聚集地,各式各樣的點心齊聚一堂,西式甜點多不勝數。張愛玲愛好甜點,雖然當時還不能打卡留照片,但她卻用一篇篇錦繡文章,將吃的回憶都記錄下來:

一、德式起士林麵包:「在上海我們家隔壁就是戰時天津新搬來的起士林咖啡館,每天黎明製麵包,拉起嗅覺的警報,一股噴香的浩然之氣破空而來……」

二、英式司康鬆餅下午茶:「這司康鬆餅的確名下無虛,比蛋糕都細潤,麵粉顆粒小些,吃著更﹃麵﹄些,但是輕清而不甜膩。」

三、俄式老大昌 (Tchakalian) 麵包:「各色小麵包皮中有一種特別小些,半球型,上面略有點酥皮,底下鑲著一支半寸寬的十字托子,這十字大概麵和得比較硬,裡面摻了點乳酪,微鹹,與不大甜的麵包皮同吃,微妙可口。」

四、美式熱巧克力 (Hot chocolate) :「在咖啡館裡,每人一塊奶油蛋糕,另外要一份奶油;一杯熱巧克力加奶油,另外要一份奶油。雖然是各自出錢,仍舊非常熱心地互相勸誘。」

*作者臉書為「歷史說書人 History Storyteller」團隊創辦人,完成《時代下的犧牲者:找尋真實的汪精衛》時年僅十七歲,是臺灣當代最年輕的史學作家。本文選自作者新作《民國文人檔案,重建中》(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