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色時間:《地底下的鯨魚》選摘(1)

2020-05-24 05:10

? 人氣

作者分享自己遇到一個喜愛蒐集水晶與佛珠的老先生,並得到新的感悟。(取自網路)

作者分享自己遇到一個喜愛蒐集水晶與佛珠的老先生,並得到新的感悟。(取自網路)

散步到東海湖,遠遠看見兩個穿戴搶眼的人。走進後發現是一位老人和一位無法判斷年齡的印尼小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那位穿著赭紅色,繡有中國式圖騰衣裳,配上彩色格子圍巾,腳下又踩著一雙白色尖頭雕花皮鞋,戴著酒紅黑絲帶小圓帽的老人走向我。

「可以幫我們拍照嗎?」指指身旁的印尼小姐。

印尼小姐圍著一大條亮紫色圍巾,黃色鞋子,繽紛程度雖遜於老人,但也十分亮眼,我說好呀幫你們拍,老人遞給我一台老式數位相機,螢幕狹小異常,我努力對焦,相機中的他們看起來像兩團彩色影子。

正當我要按下快門時,老人忽然從口袋裡拿出一副橘色邊框,綠色架子的圓形墨鏡。雖然很抱歉,但他戴起的瞬間,真的差點沒笑出來,簡直像聖誕樹了。我努力憋笑,完美拍攝。

老人和印尼小姐瞇起眼睛看著小小螢幕中的他們,點點頭,露出滿意的微笑。問我:「你是東海學生嗎?」我說對呀,你們來玩嗎?老人熱情地回覆(已拔下橘綠色墨鏡):「我們常來東海啊!很喜歡這邊,我是北彰化人啦,這邊我們很熟啊,我北彰化人啦。」印尼小姐則是一直站在一旁,掛著溫良的微笑。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盧逸峰攝)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盧逸峰攝)

我有些詫異,以他高調的穿著打扮,原以為或許是遠遠從國外回來,第一次來台灣遊玩。但他說是常來,眼神中卻流出一股初來乍到的興奮。看著他有些突起、金魚般浮出的眼袋,說話時有些不連貫的聲調,都有些類似外公,據說外公年輕時也是非常瞎趴的。

老人與印尼小姐的互動散發著淺淺愛戀,拍照時兩人挽手比YA。

「要幫你拍一張嗎?這裡很漂亮呢!」我搖搖手說沒關係,帶著微笑。

發現印尼小姐的亮紫色圍巾之間,掛著一塊渾圓的拉長石,陽光下閃動著若隱若現的藍綠色光芒,那幾乎是我最喜愛的水晶了,然而其實不曾擁有過任何一顆拉長石,即便它稱不上昂貴,直到遇見了那玉石攤的老伯。

那是一個不經意又讓時光如沙流逝的夜晚,我在攤位的最角落看那些橘紅色瑪瑙,老伯走過來,遞給我一支瘦長的黑色手電筒。

「把這個放在旁邊大概三十五度。」那些瑪瑙瞬時瑩亮得像一顆小小的火球。

光線的照耀下,每顆瑪瑙的紋路都清晰的浮現出來。一旁一對在我來時便在攤位上賞看的奇異母女,時而到一邊的小石階坐著,時而拿著另支手電筒照著瑪瑙,她們都戴黑帽,眼神與聲音散出流浪與玩世。

「這顆像外星人的眼睛」、「這顆裡面像草叢裡有一隻蛇。」

我持著手電筒裡的光束,一邊轉動瑪瑙,那半透亮的橘紅使我想及火紅跳動的心臟。若世間有神,忽以強光照耀人體,有哪些器官會透出光亮?靜脈會幻為瑩綠細流嗎?

逼近十一點的街道,其他攤位早已整束離開,四周一片闃黑,僅有攤位上的一小盞燈光,和手電筒裡的光,老伯接著以手電筒照夜明珠,一段時間後再關閉,那夜明珠在黑暗中透出一種不自然的藍綠光芒。「這個學名叫螢石啦。」

我端詳這顆老伯說是夜明珠的石子,那不自然的藍綠光芒讓人懷疑裡頭參雜的是螢光劑;我看向一旁的佛珠,老伯不改熱情的介紹,「這是綠檀、這是黑檀、楠木……」而我僅是笑著答應與點頭,又回到瑪瑙區,拿著手電筒將它們照成一團又一團透亮的火,那火之中不規則的暗影令人聯想到燃燒的月球。熔熔散出熱霧的火焰啃咬著冰涼荒蕪的月球。

老伯伯不知從何拿出一塊紅黑相雜的石子:「這是總統石。」

我與那對母女皆好奇地靠近觀看,「很貴的喔!」他補充道。

「這裡的石頭啊,跟我家的比只是超小的一角。」

「哇,所以老闆你很喜歡石頭囉?」

「還好。我喜歡是因為,」老伯神祕的挑挑眉,把臉側向一邊,「因為這裡面有錢啦。」

我笑了一下,選了塊似被削去頂部的山丘造型綠石子,手感十分溫潤。

「這是台灣墨玉。」他一邊解釋,一邊幫我用透明的夾鏈袋裝起來。一會兒又不知從何變出兩塊小石子。

「這是龍紋石,可以帶來好運,只有你有喔。另外一塊是拉長石,這是被敲下來的邊角啦,但還是很漂亮。」

聽到被贈予了一塊從邊角敲下的拉長石,內心的鐘被清脆敲響了。

我感激地拿著三塊石子離開那攤位。

回程的路上,路燈似蓮蓬灑下淡淡的光,我拿出伯伯送的兩塊石子,龍紋石表面上,那似於樹瘤的多個塊狀突起,像是海洋上漂散的島嶼。

而那塊拉長石,乍看僅像一朵透明的灰雲。然而在光線之下,轉動至某個精準的角度,便會在眼前粲然的展開一片綺麗清亮的藍綠光彩,交織著石子上不規則的紋路,簡直是一小池被午後陽光親吻的湖水,粼粼地閃動水波。

彷彿只要我願意虔心地將食指伸入,它便會將我的整副身軀吸入,帶往湖水的另一端,去到另一個世界,去見一些遺忘的人、愛過的人,甚至是另一個自己。他們會像《八又二分之一》的最後一幕,在黑白的螢幕上列隊繞圈。

我喜愛那個僅有自己才知曉的角度。喜歡看似無彩的灰黑拉長石,在精準的角度下乍現光暈,像是一個無人知曉的祕密。

小小攤位上,那些無聲而兀自發光的石塊、水晶,如化石般寂然躺著的獸型緬甸玉,以及發出不自然光芒的夜明珠,讓人再一次對於真實與虛幻嘆然。

老人與印尼小姐相偕遠去,走下磚紅階梯,如霓虹消散。

下午的湖面恰好撒出銀白水柱,嘩啦嘩啦地響著,我沿著湖邊繞了一圈,他們的影子浮現出來,輪廓滾上色彩,簡直如馬戲團裡的人物,繽紛亮麗,拼接著流浪、不知年歲、不諳世事的超現實。

大鳥飛過,時間剎那被啣住。

全都凝縮到牠剔透的眸,在一塊石子裡靜止了。

老人、印尼小姐、石攤母女與老伯,和我自己,也都是某塊從邊角敲下的石子中,僅在某一角度才幻出的光與紋路,歷經了一隻鳥兒眨眼的時間。

《地底下的鯨魚》平面書封與立體書封。(印刻出版)
地底下的鯨魚》平面書封與立體書封。(印刻出版)

*作者許閔淳為90後年輕作家,曾獲多項文學獎。本文原自作者散文結集《地底下的鯨魚》(印刻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