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世界正在翻轉,台灣轉向何方?

2020-05-12 07:00

? 人氣

新冠肺炎改變了全球局勢。圖為麻州亞裔美國人舉牌抗議新冠肺炎歧視。(AP)

新冠肺炎改變了全球局勢。圖為麻州亞裔美國人舉牌抗議新冠肺炎歧視。(AP)

新冠肺炎大流行席捲全球,世界各國先後採取國境或城市封鎖、人民閉關在家等隔離措施,且確診與死亡案例不斷攀升,全球經濟活動大部分停擺。大流行第一波甫近平息,第二波兇猛而來,第三波也在醞釀中,影響深遠。這將是一次歷史性大翻轉,從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技到民生,都在進行深刻而持久的轉型,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這些變化都將衝擊台灣社會,我們必須知其所以,方能明其所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我們看到全球化的內在矛盾與國際關係的現實性。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國際壁壘被經濟生產活動與通訊行為打破,世界儼然一體化,但民族國家的界線仍然壁壘分明,全球治理體系未隨全球化進程而有所加強,各國遇事的基本反應還是國家利益至上,從國際組織到各國政府都以現實利益為考量原則,殊無任何道義可言。

美中兩強的鬥爭加劇,各自皆以其本位利益展開殊死鬥爭,台灣與美國關係益趨緊密的同時,跟中國大陸的官方與民間的關係更加緊張了,而且已經到了相互仇視的地步。兩強對陣,台灣深陷其中,難有轉圜餘地。因此在國際鬥爭的漩渦中,台灣必須更清晰地認清國際政治的現實性,包括中共對台的政策與行動必將全然立足在其現實利益上,所謂民族感情、兄弟關係將被完全拋棄。台灣過去對國際戰場的現實性體驗很熟,但這次看到雖然抗疫表現廣獲世界肯定,多國領袖也表態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但受制於親中國眾國勢力的羈絆,台灣仍無緣入參與,應該更能領會國際現實的殘酷,所以今後必須拋開一切幻想,更務實地面對現實。

不止政治層面如此,即使台灣高度全球化的經貿關係,也因受制於人而極其脆弱。生產全球一體化,遮蔽了世人的視野,模糊了政治和經濟的基本單位仍然是民族國家,遭逢劇變之時,原本跨國合作無間且順暢運行的供應鏈,不僅因爲部分國家停止生產活動而斷裂,也因國家強力介入而構成干擾,迫使一些國家的生產投入與產品輸入俱生變異。就台灣而言,大陸是最大貿易夥伴,也是產業最大關聯體系,平常從中獲益,一旦對岸展開非軍事的強制措施,台灣經濟受得起嗎?如果無法改變與大陸之間犬牙交錯的深度關係,是否應該勉力維持良好的政治關係,以免對岸不顧代價封鎖兩岸經貿關係時劫數難逃。

未來全球之間以及兩岸之間的經貿關係與人員流動將會減縮,相互之間將因本位利益的考量增加以及交流的減少,而使關係變得疏離甚至敵對。疫情衝擊之下,跨國人員流動多停止,經濟合作生產嚴重停滯,全球供應鏈幾乎癱瘓,盟國之間醫療物質運輸備受擾亂,從而造成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萎縮。未來即使疫情遠飄,跨國及政治實體之間各層面的關係將回不到從前,彼此的距離將被拉遠。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之前,全球經濟一體化得到的支持已在下降,這場大流行加速人們對全球化的成本和收益重新評估。企業作為全球供應鏈的主要組成部分,親身體驗供應鏈關聯度的内在風險以及供應鏈中斷所帶來的不便與損失。疫情過後,這些公司可能會重新布局,減縮全球化程度或者著重做區域性布局,從而使得更供應鏈更本地化,運輸距離縮短,全球化程度隨而遞減。

去全球化趨勢助長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升高,意味著各國政府可能將 透過補貼或對加徵關稅等方式支持國內產業。(AP)
去全球化趨勢助長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升高。(AP)

疫情對經濟的劇烈衝擊,將使一些國家對體系的開放趨於謹慎,特別是新興市場融入全球化市場的步調將變得更加謹慎,首當其衝的是資本流動的開放將力求穩步以行,有些國家為了保護本國不受經濟突然停擺而造成損害,甚至有可能重新實施資本管制。即使各國採取的隔離措施逐步解除,政府可能因為餘悸猶存而縮小開放程度,個人也可能進行審慎的風險評估而減少旅行,致使半個世紀以來不斷上升的國際流動趨勢逆轉。

這種由個人和企業基於自我利益而生的自發性去全球化轉變,可能被政策制定者基於政治目的加以利用,從而對國門開放和經貿關係添加限制。台灣已經出現這個趨勢,兩岸政府疫情過後對於兩岸的經貿關係和人員流動,可能多所限制。對台灣而言,必須深思在經濟體量差距很大、台灣對大陸經貿依存度遠甚於對方、人員流動對台灣的必要性較大以及交流合作裨益我方甚於對岸的整體情況下,限縮經貿關係與人員流動究竟何方受損較大?答案顯然是台灣,因此究竟何去何從其理至明。

自2008至09年的金融風暴以來,這一波全球化周期遭遇一系列打擊,從歐洲債務危機、英國脱歐和美中貿易戰,許多國家主民粹主義倨傲生起,進一步使政策取向與民意趨勢向本土傾斜。兩岸之間近五年的發展亦乎如此,人民之間的民粹對抗方興未艾,相互仇恨意識不斷攀升,新冠肺炎更將相互敵對情緒迅速向上推升。由於強弱對比判然分明,攻守態勢顯著有別,戰略縱深差距甚大,因此我方營造非敵關係的需求必定大於對岸,節制民粹情緒的必要性也甚於對岸。瞭然於此,台灣應當如何善處兩岸關係,就該有超越情緒性、意氣性、選票性思維的框架,做深沉而長遠的理性思考。

須知,疫情造成全球的經濟的衰退,應是深刻而漫長的,復甦的過程也是長久而艱難的,政府所能提供的紓困資源有限,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效益有時而窮,只有積極促進生產、運輸與人流、貨流、金流正常化才能有效恢復。由於創傷過重,恢復常態猶有不足,必須加碼提振聯外的經濟措施才能彌補。基於從中獲利可觀,潛利尚有可待,台灣實在沒有本錢拒斥與大陸的經貿關係與人員流動,反應擴大推動。政治上台灣日益增強的反中趨向以及中國大陸同步趨強的仇台意識,如果延伸到經貿關係上,台灣的經濟前景必然蒙上一層陰影。

擺在眼前的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將於今年九月到期,以疫情以來兩岸關係的嚴重惡化,顯無繼續有效的餘地。台灣對陸貿易遭受重創固不必論已,大陸因疫情衝擊而加速推進的科技性「大基建」,積極發展人工智能、5G、自動駕駛、區塊鏈、量子通訊、大數據、自動化、綠色製造,對未來產業影響深遠,且將釋出大量商機。台灣企業如果因政治因素而影響參與機會,對其獲利與成長十分不利,連帶台灣的產業升級與未來競爭力也將深受制約。

由於防控疫情的表現上,中國大陸優於美國,在支援全球的貢獻上,美國相對於中國也一無是處,因此疫後的國際影響力勢必向中國傾斜。新加坡大學教授馬凱碩認為:「新冠肺炎大流行加速已經開始的變化,從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化向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化進行轉變。」這個趨勢會持續下去的主要原因,在於美國人對全球化和國際貿易已經失去信心與興趣,中國反而信心十足,勁頭很大,認為全球參與是過去快速成長的重要驅動力,也是從疫情復振的有效憑藉。美中在全球競爭與影響力的消長態勢已明。台灣必須務實、理性看待,明智抉擇,否則勢必將在疫後的國際新局中左支右絀。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前中選會委員。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