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臺灣人看兩岸問題的「四大迷思」

2020-05-14 06:10

? 人氣

兩岸問題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問題。(網路圖片)

兩岸問題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問題。(網路圖片)

面對國際局勢的快速變化,毋庸置疑地影響到了美國、中國大陸、臺灣三邊關係的互動結構,這場持續的變局考驗著結構中三方的智慧,因為一方的任何行為都會連動影響到三方的互動關係。以臺灣自身來說,面對相對實力強大的美中兩方,每一次對外的行為都需要格外審慎,不論是與美關係還是兩岸關係,都要試圖在兩強夾擊之中獲得對臺灣來說最佳的利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討論臺灣應該如何「出牌」以達成「最佳的利益」之前,還有一個決定性的條件需要滿足,那就是「台灣內部的團結」。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現在臺灣內部氛圍特別「奇特」,似乎正在形成一種「另類的團結」。用簡單的概念來闡述,就是「在民主的道路上走向極端」,也許這樣的形容過於強烈,但若仔細審視近幾年台灣內部局勢的發展趨向,的確是有跡可循可尋且發人深省的。

溫暖、謙遜的臺灣人隨著局勢的變化,將在受打壓的悲憤與無奈轉向內部的情緒宣洩,從而相互指責、撻伐,幾十年來更順應著網路平台的發展,使得內部爭鬥甚囂塵上。在這個過程中,許多的臺灣人把很多還未清晰的事情漸漸視為了「理所當然」,也導致「刻板印象」和「網路話語權」的形成。筆者將運用所學結合長期觀察,針對部分的「刻板印象」進行「再審視」與簡單的邏輯推理,發現與整理一些有趣的跡象供讀者們往後進一步的討論。

中美貿易戰,美中貿易戰。中國2月6日宣布取消對75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課徵關稅。(AP)
作者認為,以臺灣自身來說,面對相對實力強大的美中兩方,每一次對外的行為都需要格外審慎。圖為中美貿易戰示意圖。AP)

 

 

 

 

 

 

 

以下文章筆者分別從國際層面、兩岸層面、內部政黨層面分別挑選出四個一般臺灣人「長期存在的迷思」來進行簡單的論述。首先在第一個迷思的部分可以看到,現今大多數的臺灣人似乎忽略了國際社會的「現實層面」,都很一廂情願地認為國際社會一定會幫助臺灣,如同婦產科出身、辭去蔡英文總統競選辦公室發言人的林靜儀在德國之聲受訪中表示:「台灣不是單獨一個國家在面對中國」,從而在疫情中迴避原本堅持的「自救而救人」原則並天真地引領期盼「口罩外交」換取對於「台灣」的正式承認。接著,第二個迷思則是在兩岸,越來越多人不採用兩岸關係的「特殊性」來看待兩岸,錯誤解讀憲法內涵於,在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卻異常強調「國家主權」這種「國際關係」層面的概念來處理兩岸互動,如同蔡總統所說:「兩岸關係沒有什麼好壞的問題,只有國家利益的問題。」並高舉「民主、自由」名詞作為「體制優越性」的基礎,卻忽略了民主價值的真諦。再來,第三、四個迷思則是聚焦在內部的兩個政黨,逐漸成形的「刻板印象」就是認為兩個政黨的差異在於是否「真正愛台灣」的態度,但是倘若細細探討,卻又可以發現與一般認知完全相反的情況。

第一個迷思:國際社會一定會幫助臺灣

中華民國在退出聯合國之前,其實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就已經產生動搖。當時在冷戰的大結構下,美蘇雙方進行了全盤性的較量,從而出現「民主陣營」與「共產陣營」。可想而知,共產陣營毫無疑問地具有強大向心力與團結,而相比之下,民主陣營卻呈現混亂。根據錢復回憶錄,在退出聯合國之前,美國表面樂觀支持中華民國,但同時也向中共暗通款曲;另外,國際社會也出現「不能將6億人口排除在國際體系之外」的聲音;再加上中共長期與第三世界國家深度合作,多方壓力之下,縱使臺灣團結努力與大勢抗衡,但結果在當時已可預見。

縱然在對抗分明的冷戰格局之下,這個令人惋惜的結果,也說明了國際政治的「現實性」,政治體制並非是絕對的影響因素。另外一個例子也可以更加證明此一觀點,中共在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遭受到了西方國家嚴重的制裁。但是若檢視89年之後的發展趨勢卻可以看到,一個月後,美國老布希總統私底下派遣國家安全顧問Brent Scowcroft以及副國務卿Lawrence Eagleburger,向鄧小平表示美國對其改革開放路線的肯定與支持,希望能持續「現代化」以避免重回鬥爭的老路。隨後,許多國家同中共建立了正式的邦交關係,使中共迎來了「第三波」的建交潮。所以,臺灣需要認清國際的現實,如何在「戰略三角理論Strategic Triangle Theory」之中打出一手好牌,站在「羅曼蒂克型三角」之中兩邊都討好的最佳「樞紐Pivot」位置,而不是一廂情願的進行「一邊倒」政策,依靠美國的「民主陣營」,視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是唯一的抗壓保護傘,是唯一贏得國際社會支持的關鍵。

「一邊倒」政策源自於中共完全依靠蘇聯,而此作法被臺灣政府採用並試圖傾心「倒」向美國老大哥。從上述歷史段落可以發現到,其實美國處理對外事務的一切原則,就是要「符合美國利益」,在此原則之下,美國已經多次「出賣」中華民國,當時國人非常團結對外,向美國的背叛表達了種種的怒火。如今臺灣內部爭論不休,若仍採用向美「一邊倒」的政策,美國並不會像蘇聯那般如此有效地來支持臺灣在國際上的地位抬升。

史達林(Joseph Stalin)(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一邊倒」政策源自於中共完全依靠蘇聯,而此作法被臺灣政府採用並試圖傾心「倒」向美國老大哥。圖為蘇聯前領袖史達林(Joseph Stalin)(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美國內部的看法其實也很重要,多次「反戰潮」都影響到了美國政府的對外態度。結合近期的美國芝加哥商會(Chicago Council)在2019年所做的民調更可以發現美國民眾對於對中國大陸的看法以及對外出兵的態度。在是否視中共為威脅的部分,年長的共和黨人或者「沉默的一代」仍有58%視中共為威脅,但是在「千禧年世代」的年輕人則僅有35%。在派遣美國大兵解決軍事衝突的部分,按高低排序則為:出兵南韓(北韓入侵為前提)、出兵NATO(若俄羅斯入侵)、出兵日本(若中共入侵)、出兵臺灣則只有38%的支持度並且為最後一名,如此結果顯示了美國人真正的態度,卻不太能夠貼合臺灣人的期望。

第二個迷思:兩岸本質是民主與威權的對立

臺灣人民習慣於在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下生活,面臨共產、集權中共的長期打壓,加上內部統獨的爭吵,厭惡「兩岸」的情緒油然而生。近期的發展可以看到,台灣人民從原本的「反共」漸漸轉向「仇中」;「中國」就是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關係就是不要有關係」等等聲音此起彼落,也反映了政府在兩岸關係上的冷處理。

進一步思考,現今對岸的打壓與臺灣人民的挫折感,其實並沒有退出聯合國與中美斷交來得強烈,但是如今在臺灣內部的辱罵和爭鬥卻異常的「猖狂」-除了「抗中保台」攻擊「和中、友日、親美」路線的政黨攻防之外,網路平台與媒體也助長了這一情緒的宣洩,將炮火指向任何對執政黨表示質疑的政黨、媒體、人物,將他們貼上「舔共」的標籤並進行「文革式批鬥」。甚至有人倡議試圖放棄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並強調「民主和平論」、「等大陸民主化再來談」、「臺灣人」的特殊、高舉「臺灣主體」片面詮釋等等,從而試圖推動「一邊一國」。

每到選舉之時,「民主、自由不再」等聲音也反而更助長了「護台」的風潮。但是其實引用國際社會的數據卻可以看到,2020年「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報告,將臺灣繼續評為「自由」,並其總分保持在93分,僅次於日本的96分。可見臺灣仍然且一直維持著「民主、自由」,「民主不再」的謊言不攻自破,但是Freedom House的數據僅僅被臺灣媒體拿來刻意對比中共的「不自由」,實則讓人費解。另外,無國界記者組織(RSF)發表「2020世界新聞自由指數」的報告指出,臺灣因媒體受數位化浪潮的衝擊,走向兩極化,在新聞自由度的名次中退步1名,排名43名。

20200228-根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公布的「2019年世界各國自由度報告」,台灣在滿分100分中取得93分,列世界第25名,亞洲排名第2。(取自自由之家網站)
20200228-根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公布的「2019年世界各國自由度報告」,台灣在滿分100分中取得93分,列世界第25名,亞洲排名第2。(取自自由之家網站)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自由、民主」等空泛的名詞被過度的強調與濫用,但民主政治的核心-分權制衡、政黨政治卻遭到簡單化甚至拋棄,「法西斯式」的價值觀和思想正在塑形,從而走上文化大革命鬥爭和捍衛一黨獨大的道路。在此筆者不禁試想,許多臺灣人所推崇的「民主和平論」,認為民主國家之間很少發生戰爭的可能,以此試圖「淡化」兩岸可能發生戰爭的殘酷性。但倘若中國大陸真的施行民主化後,人民依照直接投票的多數產生領導人並且公投決定以武力攻打下臺灣,那堅決捍衛「臺灣價值」的人們將何去何從呢?如今的臺灣與真正民主道路背道而馳,用虛假的口號「故弄玄虛」,筆者呼籲:切勿將民主價值的真諦,錯誤理解為批鬥他人的工具。

第三個迷思:國民黨就是傾中、舔共

國民黨這個百年老黨,如今面對挫敗、推進改革,期望一點一滴地重新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但是,社會上對於國民黨「親中、舔共」的「標籤化」刻板印象依然存在,也常常成為反對方的攻擊利器,期待國民黨「自我崩潰」的人也不在少數。

但是筆者認為,一個國家內部有「鴿派、鷹派」實屬自然,而國民黨其實在兩岸關係之中扮演了「穩定力量」的角色。夾在兩強之間,利用兩岸在「九二共識」對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模糊空間,並非是所謂的「欺騙臺灣人民」,確實達到了擱置政治分歧、追求解決實質問題與合作的成果。這如同美方的「一中政策」與中共的建交「三公報」,對臺海關係的認定同樣創造了模糊空間,相互擱置分歧並展開多項合作。

另外,國民黨新上任的主席江啟臣,近期投書於「國際民主聯盟International Democrat Union, IDU」,呼籲並爭取臺灣加入WHO。多國的前任領導人以及政黨領袖均是IDU的成員,並在自己國家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力,國民黨如此以政黨領導人的身分,進行「政黨外交」並尋求國際上多方的支持,在國際現實之下創造了「彈性空間」,絕對比「募資刊登紐時」的「文青外交」來得更實際與有效。再加上國民黨近期的改革推動,皆已證明國民黨在走與過去不同的道路,是誰在「愛臺」還是「保台」,不證自明。

20200508-國民黨主席江啟臣8日於振興紓困追加預算案表決後接受媒體聯訪。(顏麟宇攝)
作者認為,國民黨其實在兩岸關係之中扮演了「穩定力量」的角色,圖為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訪。(資料照,顏麟宇攝)

第四個迷思:民進黨敢推動台獨

許多人認為,民進黨長期經營地方,並有進步價值、與弱勢站在一起,而如今連任的民進黨,更是獲得了史無前例的民意支持度。能獲得這樣的成果,除了內部整合的成功以外,也受益於外部因素的影響和話語權的掌握。但是,高支持度也同時承受了高壓力,臺灣民眾在兩黨輪流執政的發展脈絡之下,漸漸對於公共事務有所關注,加上長期推動的「監督透明化」,使得民眾對政黨的動向多有所注意和觀察。社會高關注度與極端化的對立,也使得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上備受壓力,很難像四年前一樣「模糊過關」-2016年的蔡政府特別拿著註明要遵守聯合國2758號決議與「一中原則」的邀請信參與WHA會員大會。

一直以來,民進黨總是無法打好「內政牌」,換取民眾主動的支持,所以需要將民眾對於國內政策的關注度進行轉移。尤其在新潮流派系掌握主導權之後(新潮流派系起自於《新潮流雜誌社》,成員陣容堅強),雖元老級人物多已褪色,但是其一直強調「強化群眾運動路線、積極準備總體決戰、透過草根民主組織、進行人民和平革命(參見1990年的雜誌封面)」的理念也在掌權之後得到了實現,促使臺灣社會形成極度的兩極,從而忙於相互對立和鬥爭。如此一來,結合近幾年的紛爭,將可以清晰發現其假藉「民主」之名、行「鬥爭」之實。

深入探討也可以發現,2016年民進黨的競選口號為「點亮台灣」,而2020年的主軸則是「抗中保台」。歷經四年點亮了臺灣之後,卻面臨到需要對抗中共以保護臺灣,會如此演變,當然與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脫不了關係。自阿扁任內以來,廢除或者凍結台獨黨綱的聲音在民進黨內部爭論不休,因為部分人士發現,中共已經明確訂定「反對台獨」的路線,倘若民進黨不將黨綱進行調整,則會成為發展兩岸關係當中的「絆腳石」,堅持台獨路線所造成兩岸衝突的升高,亦非美方所樂見;但是,若真的將台獨黨綱凍結或廢除,又會引起黨內派系的強烈反彈,造成派系割據,無法贏得選舉。所以,目前民進黨的路線則是刻意擱置台獨黨綱的爭議,並且在形式上滿足獨派的期待,所以陷入了「不敢台獨」的困境。

蔡英文讓兩岸溝通回歸到「九二年的談判事實」
目前民進黨的路線則是刻意擱置台獨黨綱的爭議,並且在形式上滿足獨派的期待,所以陷入了「不敢台獨」的困境。圖為總統蔡英文。(風傳媒)

結語

以上對於四個迷思的反思,突顯了過分簡單化思維以及話語主導權的可怕,正如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醫師所說:「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筆者認為,既然是投身於學術領域的一份子,有必要利用所學將「過於簡單化的思維」重新「複雜化」,針對社會現象,告知世人們尚未察覺到的隱患。

總得來說,針對近期橫行的「大風向」,筆者僅挑選了以上四項「已成形」的論點進行粗淺的論述和探討,其實各項均可以延伸成為各自獨立的主題文章,希望能促使讀者們進行延續的思考或是進一步地研究發展。最後,面對如今嚴峻的國際局勢,臺灣需要團結以對。筆者希望面對詭譎的國際氛圍,臺灣內部的紛爭應該要歇止了,臺灣是時候要團結了,網軍或側翼應該要停歇了。臺灣應該是國際社會的暖流,而非帶刺的玫瑰。

*作者為政大外交所碩士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