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未平、疫情又起!公共危機籠罩近一年 香港人「面臨心靈危機」

2020-05-05 20:00

? 人氣

壓抑社會早有端倪

即使在反送中示威爆發之前,香港社會的心理健康就已亮起紅燈,主要因素包括高到誇張的房價、強烈的升學主義與極長的工時等等。港大精神科臨床助理教授陳喆燁(Sherry Kit Wa Chan)2018年研究指出,在香港,每六個人就有一個患有焦慮、抑鬱等身心症狀。但因為被視為禁忌,相關問題往往被掩蓋起來,直到2015年開始,香港接連發生多起中學生自殺案件,大眾才逐漸正視這個問題,呼籲開放更多討論和修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世界新聞攝影大賽,法新社記者Nicolas Asfouri所攝的香港反送中運動獲得「綜合新聞類-系列」一等獎。(AP)
2020世界新聞攝影大賽,法新社記者Nicolas Asfouri所攝的香港反送中運動獲得「綜合新聞類-系列」一等獎。(AP)

「學校沒有相關的教育,除非你已經出現症狀,然後老師想帶你去看醫生,」分析師邱艾文說:「只有當學生崩潰時,他們才會發現孩子們承受太多壓力。」

香港重視升學,加上人口稠密、競爭激烈,父母往往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煩惱如何搶占資源,例如搶著進入優秀的幼稚園、要求孩子課餘時間塞滿才藝課程等等。日益僵固的階級流動以及稀缺的工作機會,也讓香港年輕世代更有壓力。

但這些因素都比不上缺乏教育來得嚴重,社會對精神疾病避而不談,人們對精神疾病的迷思和誤解難以破除,甚至認為得到精神疾病是「個人選擇」或是「意志力的問題」。

雷迪指出:「人們認為沒有灰色地帶,你要嘛是健康的,要嘛就是『壞了』……大家是以二元論而非光譜來看待。精神疾病被視為軟弱的象徵。」

梁卡門補充,這也和文化有關,例如香港人認為不應該讓自己的苦痛成為他人的負擔,而且相信應該以好的態度默默承擔艱難挑戰,這些想法都讓香港人更不願求助。許多撥給撒馬利亞會的人都說,他們不敢向身邊人說出困難之處,就是擔心遭受歧視或排斥。

疫情讓人們敢於分享痛苦

然而,一切情形已經開始改變。根據香港政府2020年財政預算,當局似乎終於開始重視心理健康這一塊,特別寫出「在相關局處提供足夠資源,以支持民眾免於精神壓力之苦」,雖然文內並未特別寫出會提供哪些資源。

在民間,人們似乎也比過去更願意談論心情,Mind HK的網站流量暴增,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搜尋和服務也不斷升高,可能是因為難得有這麼一段時期,整個城市、甚至全世界,都在承受相同的煎熬。

「我想,這已經變成了一種共同經驗,感到焦慮或憂鬱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大家都這麼覺得。」雷迪說,他不知道這種改善會不會因為疫情趨緩而減少,因為過去

「至少他們現在會開口了,現在需要大家一起讓對話繼續下去,」雷迪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